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米粒
沙拉醬、芝麻醬、花生醬等,澆上去,這一份無敵沙拉也不是難事,
在家吃也不過如此。這些稍加改造的“白人飯”是不是還算過得去呢?
女兒出國前,死活教了她一樣隨便炒炒就能配飯的菜——西紅柿炒雞蛋,那是做菜的基礎款,夯實基礎才能建起高樓。然后女兒以雞蛋為圓心,西紅柿為半徑,發(fā)展出了好多菜。
女兒剛去加國的那一年,視頻的時候從來不敢給她看我們吃什么,哪怕是醋熘白菜片、酸辣土豆絲都能招出她的饞蟲。女兒給我們看她吃的和同學的午餐。我看到的往往是蘋果、葡萄、西紅柿、胡蘿卜……感覺她的零食還挺豐富的。說到底還是小孩子,全世界都一樣,愛吃水果。女兒說,那是我們的午飯。一句話把我的心揪得好疼。女兒說,做菜太麻煩,他們午餐都是這個,我還加一片兒面包呢,省事兒。我可憐的孩兒。
今年在上班族中忽然流行起“白人飯”,我翻翻圖片,哈哈笑了,這不就是我女兒他們吃的午餐嗎?!鞍兹孙垺本褪蔷W(wǎng)友曬的外國同事帶的午餐,網(wǎng)友曬的各國自帶午餐有:英國打工人,生芹菜蘸鷹嘴豆泥。美國初中生,彩椒午餐,每次一到飯點,就掏出來生啃,嘎嘣脆吃得特別開心。荷蘭學生,長得高高的,吃的卻是一盒切成丁的蘿卜、生菜、番茄……發(fā)帖的中國網(wǎng)友感嘆,自己就算減脂都不敢這么吃。而澳洲打工人,午飯是午餐肉面餅卷蘑菇。蘑菇連洗都不洗,用手撕成片,也不調(diào)味,直接生吃。
因為996、家事太雜或者單純地不喜歡廚事,所以這種生冷蔬菜午餐在上班族中流行開來。還總結其特點:冷、素、分量少,生吃,主打簡單方便,但多半難吃。事情常是這樣的,做一件事如果不想麻煩,那么一定會犧牲掉什么,可憐現(xiàn)在上班的人,在吃飯上連味道都肯犧牲掉。說到底,這是用少麻煩、省時省力和難吃換取活命。難道掉落回馬斯洛最低需求中了嗎?
如果是蘋果、胡蘿卜、黃瓜、彩椒、生菜等等,對于長期吃兔子菜的我來說還是能忍受的,但網(wǎng)友們曬的那些生冷午餐有些確實難以生咽,比如生的菠菜、蘑菇、茄子、芹菜、西蘭花……我想除了兔本兔,其他人看了都得蹬腿逃跑。
那么,生冷午餐是不是一定難吃到難以下咽呢?其實并不需要加太多的步驟就可以讓其變得有滋有味一些,起碼不會讓我們覺得是在吃糠咽菜。而這種飯其實最適合一人食的餐飯。畢竟一對夫妻帶著老人孩子不可能一人抱著一顆菜花圍桌而啃。
因為“白人飯”多半是蔬菜,那么再加一份蛋白質(zhì)和一份碳水營養(yǎng)就比較完整了。難不難呢?加一片面包(饅頭、餅等等也可)不增加難度,帶一塊醬牛肉(煮熟的肘子、排骨)也沒有難度。至于帶西紅柿、黃瓜、生菜還是西藍花,那就看你接受生食的程度了。肉類熟食可以在周末或者有時間的時候多做一些,分成小份兒,冰箱里冷凍,帶便當?shù)臅r候拿出來一塊,加一團米飯。單位如果有微波爐,稍微加熱一下就完美了。
還可以多花一點兒錢、找一家信得過的店買吧。哪個居民區(qū)的周圍沒有一家鹵味店、熟食店呢?畢竟工作賺錢首先要保證身體的健康。
還是因為女兒在國外,曾給她試做了一些生吃菜。借助醬料汁、調(diào)味醬油等稍加料理就會變得可吃,雖然不至于美味,起碼不用咔嚓咔嚓地生啃。我問女兒學校里連開水都沒有嗎?女兒的回答是肯定的,我問微波爐呢?女兒說,很遠。食堂貴且難吃。也難怪孩子們都生啃呢。那些符合我們生食的菜,比如西紅柿、黃瓜、生菜等等,夾在涂了黃油的面包中間就是一個很好的三明治。而這個三明治基本是早餐的翻版,那么早餐做雙份就好了,如果可以做早餐,三明治里還可以加煮雞蛋、火腿。那對女兒來說都不是難事。
國內(nèi)的上班族,最差也能搞到一杯開水,如果有微波爐使自己的午餐變得美味就容易多了。比如芹菜、菠菜、蘑菇可以用開水燜燙一下,辦公室的一個抽屜里放上幾瓶料汁,沙拉醬、芝麻醬、花生醬等,澆上去,這一份無敵沙拉也不是難事,在家吃也不過如此。這些稍加改造的“白人飯”是不是還算過得去呢?
編輯/雖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