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琳利 柳鳳杰 周冰杰 白月陽 馬爭 邵文宇
摘要:目前中學英語課堂的互動教學,老師越來越重視學生的參與、合作、師生、生生的互動交流。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學生的參與面比較狹窄,教師的信息反饋時間用時太少,學生的互動性不高,課堂互動效率低,出現(xiàn)厭學生、學困生。為此,教師要調整教學方式,謀劃互動教學策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 中學英語課堂 互動教學 策略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老師要用互動教學等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積極性,在英語課堂互動教學中采用一些策略措施。
一、調查了解學生厭學,學習困難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
經過調查,厭學生,學困生產生的原因:(1)教師受傳統(tǒng)教育方法捆綁始終不能掙脫,他們主宰課堂,學生依賴教師聽講,課堂上師生很少互動。(2)學生自卑心理,過低地評價自己各方面能力,障礙著他們不能積極參與課堂活動。(3)教師缺乏課堂互動策略理論與實踐的指導,評價學生單一、枯燥乏味,學生沒有參與互動的動力和激情。
“學困生”在知識、能力、品格、方法、體質等方面智力沒有正常發(fā)揮,學習效率低,沒有達到新課程要求。“學困生”接受信息時注意力有缺陷,記憶力有障礙,對新信息加工處理困難,創(chuàng)新能力差?!皩W困生”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自卑悲觀無信心,是受到消極評價的影響,老師教法不當,得不到呵護幫助學生們學不會就玩,自我表現(xiàn)沒場地產生對抗心理,于是就出現(xiàn)思維有惰性,遇到難題就回避,如學習英語機械記憶,聽不到說、讀是啞巴英語,這已到需有針對性的教育補救或矯治地步。
二、學習互動教學理論,采取英語互動教學有力措施
互動教學是老師在教學中與學習者交流探討,師生互動達到學習目的操作過程,就應對具體疑問,全體師生,研究討論互動,獲取最佳答案,從而提高初學者研究解決問題技能,鼓勵研發(fā)初學者潛力的互動性全過程。
英語課堂互動不是簡單的教學程序,要通過有意義的互動的作用達到信息的交流,感情的溝通,能力的培養(yǎng)和人格的塑造。要與學習者語言交際活動中激勵學習動機、信心、興趣和情感等方面。
(1)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引領學生親自體驗。情境是交流活動的基礎, 創(chuàng)造良好的情境既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又是英語學習的途徑。英語學習只有在交流活動中才能真正掌握。
(2)構建融洽課堂氛圍,教會學生提問,培養(yǎng)學生善于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意識。愛因斯坦說:“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如在做一些句型練習時, 以學生相互問答來提高他們說英語的機會,激發(fā)學生積極愉快的情感,產生健康向上的心理氛圍。
(3)合理利用多種媒體,激發(fā)英語學習興趣。教師要把多媒體技術引入學校英語教學課堂,極大地豐富教學內容,提供足夠的聽力材料和對話情景,給英語課堂教學帶來高效、逼真的語言學習環(huán)境,使英語教學形式多元化,以此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的強烈愿望和自主性。
(4)互動教學的內容與形式豐富多樣,活躍課堂互動氛圍。初中英語教師要科學設計多樣化的互動教學方式,不斷滿足初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來提高教學效果。英語教師要采取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互動教學方法,使互動環(huán)節(jié)愉悅輕松,學生容易接受,也就樂于參與其中,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熱情。
(5)教師加強互動教學的管理初中英語課堂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常常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此時課堂上不僅需要一個傳播知識的教師,更需要一個睿智的教師,來引導課堂掌控節(jié)奏,并且對于學生的學習進行科學的管理。例如,在互動環(huán)節(jié)如果課堂的紀律非常渙散和混亂的話,英語教師就必須立刻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維持好班級的學習秩序,要能夠冷靜及時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處于高效學習狀態(tài)。
以上研究措施運用于課堂教學,取得一定成效。教師教學上,通過激發(fā)學習興趣、加強思維訓練、強化教學參與,打破接受性教學和發(fā)現(xiàn)性教學的界限,使二者走向互補和融合,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活躍課堂氣氛,豐富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與強烈的學習動機,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并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進一步錘煉教師的教學機智,提高課堂教學駕馭能力,以及如何在集體方向性、團結性、自我組織性和活動的整和性上來確立良好的師表形象,全面提高教師素質。
互動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性品質和促使學生人格的成長, 使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得到最佳程度的發(fā)揮,從而促使學生主體本身得到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上進心,自信心、協(xié)作與競爭能力,鍛煉學生交流思想的能力和表達能力, 學生能更自由地表達自己,形成語言的有效輸出,促進學生的個性全面而和諧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周文雁。試論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互動有效性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20)。
2.韓飛來。初中英語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性策略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
3.亢曉梅。師生課堂互動行為類型理論比較研究究[J].比較教育研究,2001,
4.胡春洞。英語教學法[M].北京:等教育出版社,1990.
5.程俊。對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