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曉嵐,鄒寶紅,王麗娟,劉欣
心臟的振動沿著動脈血管和血流向外周傳播從而形成了脈搏波,脈搏波的傳播速度由傳播介質(zhì)的物理性質(zhì)(即動脈的彈性)和幾何性質(zhì)(即動脈管腔的空間大小)以及血液密度決定,而心臟的收縮和舒張導致的動脈血管壁搏動稱為脈搏,其以波浪形式沿著動脈管壁傳遞到血管末梢的速度稱為脈搏波傳導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其可用來評估動脈血管壁的硬化程度[1]。肱踝脈搏波傳導速度(brachialankle pulse wave velocity,baPWV)是肱動脈至踝動脈之間的PWV,可反映大動脈和中動脈的彈性,其檢測方法較容易,適用于大規(guī)模的人群檢查[2-3]。腦血管周圍間隙(perivascular spaces,PVS)指腦小血管從蛛網(wǎng)膜下腔穿過腦實質(zhì)時圍繞在其周圍的間隙[4]。通常PVS較難被CT及MRI發(fā)現(xiàn),當其擴大到一定程度時才能被MRI發(fā)現(xiàn)。研究發(fā)現(xiàn),血管周圍間隙擴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常發(fā)生于腦微出血、腔隙性腦梗死及腦白質(zhì)病變,且與一些腦器質(zhì)性疾病具有高度相關性[5]。臨床上越來越多的觀點認為,腦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早期影像學標志之一即為EPVS,且baPWV能用于預測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6-7]。然而,目前關于EPVS與baPWV的關系研究尚未見報道。本研究旨在分析EPVS與baPWV的關系,以期為EPVS的診治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 回顧性選取2020年6—12月在北京市中關村醫(yī)院進行baPWV檢測及顱腦MRI檢查的成年體檢者201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101例,女100例;年齡21~87歲,平均(53.4±14.1)歲。納入標準:(1)體檢資料完整者;(2)同意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排除標準:(1)有心房顫動史者;(2)既往有心臟瓣膜病及瓣膜置換術后者。
1.2 研究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 收集受試者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吸煙情況、飲酒情況、高血壓發(fā)生情況、糖尿病發(fā)生情況、收縮壓、舒張壓、BMI、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總膽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xiàn)BG)。
1.2.2 baPWV檢測 采用日本歐姆龍BP-203PRE Ⅲ全自動動脈硬化多普勒超聲測定儀檢測baPWV,每例受試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采取平臥位的方式至少休息10 min,分別在受試者的四肢連接4個儀器專用袖帶,胸骨左緣第4肋間放置1個心音圖(phonocardiogram,PCG)傳感器,對四肢的袖帶進行同時加壓和緩慢放氣,最后取得同一個心動周期內(nèi)的脈搏波數(shù)據(jù),收集左、右兩側的baPWV,取其中的高值作為分析數(shù)據(jù)。由同一名檢測者使用同一臺儀器測量baPWV。參考《2013年美國心臟病學會/美國心臟協(xié)會成人降膽固醇治療以降低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風險指南》中的判斷標準,以baPWV≥14 m/s表示外周動脈硬化[8]。根據(jù)baPWV,將所有受試者分為baPWV正常組(baPWV<14 m/s,56例)和baPWV增快組(baPWV≥14 m/s,145例)。
1.2.3 顱腦MRI檢查 采用1.5 T超導型磁共振成像系統(tǒng)(型號:MAGNETOM ESSENZA,生產(chǎn)廠家:德國西門子股份公司)進行顱腦MRI檢查。當所有MRI序列顯示為腦脊液信號,即T1加權像(T1 weighted image,T1WI)低信號、T2加權像(T2 weighted image,T2WI)高信號、液體衰減反轉(zhuǎn)恢復(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xiàn)LAIR)序列呈低信號,且在FLAIR序列上,絕大多數(shù)PVS周邊沒有高密度環(huán)時即可確診為EPVS[9]。由兩位具有5年以上臨床工作經(jīng)驗的閱片醫(yī)師獨立閱片,若意見不一致,討論后給出診斷結果。根據(jù)EPVS發(fā)生情況,將所有受試者分為EPVS組50例和非EPVS組151例。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相對數(shù)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探討成年體檢者發(fā)生EPVS的影響因素。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baPWV正常組與baPWV增快組一般資料、EPVS發(fā)生率比較 baPWV正常組與baPWV增快組性別、飲酒者占比、舒張壓、TG、FB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aPWV增快組年齡大于baPWV正常組,吸煙者占比、高血壓發(fā)生率、糖尿病發(fā)生率、收縮壓、BMI、HDL-C、TC、EPVS發(fā)生率高于baPWV正常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EPVS組與非EPVS組一般資料、baPWV比較EPVS組與非EPVS組性別、吸煙者占比、飲酒者占比、糖尿病發(fā)生率、BMI、HDL-C、TC、TG、FBG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PVS組年齡大于非EPVS組,高血壓發(fā)生率、收縮壓、舒張壓高于非EPVS組,baPWV快于非EPVS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EPVS組與非EPVS組一般資料、baPWV比較Table 2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and baPWV between EPVS group and non-EPVS group
2.3 成年體檢者發(fā)生EPVS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以成年體檢者是否發(fā)生EPVS為因變量(賦值:是=1,否=0),以表2中有統(tǒng)計學差異的指標〔年齡(實測值)、收縮壓(實測值)、舒張壓(實測值)、baPWV(實測值)〕為自變量(由于高血壓與收縮壓、舒張壓存在共線性,將其剔除),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收縮壓、baPWV是成年體檢者發(fā)生EPVS的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成年體檢者發(fā)生EPVS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Table 3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influencing factors of EPVS in adult physical examination subjects
baPWV可以很好地反映大動脈硬化程度,baPWV越快,提示動脈硬化程度越嚴重,血管壁彈性下降,鈣和膠原蛋白沉積增加,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增加[10]。陳林等[11]研究顯示,baPWV增快提示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升高,且baPWV增快特別容易發(fā)生于老年人群中。本研究結果顯示,baPWV增快組年齡大于baPWV正常組,與陳林等[11]研究結果一致。baPWV的檢測方法簡單、便捷、重復性好,但其受多種因素影響,如與年齡、BMI、收縮壓、舒張壓、HDL-C、FBG、吸煙、飲酒、高血壓、糖尿病等因素相關[12]。相關研究顯示,受試者的baPWV每增快1個標準差,其心血管事件發(fā)生風險增加1.19倍,證明baPWV增快是體檢人群發(fā)生心血管事件的獨立危險因素[13]。
PVS指圍繞在小動脈、小靜脈、毛細血管周圍的微小組織間隙,當其發(fā)生EPVS時會引起腦血管疾病、淋巴系統(tǒng)功能障礙[14-15]。研究表明,EPVS和腔隙性腦梗死、認知障礙、血管性癡呆、卒中后焦慮等多種腦血管疾病相關[16]。早期腦小血管病的影像學標志物之一即為EPVS,其也是腦組織老化的標志之一,其還可作為高血壓及腦微出血潛在的影像學標志物[17-18]。因此分析EPVS的影響因素尤為重要。杜厚偉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基底核區(qū)EPVS與年齡、腔隙高度有關;LAU等[20]研究顯示,男性、平均收縮壓和舒張壓、深部或幕下腦微出血均是基底核區(qū)EPVS的影響因素;許衡衡等[21]研究指出,EPVS的影響因素包括年齡、高血壓、腎功能損傷、腦白質(zhì)病變。本研究結果顯示,EPVS組年齡大于非EPVS組,高血壓發(fā)生率、收縮壓、舒張壓高于非EPVS組,baPWV快于非EPVS組;進一步進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收縮壓、baPWV是成年體檢者發(fā)生EPVS的影響因素。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內(nèi)層物質(zhì)及膠原含量也增加,彈力層發(fā)生斷裂,并會出現(xiàn)中層物質(zhì)纖維化、鈣化,血管壁中層發(fā)生退行性變,導致血管重塑[22]。收縮壓異??蓪е聞用}血管平滑肌細胞增殖,血管彈性降低、僵硬度增加,進而引發(fā)EPVS[23]。baPWV越快,體檢人群的動脈粥樣硬化程度越嚴重,其血管壁的順應性越差,導致血管壁彈性下降、鈣和膠原蛋白沉積增加,從而導致動脈僵硬度增加[10],進而引發(fā)EPVS。
綜上所述,baPWV增快是成年人群發(fā)生EPVS的危險因素。但本研究對象均來自單中心,且樣本量較小,下一步將聯(lián)合其他醫(yī)院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本研究結論。
作者貢獻:于曉嵐進行文章的構思和設計、文章的可行性分析、文獻/資料收集、論文撰寫;于曉嵐、鄒寶紅、王麗娟進行論文的修訂;劉欣負責文章的質(zhì)量控制及審校,對文章整體負責、監(jiān)督管理。
本文無利益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