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棖不戒
一
說起草莓,大家會想到什么?草莓奶昔、草莓蛋糕、草莓果醬……鮮艷飽滿的外表和清甜多汁的口感,使草莓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水果之一。
《生活大爆炸》中,謝爾頓說:“草莓嚴格來說不算是水果。”雖然謝爾頓說這句話有抬杠的嫌疑,但我們所食用的這種“心形漿果”確實不是草莓的果實,而是草莓的花托,草莓上那些細小的顆粒,才是草莓真正的果實。草莓雖和蘋果一樣同屬薔薇科植物,卻長得完全不一樣。矮小的草本植株,匍匐在地,生出藤蔓,就外表和生長習性而言,它更像是蔬菜。
其實草莓成為水果的歷史只有400年左右,在此之前,它曾經歷過兩次華麗變身。
今天我們吃的草莓,是經過雜交培育的品種,果實碩大又多汁。古代的草莓可不長這個樣子,是原始的野草莓。英格瑪·伯格曼有一部著名的電影《野草莓》,在電影中,野草莓生長在樹林里,個頭兒只有拇指指甲蓋大小,味道也比較酸,愿意吃它的人并不多。
草莓在歷史上的第一個用途是藥用。
古羅馬時期,人們已經開始栽培草莓。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曾在詩句中寫道:“躬身采摘鮮花和草莓的年輕人,小心呀!”可見在當時,草莓是一種常見的植物。古羅馬人繼承了古希臘的文化遺產后,在草藥學領域精耕細作,著有許多草藥典籍。而在這些典籍中,可愛的草莓就被古羅馬人用來治療抑郁癥。
草莓屬的拉丁文學名叫Fragaria,有香氣之意—草莓的白色花朵與紅色果實都帶有香味。我懷疑熱愛香料的古羅馬人把它歸于草藥,就是因為那馥郁的果香。
草藥師的配方雖然充滿主觀臆斷,缺乏科學依據,但用草莓來對抗抑郁癥,大方向上并沒有錯。草莓營養(yǎng)豐富,能夠快速補充體力,振奮精神。草莓里含有花青素和非瑟酮?;ㄇ嗨赜锌寡趸饔?,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有效抑制單胺氧化酶的活性,緩解抑郁癥狀;而非瑟酮不僅能夠預防炎癥,還可以增強記憶力。心情不好的人、長期用腦的人,日常多吃草莓,沒有壞處。
由于年代太過久遠,古羅馬時期的藥方典籍并沒有以文物形式流傳下來,具體是怎么用草莓配藥的,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猜想應該會加入許多其他食物,比如古羅馬藥方里常用的蜂蜜,用來調劑口感。一直到1500年,野草莓主要還是藥用,用來治療咳嗽和咽喉腫痛。
二
草莓在歷史上的第二個用途是觀賞。
鮮亮的紅色果實配上清甜的果香,使得草莓頗具欣賞價值。它匍匐的植株也非常適合用來在花園造景,點綴在花卉和灌木中間,營造出錯落有致的空間感。1300年,巴黎盧浮宮花園中種植了1000多株草莓,貴族們熱烈的喜愛讓草莓迅速成為歐洲大陸常見的園藝植物。除了點綴花園,它也經常被用來裝飾花籃、花瓶,法國畫家夏爾丹有幅名畫《野草莓籃》,殷紅飽滿的野草莓搭配潔白的康乃馨,從中可以窺見貴族們雅致的審美趣味。
草莓在歐洲大陸的地位,是靠它的顏值爭取到的。生性浪漫的法國人將草莓視為愛情的象征,用它來表達自己火熱的感情。其實,歷史上紅色的、圓潤精巧的水果都曾被法國人稱呼為“愛情果”,比如蘋果、番茄。
草莓真正成為水果,離不開兩位國王的幫助。
第一位是英國國王亨利八世。作為觀賞植物的草莓傳到英國后,亨利八世喜歡上了這種美麗的漿果,把它當作自己餐桌上的新寵??墒遣葺兜浪釢?,汁水也不夠豐沛,就口感而言,是不適合食用的。怎么才能讓草莓變得好吃?大家絞盡腦汁,這時國王的一位心腹靈光一現,想出了一個絕佳的點子:把草莓和奶油攪拌在一起—將漂亮的草莓堆砌在雪白的奶油中,以奶香和甜味遮蓋草莓本身的果味,使草莓變得可口。
萬萬沒想到,世界上第一杯草莓奶昔,竟然來自英國。
第二位是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他在草莓變身為水果的過程中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路易十四和亨利八世一樣,都是草莓愛好者。1810年,法國和西班牙正在爭奪南美洲的貿易線,路易十四派出工程師弗雷澤前往智利等地打探消息。弗雷澤來到智利的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他在收集情報的同時,發(fā)現當地生長著一種碩大的草莓。弗雷澤知道國王的喜好,等到回國的時候,他將5株草莓母株種在陶罐里,帶到船上,將其作為特產帶回法國。
從智利漂洋過海而來的5株草莓母株,弗雷澤自己留了一株,將兩株送給隊長,一株獻給了國王,一株送到法國皇家園林。在皇家園林的培育下,智利草莓被大量無性繁殖。
智利草莓雖然在法國安了家,卻沒有如大家期待的那樣結出碩大的果實,因為弗雷澤帶回來的草莓株都是雌株。沒有雄株授粉,這些草莓雖然開出了美麗的白色小花,卻始終無法結果。直到半個世紀后,法國植物學家杜森成功將弗州草莓(弗吉尼亞草莓)與智利草莓雜交,培育出了鳳梨草莓,也就是現代草莓。
草莓終于改頭換面,果實飽滿多汁,口感甘甜清潤,果肉晶瑩如玉,散發(fā)著迷人的香味。鳳梨草莓一經面世,就得到眾人的追捧,以顏值和口感成為名副其實的“水果皇后”。
在進口零食的包裝袋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士多啤梨味”這幾個字。其實士多啤梨不是梨子,也不是鳳梨,而是草莓,是strawberry(鳳梨草莓)的英文音譯。我們今天吃到的草莓都是鳳梨草莓的后代,鳳梨草莓是當之無愧的草莓始祖。
梭羅在《野果》中寫道,印第安人稱草莓為“心果”。
孩子拒絕不了草莓的誘惑,成年人也拒絕不了呀!在炎熱的夏季,誰能拒絕一杯美味的草莓冰沙?表達愛意時,誰能拒絕一個果香四溢的心形草莓蛋糕?捧起一杯草莓奶昔,翻開書頁,我們享受的也是亨利八世的待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