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國成 祁海青
(晉能控股裝備制造集團成莊礦生產(chǎn)技術(shù)部 山西 048021)
隨著礦井開采不斷向深部延伸,采面復用、留用巷道逐漸增多,受多次采動影響巷道壓力顯現(xiàn)明顯,部分留用復用巷道錨網(wǎng)支護已經(jīng)基本失效,只能采取起底、開幫、錨桿索補強等措施進行維護或者重新施工巷道,零星工程量成倍增大,礦井安穩(wěn)運行負擔越來越重,嚴重制約了礦井安全高效發(fā)展。
2321孤島采煤工作面位于一水平二盤區(qū)、3#煤層、標高(最高598m、最低570m)、走向長度1078.552m、傾斜長度104m、采高6.25m。23212巷為2321綜放工作面新掘進風巷,該巷道距上一工作面復用巷道23192僅有15m煤柱,23213巷原為2243副巷,在2321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復用作為工作面順槽使用,工作面巷道布置情況如圖1所示,受周圍臨近面采動及本工作面采動影響,礦山壓力顯現(xiàn)明顯。
圖1 2321工作面巷道布置示意圖
23212巷和23213巷巷道變形嚴重,主要表現(xiàn)為巷道兩幫收縮和底鼓,嚴重影響巷道正常使用,新掘巷道(23212巷)與復用巷道(23192巷)之間僅有15m煤柱,幾乎完全破碎,煤柱在采動影響下破壞嚴重,影響巷道成型和掘進速度;23212巷掘出后,兩幫隨即發(fā)生移近變形;2321工作面回采過程中受到二次采動影響,導致巷道圍巖嚴重變形破壞;工作面回采之前,需要在兩條巷道之間施工橫川,會進一步破壞煤柱,加劇巷道變形;巷道圍巖嚴重破壞直接影響到工作面兩端頭的整體穩(wěn)定性,工作面煤壁片幫、漏頂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工作面兩端各15架支架范圍內(nèi)。因此,有必要對該巷道進行超前注漿加固,控制回采巷道變形量,保障工作面安全回采順利進行。
由上述分析可知,在巷道中工作面?zhèn)炔贾米{鉆孔,鉆孔呈“三花”布置,兩排鉆孔均水平布置。注漿鋼管采用4節(jié)2m長的4分鍍鋅鋼管連接,第一節(jié)為孔口管,需特殊加工,第二節(jié)為連接管,第三、四節(jié)為射漿管,管身需加工射漿孔,射漿孔直徑5mm,間距200~300mm。迎頭及兩幫注漿使用聯(lián)邦加固AB料,水灰比0.8:(1~1.1),注漿壓力4~6MPa;底板注漿使用52.5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0.6~0.8):1,以充填為主,注漿壓力不宜過高,控制在4MPa以內(nèi)。
根據(jù)注漿方案,現(xiàn)場在23212巷中進行超前工作面注漿作業(yè)。由現(xiàn)場注漿量記錄統(tǒng)計情況可以看出,共布置注漿鉆孔504個,加固巷道長度644.1m,累計消耗注漿加固材料7704袋,192.6t,平均注漿量15.32袋/孔,單孔最大注漿量64袋?,F(xiàn)場注漿施工情況良好,材料可注性較好,注漿加固范圍較大,施工難度不大。
為了更直觀的分析巷道注漿加固效果,分別在巷道420m、440m、460m、480m、500m處測站編號為1#~5#,并以測站距工作面距離為橫坐標,以變形量或變形速度為縱坐標,繪制出巷道頂?shù)装逡平考捌渌俣茸兓€,如圖2所示。
圖2 注漿加固后巷道頂?shù)装逡平考八俣惹€
綜合上述可知,可將注漿加固后23212巷頂?shù)装遄冃我?guī)律大致劃分為三個階段:初始變形階段、緩慢變形階段及急速變形階段。超前工作面注漿效果極大程度控制了巷道的變形,使工作面正常推進無需再進行再次起底,以滿足回采需要。與此同時,對注漿加固后巷道兩幫變形進行監(jiān)測,兩幫移近量及其速度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
圖3 注漿加固后巷道兩幫移近量及速度曲線
從圖3可以看出,23212巷變形量基本減少了一半,巷道注漿加固效果顯著。超前工作面注漿效果極大程度控制了巷道的變形,使得工作面正常推進過程中無需再進行再次擴幫,能夠滿足回采需要。
在23213巷中共布置注漿鉆孔269個,加固巷道長度343.1m,累計消耗注漿加固材料4104袋,102.6t,平均注漿量15.26袋/孔,單孔最大注漿量24袋。
為了更直觀地分析巷道注漿加固效果,分別在巷道320m、340m、360m、380m、400m處采用巷道變形監(jiān)測的“十”字測站法對注漿加固后的巷道表面位移變化情況進行監(jiān)測,測站編號為1#~5#,并以測站距工作面距離為橫坐標,以變形量或變形速度為縱坐標,繪制出巷道頂?shù)装逡平考捌渌俣茸兓€,如圖4所示。
圖4 注漿加固后巷道頂?shù)装逡平考八俣惹€
綜合上述分析可知,①初始變形階段,工作面前方約30m至工作面前方約90m位置處,巷道出現(xiàn)頂?shù)装逡平冃?,隨著工作面推進出現(xiàn)微小變形,巷道頂?shù)装逡平孔畲笾导s為75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42mm/d;②緩慢變形階段,工作面前方約15m至工作面前方約30m位置處,巷道頂?shù)装逡平冃尉徛鲩L,該階段巷道頂?shù)装逡平孔畲笾导s為150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36mm/d;③急速變形階段,工作面位置至工作面前方15m位置處,巷道頂?shù)装逡平冃渭彼僭鲩L,該階段巷道頂?shù)装逡平孔畲笾导s為270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56mm/d。
超前工作面注漿效果極大程度控制了巷道的變形,使得工作面正常推進過程中無需再進行再次起底,能夠滿足回采需要。與此同時,對注漿加固后的巷道兩幫變形進行監(jiān)測,如圖5所示。
圖5 注漿加固后巷道兩幫移近量及速度曲線
通過圖5可以看出,巷道兩幫變形規(guī)律同樣也可以相應的分為三個階段:①初始變形階段,工作面前方約30m至工作面前方約90m,該階段巷道兩幫移近量最大值約為90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12mm/d;②緩慢變形階段,工作面前方約15m至工作面前方約30m位置處,該階段巷道變形緩慢增長,巷道兩幫移近量最大值約為150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36mm/d;③急速變形階段,工作面位置至工作面前方約15m位置處,該階段巷道變形急劇增長,巷道兩幫移近量最大值約為243mm,變形速度最大值約為48mm/d。
同時,據(jù)現(xiàn)場工作量統(tǒng)計,在23212巷加固巷道長度644.1m,使用注漿材料192.6t;在23213巷加固巷道長度343.1m,使用注漿材料102.6t;總計加固巷道長度987.2m,使用注漿材料295.2t。
除此之外,開始回采后發(fā)現(xiàn)在局部未注漿區(qū)段工作面兩端頭煤壁片幫非常嚴重,煤壁中上部出現(xiàn)片幫1~2m左右,給安全生產(chǎn)帶來嚴重威脅。我們對局部未注漿或注漿不到位的區(qū)段及時進行了補注,并對超前注漿后的兩端頭煤壁片幫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通過對現(xiàn)場注漿前后煤壁片幫量進行觀測對比可以看出,在注漿之前工作面煤壁片幫現(xiàn)象非常嚴重,片幫深度比較大,巷道變形嚴重,巷道斷面根本無法保證工作面正?;夭?,必須重新進行起底擴幫;超前工作面進行注漿加固后,在觀測統(tǒng)計范圍內(nèi),工作面端頭煤壁片幫頻率明顯減少,且片幫范圍均比較小,基本分布在100~300mm范圍。對比未注漿段的工作面端頭煤壁片幫情況可知,注漿加固的實施達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達到了防止煤壁片幫的要求,對工作面的正?;夭商峁┝吮U?,注漿區(qū)域工作面煤壁及頂板狀況明顯改善,減少煤壁片幫和冒頂危害程度,巷道變形量大大減小,回采時不用再次進行起底擴幫,巷道斷面滿足了綜采工作面安全生產(chǎn)的需要。
我們利用超前注漿、巷道緩慢變形速度、工作面推進速度時間與空間差,開展超前注漿研究,這樣不僅吃漿少而且效果明顯。注漿范圍應選擇還未發(fā)生變化的巷道,成莊礦在超前工作面90m以外區(qū)域超前注漿研究成果得以在(3311面、5308面等)多個工作面全面推廣,并延伸出深孔注漿、過空巷充填、承壓區(qū)構(gòu)造注漿加固等多種復合工藝,為礦井安全高效生產(chǎn)奠定了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