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會
(許昌市中心醫(yī)院 婦科,河南 許昌 461000)
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均是危及女性生命安全的婦科惡性腫瘤,近年來患病率逐漸升高,且有年輕化的趨勢[1]。子宮惡性腫瘤能夠通過全子宮切除術達到一定根治目的,全子宮切除術不僅治療腫瘤效果確切,且保留了患者的卵巢及陰道功能,不會影響性欲和性生活[2-3]。盡管如此,部分患者仍自覺術后性功能障礙,無法恢復正常,考慮是受其負性情緒影響。子宮作為女性特有的生殖器官,子宮切除后導致生殖功能喪失,對于年輕患者而言將是一件極其嚴重的應激事件,患者術后往往承受巨大心理壓力,難以進入正常生活[4]?!靶睦硗纯唷笔侵赣啥喾N原因引起的情緒體驗,表現為悲傷、害怕甚至焦慮、抑郁,心理痛苦在癌癥患者中并不少見,會對其預后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5]。目前國內對行全子宮切除術的年輕患者術后心理痛苦對性功能的研究較少,基于此,本研究旨在調查青年子宮全切患者術后心理痛苦狀況,分析心理痛苦對性功能的影響。
前瞻性分析,以許昌市中心醫(yī)院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98例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1)納入標準:①診斷為子宮內膜癌或宮頸癌;②無生育需求;③年齡20~40歲;④有固定性伴侶且術前性生活正常;⑤初次接受子宮手術;⑥患者對本研究知情同意。(2)排除標準:①存在精神障礙或認知障礙,家族精神病史;②圍手術期服用任何抗精神病藥、安眠藥;③合并其他惡性腫瘤。(3)剔除標準:①失訪;②主動退出研究。本研究由許昌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1心理痛苦
采用心理痛苦溫度計量表(distress thermometer,DT)[6]評估患者心理痛苦狀況。該量表為視覺模擬尺度類量表,包括從0(沒有痛苦)~10(極度痛苦)共11個尺度,DT分界點為4,以DT評分≥4分評估為顯著心理痛苦。
1.2.2資料收集
采用自制問卷,根據研究目的收集患者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疾病類型(子宮內膜癌、宮頸癌),受教育程度(高中及以下、大專及以上),居住地區(qū)(城鎮(zhèn)、農村),民族(漢族、少數民族),家庭月收入(≤15 000元、>15 000元),婚姻狀況(已婚、未婚),手術方式(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術后接受性指導(是、否)。
1.2.3性功能
采用女性性功能指數(female sexual function index,FSFI)[7]量表評估患者性功能。FSFI量表由患者根據其近1個月內關于性生活的感受填寫,包括性欲(系數0.6)、陰道疼痛(系數0.4)、性高潮(系數0.4)、主觀性喚起(系數0.3)、性生活滿意度(系數0.4)、陰道潤滑(系數0.3)6個維度,細分為19個條目。FSFI量表采用Likert 5級計分法,其中性欲維度的條目1和條目2及性生活滿意度維度的條目15和條目16采用反向計分(5、4、3、2、1),其他條目均采用正向計分(1、2、3、4、5),按照各維度系數計分,每個維度6分,總分為2~36分。FSFI評分越低,表示患者性功能障礙越嚴重。FSFI量表的信度檢測提示,Cronbach’sα系數為0.889,提示該量表的信度較好,用來評估患者性功能是有效、可行的。
共收錄98例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發(fā)放問卷98份,有效回收率88.78%(87/98),另有1例患者失訪,1例主動退出研究,最終85例患者完成研究。其中21例患者DT評分≥4分,被評估為顯著心理痛苦,占24.71%。顯著心理痛苦患者DT評分5.00(4.00,5.50)分,無顯著心理痛苦患者DT評分1.00(1.00,2.00)分。顯著心理痛苦患者FSFI量表評分得分13~27分,平均(21.29±3.81)分,無顯著心理痛苦患者得分17~33分,平均(24.78±3.77)分。
兩組年齡、疾病類型、受教育程度、居住地區(qū)、民族、婚姻狀況、手術方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家庭月收入、術后接受性指導、FSFI量表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使用點二列相關性檢驗,家庭低水平收入、術后未接受性指導與DT評分呈正相關(r=0.218、0.353,P<0.05)。
使用Spearman相關性檢驗,DT評分與FSFI量表評分呈負相關(r=-0.589,P<0.001)。
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普遍存在喪失子宮的痛苦、對癌癥復發(fā)的擔憂、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其精神壓力巨大。心理因素是人類性行為獨有的影響因素,直接決定性行為的動力和方式,心理痛苦會導致患者對新生活產生抵觸情緒[8]。對于顯著心理痛苦的女性患者,其心理上的無法適應,導致患者對性生活的欲望下降,忽略伴侶的正常性生活需求;或是在性生活過程中無法集中注意力,總是思慮重重,內心自卑,覺得自己“不完整”,導致性生活質量下降,無法獲得性高潮。
癌癥是一種消耗性疾病,不少患者在手術治療的同時,還要輔助化療、放療,放化療有很大的毒副作用,會導致患者脫發(fā)、皮膚干燥,容易讓患者對自己的外在形象產生自卑心理,內心充滿矛盾,擔心自己無法取悅伴侶,害怕被嫌棄,對性生活表現被動[9]。此外,不少患者切除子宮后,會擔心他人用異樣的目光看待自己,出現疾病羞恥感,形成自我保護機制,不愿意與他人交流,包括自己的伴侶,而患者伴侶也會受到患者消極情緒影響,使得彼此都無法獲得良好的性體驗[10]。本研究中,DT評分與FSFI量表評分呈負相關,DT≥4分導致患者性功能障礙的風險增加。因此,在對行全子宮切除術隨訪的期間,應重視評估患者有無顯著心理痛苦,以促進患者性功能的良好恢復。
良好的經濟狀況應對疾病的壓力相對更小,而對于經濟收入一般甚至偏低的患者家庭,確診疾病后的手術、輔助化療、放療,已經耗費了家庭一大筆積蓄。宮頸癌、子宮內膜癌還存在著一定的復發(fā)率,患者家庭中還有年幼的孩子要撫養(yǎng),年老的父母要贍養(yǎng),當患者疲于為生活奔波時,很難做到去享受性生活的快感,其性欲會大大減少,容易導致性喚起障礙,難以達到性高潮,其性生活滿意度大大降低。本研究中,低收入家庭出現顯著心理痛苦的占比偏高,且家庭低水平收入是導致患者性功能障礙的風險因子,由此可以認為家庭低水平收入患者顯著心理痛苦風險增加,從而影響患者性功能。對于家庭低水平收入患者,在隨訪期間更應重視評估心理痛苦,并多加開導,減輕其心理負擔。
我國女性普遍較為羞澀內斂,談性色變,缺乏性知識,甚至在開始恢復性生活的階段產生諸如“腫瘤是否會通過性生活傳染”這種荒謬想法,對性生活產生重重顧慮,因此術后接受醫(yī)務人員的性指導很有必要。醫(yī)務人員會向患者詳細講解女性的生殖系統(tǒng),消除患者的錯誤認知,切除子宮并不意味著喪失性功能,更不會男性化。適度、和諧的性生活對患者是有利無害的,可以調節(jié)患者內分泌系統(tǒng),提高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通過正確的性知識教育,告知患者全子宮切除術僅切除了子宮,并不會切除卵巢,切除子宮后,患者陰道雖然會有所縮短,但并不顯著,對性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女性術后仍有正常的性興趣和性高潮[11]。而卵巢對性功能的影響遠遠大于子宮,卵巢主要分泌雌激素,能促進性興奮,增加盆腔血流,增加陰道黏膜液體滲出,達到潤滑陰道的目的。教導患者及其伴侶性技巧,適當性刺激,性生活一定要溫柔耐心,并多加愛撫,緩解患者不適,提高性體驗。良好的性指導能增強患者的信心,對于提高患者性生活質量很有幫助[12]。本研究中,未接受術后性指導是導致患者性功能障礙的風險因子,應重視此部分患者,給予其正確性指導,多加健康教育,緩解其心理痛苦,從而促進患者性功能的良好恢復。
行全子宮切除術的患者,性生活質量降低與心理痛苦狀況有關,顯著心理痛苦是導致性功能障礙的風險因素,家庭低水平收入、術后未接受性指導的患者會間接增加性功能障礙風險。對于家庭低水平收入、術后未接受性指導的患者應重視緩解心理痛苦,以促進患者性功能的良好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