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著“走遍大地神州,最美多彩貴州”這句婦孺皆知的廣告語,我去過貴州有幾次了,今又抵達。在貴陽待了兩天,便前往心儀已久的西江千戶苗寨。連亙的山脈、悠閑的云朵、蓊郁的田野……車窗外的風景不斷變換,兩百多公里路程在欣賞美景中不覺已到。
抬眼望去,四周群山環(huán)繞,重巒疊嶂,鱗次櫛比的吊腳樓隨山勢起伏綿延。耳畔響起汩汩流水聲,一條河宛如玉帶,將苗寨一分為二。我一直以為,西江千戶苗寨之所以叫西江,是由于西江穿寨而過,現(xiàn)在才知此河不叫西江,而叫白水河。西江是苗語音譯,意思是苗族西氏支系居住的地方,后來陸續(xù)有其他苗族分支加入。在我眼里,千戶苗寨就像一位藏在深山中的絕世美人,初見已怦然心動。
石板道古樸自然,臨河一側(cè)為木棧道。在寨子里穿行,吊腳樓形狀各異、大小不一,如千萬座迷宮。吊腳樓這名很形象,因樓通常建在山坡上,有高低落差。因此,只有前后分別豎立長短柱子,才能確保每層樓分別處在一個平面上,這就形成了半邊著地、半邊吊腳的“吊腳樓”。吊腳樓多半為三層,一樓存放農(nóng)具,關養(yǎng)牲畜;二樓住人;三樓為糧倉。目光落在二樓,長廊軒敞,一條長凳的外圍是木質(zhì)欄桿。苗家女子常在此挑花刺繡,也可聊天、乘涼,因而有個貼切的名字——美人靠。房頂蓋著一片片黑瓦,四個角微微翹起,連同帶花紋的窗欞、厚實的木板門,無不散發(fā)淡淡的古木香味和煙火氣息。望著一棟棟吊腳樓,我驚嘆其創(chuàng)造力,從中也感受到苗家人珍愛土地的秉性和面對生活的從容。鵝卵石鑲砌的臺階高低不平,巷子寬寬窄窄。三角梅爬滿了柵欄,紅、粉、紫,開得正艷。房前屋后翠竹搖曳,花草婆娑。戴著眼鏡的老婆婆正埋頭繡花,陽光溫柔地穿過房屋間隙打在她身上。
除了吊腳樓,風雨橋也很有特色。風雨橋多建于交通要道的河流上,通常由橋、塔或亭組成,因行人過往能遮風避雨,故名。白水河上有好幾座風雨橋,如一顆顆巨大的紐扣,把兩岸緊緊地連在一起。我仔細觀看二號風雨橋——嘎銩僦。嘎銩在苗語里是螃蟹的意思,僦是橋之意。橋面兩旁設置欄桿、長凳,形成了長廊式走道,長廊上面盡是榫卯構(gòu)建的廊頂。刮風下雨時,方便行人躲雨,平時也可歇歇腳。亭子檐角翹起,頂端雕有寶葫蘆和仙鶴等吉祥物,工藝精美。無論河水湍急還是平靜,風雨橋氣定神閑,似在歲月中遐思。
過了一號風雨橋,眼前一派田野風光。水田中秧苗蔥綠,遠處山巒上的層層梯田猶如一條條綠色的絲帶纏繞山腰,又如天梯,一直通往山巔上那片云。寨民們有的犁田,有的種瓜點豆,用勤勞的雙手豐衣足食。路兩邊的店鋪門面不大,一家連著一家,擠擠挨挨。銀飾、牛角梳、披肩圍巾、苗族樂器……琳瑯滿目,無不帶著厚重的歷史感。苗家姑娘全身著銀,鑲在頭上,嵌于衣間,亮閃閃,光彩奪目。最為顯眼的是銀冠,綴滿銀片做成的花鳥,時不時發(fā)出風鈴般聲響,悅耳動聽。苗寨人最為注重的是銀飾,姑娘們把一身銀飾當成美的呈現(xiàn)。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租賃苗族服裝兼有化妝服務的店鋪里擠滿了游客。經(jīng)過喬裝打扮后的游客隨處可見,個個有模有樣,一路上讓攝影師跟拍,當了一回“苗族人”。
小吃極為誘人,諸如麻辣米粉、原湯牛肉粉等,還有牛肉干,貨真價實,我禁不住買了不少。賣糍粑的在店門口當眾加工,現(xiàn)做現(xiàn)賣。一段粗大的樹干被掏空,做成了木槽。只見一位苗家婦女雙手拿著大木槌,一下一下地打著里面厚厚的糍粑。每打一下,會帶起一道道黏黏的白絲,細細長長。能歌善舞仿佛是苗族人身上的標簽。中心廣場上,數(shù)十名身著苗族服飾的男男女女圍成一個大大的圈,男子吹著動聽的蘆笙,女子載歌載舞,長長的裙帶和滿身銀飾隨節(jié)奏叮當作響。我仿佛聽到風卷著云唱起了豐收的頌歌,金燦燦的稻谷堆滿了糧倉,四處流淌苗家人的幸福和喜悅。苗寨無酒不成宴,無酒不成禮,到此地必定要赴一場長桌宴。我們齊聚一家苗家傳統(tǒng)美食店就餐,在狹長的桌子面前相對而坐,桌上擺滿佳肴,當?shù)厝讼矚g用魚腥草炒臘肉,可我不大喜歡那味兒。最愛吃的是酸湯魚,酸湯底料是加入多種食材熬制而成的,味道很獨特。蘆笙響起,盛裝的苗家姑娘一邊唱歌一邊給客人敬上米酒。她們各拿一只碗,由高到低連成一線,最下的碗直接連著客人的碗,然后從高處斟酒,酒便流到客人碗中。如若不喝,他們會不停地圍著你唱。酒歌悠揚,米酒醇香,氣氛熱烈,南來北往的游客,個個沉醉。
晚飯后,太陽沉到山的另一邊。我到達山頂上的觀景臺,憑欄遙看對面,苗寨全貌盡收眼前。千戶苗寨的“千戶”并不夸張,足足有一千余戶人家。密密麻麻的吊腳樓比鄰而居,從山腳向山頂逐一鋪展,快把兩座山頭包裹起來,蔚為壯觀。在大山的背景下,吊腳樓與大自然渾然一體。吊腳樓似在聽蒼山滴翠的聲音,大山也在靜聽銀飾碰撞發(fā)出的天籟之音。
天色漸暗,千戶苗寨開始淡妝濃抹。起先點點燈光還不顯眼,仿佛是散落在山間的星星,高高低低,明明暗暗。天空慢慢地暗下來,吊腳樓漸漸消融于茫茫夜色中,而漫山遍野的燈光閃爍,如夢如幻,簡直成了燈的海洋,神秘而幽靜,嬌媚而迷離。萬家燈火把白水河染成了五顏六色,似銀河瀉入深山,正合“燈火萬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的詩境?;氐矫袼蓿T上掛著的紅燈籠透出朦朧的光亮。我靜靜地坐在窗邊,仰望深邃的夜空,繁星點點,一輪圓月高懸半空,清輝灑向苗寨。我沉浸其間,久久不能入眠。
清晨,從叮叮咚咚的水聲中醒來。推窗,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炊煙裊裊,晨霧靄靄,隨風聚散,繚繞在吊腳樓之間。走出景區(qū)大門,穿著華麗服飾的苗族姑娘,正高唱敬酒歌。攔門酒是苗寨一種古老的習俗,是主人熱情好客的迎賓禮儀。由于前一天下午才抵達,所以錯過了這場景。伴隨著悠揚的蘆笙曲調(diào),和著古老的鼓點,婀娜多姿的苗族姑娘跳起歡快的舞蹈。攔門酒有十二道,第一道是恭喜酒,表達由衷祝福和崇尚情意。后面依次為善良酒、勤勞酒……直至最后一道美滿酒,讓我眼界大開。以酒攔路,喝的是牛角酒,品的是稻米香,領略的是淳樸民風,感受的是苗族真情。
西江千戶苗寨,不僅有外在的風景,更有歷史的敦厚,就像一件被匠心捶打千年的銀飾,精美而富有內(nèi)涵,散發(fā)迷人的光澤和華貴的氣質(zhì)?;赝缯液鋈幌肫鸢姿舆呚Q立的一塊大石,上面是余秋雨先生題寫的一句話:“以美麗回答一切”。 這也是我的感受!
作者簡介:唐紅生,系中國散文學會會員、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
(責任編輯 張云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