■ 張洪興 王亦彭
王震將軍點燃鐵道兵墾荒第一把荒火 (資料圖)
王震是新中國農墾事業(yè)重要奠基人,是開發(fā)建設北大荒的卓越決策者和領導者。北大荒開發(fā)建設伊始,他就多次深入北大荒、指揮北大荒開發(fā)建設,并率領鐵道兵部隊進入北大荒,點燃了鐵道兵墾荒的第一把荒火。
1954年3月,剛從抗美援朝戰(zhàn)場歸國的鐵道兵五師,即奉命直奔黑龍江省伊春,執(zhí)行搶修湯旺河林業(yè)鐵路的任務。6 月,時任鐵道兵司令員的王震風塵仆仆地趕到小興安嶺林區(qū)湯旺河畔的洪山車站,看望了集結待命的五師復轉大隊官兵。正是在此地,王震發(fā)現(xiàn)密山、虎林、饒河一帶大片土質肥沃的土地沒有被開墾。“北大荒!地勢平坦,一馬千里,黑土層厚,雨量充足……是個興辦機械化農場的好地方呀!”王震既興奮又感慨地說道。那一刻,一個開發(fā)建設北大荒的宏愿在王震心中萌生。
回到北京后,王震立刻向鐵道兵黨委匯報了情況,并向中共中央、中央軍委寫報告,建議由鐵道兵組織退伍官兵在北大荒屯墾戍邊、墾荒建場,為國家提供短缺的糧食。中央批準了王震的建議。
當年9 月,王震再次來到鐵道兵五師,令副師長余友清帶先遣隊去密山、虎林、寶清、饒河和佳木斯等地踏查,為開荒生產做準備。余友清接受任務后立即進行了踏查,并向省國營農場管理局請調技術干部,派出28 名連以上干部去寶泉嶺農場學習辦場經驗。隨后,余友清將相關情況向王震作了匯報。聽到匯報情況后,王震對開發(fā)建設北大荒更加充滿了信心,決定先在虎林建立基地。
11 月,余友清率領墾荒先遣隊從伊春向虎林進發(fā)。到達后即開始建點辦場,用幾天時間就蓋起了十幾座窩棚和適于過冬的坑道式地窩子和農場的第一座房子。1955 年元旦,第一個以鐵道兵部隊番號命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八五〇部農場”在虎林縣(今虎林市)西崗正式建立了。當年春天,王震將軍在黑龍江省虎林市愛民大隊點燃了鐵道兵部隊墾荒的第一把荒火。自此,北大荒掀起了軍墾建設的熱潮。
八五〇農場的建設,為復轉官兵開發(fā)建設北大荒提供了經驗,一批又一批官兵向荒原發(fā)起集團式進軍。在短短兩年時間里,鐵道兵多個師的復轉官兵1.7 萬多人揮師北上,先后創(chuàng)建了八五二、八五三、八五四等12個八字頭農場。
如今,北大荒仍然流傳著許多王震將軍的故事。這些故事,與他概括的“艱苦奮斗、勇于開拓”的農墾精神,永遠在北大荒這片神奇的土地上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