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作強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發(fā)展,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的教學手段也變得越來越豐富,為了將初中物理教學課堂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且高效,教師應當學會將信息技術運用到教學課堂中,確保在信息技術的加持下,激發(fā)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物理綜合素養(yǎng)。本文主要研究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信息技術的融合,為打造更活躍的物理教學課堂奠定基礎。
一、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初中物理課堂中,學生需要在不斷復習舊知識的基礎上吸納新知識,從而獲得豐富的學習體驗。由于物理學習活動所具有穩(wěn)定性和連貫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則需要重視如何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實際生活體驗啟發(fā)物理學習思維。此時,就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感受物理學習過程的趣味性以及物理知識的實用性。
例如,在學習“研究物體沉浮”這一課程中,學生需要通過親身觀察和體驗,才能更好地感知物體沉浮所需的條件,并通過相關的實驗得出影響物體沉浮的因素。這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將辣椒放入水中的視頻,視頻里的手離開物體后,辣椒會浮于表面,而將一個蘋果放在水中,放手后蘋果則沉入水底。此時,學生通過視頻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物理學習熱情將會得到充分激發(fā),從而積極投入到課程學習當中,進而確保課堂學習效率。在播放完視頻后,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諸如此類的現(xiàn)象,當學生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之后,教師可以再為學生展示懸浮在鹽水中的雞蛋,這對于幫助學生認識懸浮這一概念有更好的效果。
二、豐富探究活動,提高學生實踐參與積極性
在物理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要關注每位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情況外,也要注意到學生在物理學習的過程中是否收獲良好的體驗。此時,教師則可以結合學生實際物理學習情況,利用信息科技豐富相關的探索活動,進而幫助學生培養(yǎng)物理分析的能力。此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適當?shù)膮⑴c和動手操作,這更利于學生內化知識。
例如,在“研究液體的壓強”這一課程中,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感知液體壓強的大小,教師可以通過實驗讓學生自己總結影響液體壓強大小的因素。首先,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展現(xiàn)大壩和潛水的照片,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大壩是上窄下寬的”“為什么潛水的時候需要穿潛水服”,這兩個問題可以為液體壓強的認識奠定基礎。接著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U型管,讓學生利用管內液面所存在的高度差,進一步感受液體壓強。在研究液體壓強大小的過程中,學生會對實驗存在一定的疑惑,這時教師同樣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圖片,讓學生認識橡皮管、橡皮膜U型管等,這將利于學生今后學會利用控制變量法研究液體壓強的大小。
三、加強拓展延伸,內化學生活動經(jīng)驗
在物理知識的學習后,學生已獲得一定的物理學習經(jīng)驗,此時除了不斷鞏固相應的知識外,教師還需幫助學生延伸和拓展物理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可以在信息技術的輔導和幫助下,讓學生通過觀察和思考進行相應物理知識辨析,這對于啟發(fā)學生物理學習思維,內化物理學習經(jīng)驗有非常大的作用。
例如在“認識動能和勢能”這一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有關勢能和動能的圖片,如被舉高的物品、被拉長的橡皮筋等等,引導學生更進一步了解關于動能和勢能的相關概念。另外,教師還可以引入古代著名科學家管仲的分類比較法,引導學生探究影響動能的相關因素。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能夠得到更好的延伸和知識遷移,進而確保物理課堂學習效率。
總而言之,物理教師應當想方設法改變以往單一的物理教學模式,在教學中融入信息技術,進而激發(fā)學生物理知識學習興趣,通過開展各種各樣的活動,給學生提供實踐參與的機會,同時還需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傳授相應的活動經(jīng)驗,相信在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學生今后的物理學習水平可以得到不斷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