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菊
我沒日沒夜地在病房奔走,滿目痛苦變形的表情,滿耳決絕難當(dāng)?shù)纳胍鳌0咨膰?,陰暗的心態(tài)。遠離笑臉,遠離歌聲,遠離了生活的原野。忘卻自然節(jié)律的變換,也記不起自我生命的春春秋秋。充溢身心的全是病房的氣味。
一日,我終于脫下白色的護士服,隨友人到了一處有山、有水、有大片桃林的地方。呀,原來正值桃花爛漫的季節(jié)!漫山遍野的桃林中央巍然屹立著兩棵傘狀大樹,正是歇息納涼的好去處。坐在厚厚的草地上,置身于絢爛的桃花的海洋。放眼望去,遠處的山呈現(xiàn)出不同層次的綠,近處的水在湛藍湛藍的湖面上溫情而恬靜地蕩漾。和煦的風(fēng)柔柔地?fù)崦纨?,并送來花兒、草兒和泥土的芳香。頭頂上飄動著柔柔的白云,蝴蝶、蜜蜂及鳥兒們在“突突”地飛奔,“嚶嚶”地鳴唱。頃刻間,郁積在胸中的情緒隨風(fēng)飄散,無章的思想也被這“世外桃源”梳理得清清爽爽。
落在自由的境地,面對友人真誠的笑臉,彼此分享著童年趣事,再擺一擺各自對人生的感慨,心里就涌動一種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激情。種種煩惱就會被“活著就是勝利”這種自然滿足、萬事皆空的情懷所替代。希望往后的每一個日子都有大自然那美麗、明靚、平和、坦然的姿態(tài)伴我走過人生的四季。
前不久,我的心緒頗不寧靜,就想到什么地方去反省或大哭一場,于是頂風(fēng)冒雨登上了雞足山。我站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金頂寺向四處眺望,有一種遠離人間、遠離塵世的感覺。夜晚,山上無風(fēng)、無光、無聲、無鳥,只有空靜、寧靜、寂靜、沉靜。這既無鳥鳴又無月光的靜謐之巔,其意境深邃而又廣遠。無眠的思緒如不羈的野馬奔馳在遐想的圣地……
次晨睹光之時,一片大霧騰起,完完全全遮住了那上升的紅日。我們只看到它四射的光芒,卻未曾領(lǐng)略因它噴薄而出驚醒這沉睡的峻嶺崇山所帶給人們的奇觀和感動。站在睹光臺上,看著四周那變幻莫測的云山霧海,仿佛遠離了紅塵一萬年。不信你看:除金頂寺外,那遠遠近近、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山峰,均被白茫茫的霧浪所掩蓋;霧浪們以各種不同的形狀洶涌著、翻騰著、上升著,很快就到了腳下。這時,東邊大浪滔天卻寥無聲響,西邊碎浪滾滾卻傳來“嘩嘩”的瀑布聲。這是天籟之音嗎?仰頭而望,天低無云。原來,我們在大地上所看到的白云,此刻不正在腳下了嗎?一種飄逸溫馨而牽動神思的情愫溢滿心海。冥冥宇宙之中,唯我站得最高,唯我看得最遠……
在大自然廣袤、曠達、深沉的懷中,在這遙遠的“天際”,又想起與生命相依相伴的種種圍城,但感受則沒了昔日的味道。那些身體殘疾的人才是沖不出圍城的一族,而他們是多么渴望擁抱陽光、擁抱自然,擁抱自己所需要的一切,可他們不能。一張張或天真,或滄桑,或漠然的面孔,霎時間又從我已經(jīng)逃離的地方飆升到我的面前;一聲聲或高亢,或低沉,或絕望的吶喊又回響在耳畔;更有那從另一邊回轉(zhuǎn)來的生靈們所展示給我的最真實、最燦爛的笑顏……不知什么時候,兩行清淚已經(jīng)流過面龐,穿過厚厚的霧障,跌落至凡塵的熱土之中。
終于明白,今生的我只能做一個俗人,活成原來的模樣。
人被塵世的煙火炙烤得暈頭轉(zhuǎn)向、不知所措時,應(yīng)拋開一切,到遠離人際的地方小住,接受大自然的啟示和洗禮,也許就會大徹大悟,準(zhǔn)確地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biāo)。
常出去看看,無論近處遠處,無論名山靈水,只要是一抹綠蔭,一片蔚藍,一縷晨曦,一夕殘陽,甚至是一塊空闊的土地,都可以撫慰我渴望自然、渴望放飛的心靈。每每回歸,我都會以全新的感受投入工作,投入生活。
大地飛歌舞起來
夕陽西下,華燈初上,天空遼遠,大地飛歌,一天之中最美好的時刻來臨啦!
看,結(jié)束了耕作的農(nóng)人洋溢著收獲的喜悅,扛著鋤頭款步走來;賺夠了辛苦費的小販流露出滿足的情緒,推著小車輕快回歸;歸巢的小鳥在樹冠上“嘰嘰喳喳”地交流著一整天所經(jīng)歷的種種趣聞;悠閑的老人牽著孫輩的小手,呼啦啦地四散在廣場周圍……
一切都顯得祥和而溫馨,一切都充滿期待和向往。一會兒,屬于老百姓的廣場舞就要開始了!
那些經(jīng)歷了人生的春夏,正在品嘗秋果的女人們,帶著自信,穿著最愛的服裝走出家門,融入廣場中心—她們是廣場舞最強大的主力軍。
音樂響起,彩燈閃爍,樹影婆娑,輝映著近千名舞者的身影在跳動,那是一幅多么壯觀、多么美麗的動態(tài)畫卷?。‘?dāng)我第一次目睹此情此景,我的心立時被這種難以言狀的情景震撼了!是什么東西有如此的力量,使這么些人如此統(tǒng)一?
世界上有許多東西是統(tǒng)一的,在統(tǒng)一的概念下有的是言的統(tǒng)一,有的是行的統(tǒng)一,有的是貌的統(tǒng)一,有的是神的統(tǒng)一。這許許多多的統(tǒng)一在很多時候是為了順應(yīng)環(huán)境,或自愿,或不自愿地形成的。因而,只具備零散,而難以達到完整。
在20世紀(jì)80年代,知識改變命運的呼喚,激勵著人們挑燈夜戰(zhàn),節(jié)衣縮食也要買書;在20世紀(jì)90年代,“有錢男子漢,無錢漢子難”的處境,鞭策著眾生“一切向錢看”……這,無疑是實現(xiàn)生存理想的需要而達到的統(tǒng)一。
而今,社會經(jīng)濟的多元化,價值取向的差異化,生活方式的個性化,讓人們無須再違心地去迎合。那么,是什么樣的力量致使這些不同年齡、不同學(xué)歷、不同職業(yè)、不同貧富、不同高矮,以及不同胖瘦的人們整齊劃一地舞動?這,只能是一種非人為的神奇的力量—音樂的力量!
是的,是音樂那有聲而又無聲的指揮,有形而又無形的呼喚,吸引著這些具有千差萬別個性的人聚攏在一起,達到了心和身的高度統(tǒng)一。不信你看,偌大的廣場上,除了那些處于第二個黃金時代的中年婦女外,還有一小撮兒中青年的男人,他們的出勤率和認(rèn)真勁兒值得稱道;更有幾位六七十歲的老頭兒也是癡心不改,特別是兩位白發(fā)蒼蒼的大爺,他們開始是背著小孩子來學(xué)習(xí)跳舞的,從他們的穿著和動作上可以看出,他們是從農(nóng)村到城里給子女帶孩子的,他們雖然很吃力,但他們很堅韌。他們從東慌西抓惹人發(fā)笑,到舞姿熟練令人佩服,體現(xiàn)出了作為農(nóng)人、作為老人的放得下和提得起。我,發(fā)自內(nèi)心地深深地尊敬他們,并學(xué)習(xí)著他們!
我決定走進這一個最為普通、最為大眾,也最無層級之分的群體,做一個自由的無拘無束的舞者。因為,我本身就是一粒沙漠中的沙子。
記得我第一天走進廣場舞的隊伍時,正是兩年前的春節(jié)后。乍暖還寒,節(jié)日的余韻還濃得化不開。音樂響起,正是應(yīng)景應(yīng)心的《中國年》。人們扭著歡快的東北秧歌,舞出了豐衣足食的好心情,舞出了太平盛世的好風(fēng)景;《熱情的沙漠》,跳出了豪放的情懷;《走進新時代》,激發(fā)著人們對生活的熱愛!《今生無緣,來生再聚》《姑娘,我愛你!》《我的玫瑰卓瑪拉》等一曲曲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讓人回到了那激進張揚的青春年華……
時間長了,駕輕就熟地跟著眾生舞蹈,輕松完成各個動作的同時,我還能分心觀察舞伴的種種情況。每天,我都會發(fā)現(xiàn)一些有趣的情景,邊觀察邊獨自偷著樂!但這,只是我個人的秘密,誰也別想知道!我因此變得更開懷、更淡定,也更明智了。
啊,舞蹈!
融入舞蹈的隊伍,感受音樂的神韻,陶醉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盡情地舒展四肢,激活血脈。原來啊,風(fēng)是那樣輕,天是那樣藍,月是那樣明!一曲曲不同的歌,帶來不同的畫面;一首首不同的曲,送來不同的情思;一段段不同的舞姿,鍛造的是一具具身體的素質(zhì)!在舒緩、激越、甜美、愛戀的音樂聲中,找到了心靈的歸宿;在碎步、踏步、踢步、跺步的張弛之中,體驗著生命的奇妙!
朋友,當(dāng)夕陽西下,大地飛歌之時,何不快快加入屬于民眾的,具有包容的,毫無層級之分的廣場舞中。當(dāng)你舞出一副好身體,舞出一個好心情,舞得一群好朋友之時,你會知道,淡定的心緒跟理性的觀察是人生最為美好的情愫。此時,中年的我們應(yīng)該達到坐觀庭前花開花落,笑望天邊云卷云舒的境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