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陳信,張陣,趙冰,高亞
1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兒科,安徽蚌埠 233004;2 六安市人民醫(yī)院兒科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RDS)是因肺表面活性物質(pulmonary surfactant, PS)缺乏所致,多見于早產兒,是新生兒時期最嚴重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之一。近30多年來,經氣管插管聯(lián)合機械通氣滴入外源性PS 一直是降低早產兒RDS 病死率的關鍵,但此項技術屬于有創(chuàng)性操作,可導致嚴重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其中,支管肺發(fā)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 BPD)作為一種慢性肺損傷并發(fā)癥,不僅嚴重威脅早產兒生命,更影響其遠期預后。為了減少BPD 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學者們不斷嘗試新的治療技術。其中,PS 給藥途徑的革新是研究的熱點之一,如微創(chuàng)PS給藥技術、無創(chuàng)(霧化吸入)PS 給藥技術。傳統(tǒng)的射流式霧化裝置難以將藥物送入肺泡,而經改良的新型振動篩網霧化吸入裝置可較好的將藥物送至肺泡。2021 年中國新生兒肺表面活性物質臨床應用專家共識亦指出[1],使用新型霧化吸入裝置吸入PS能夠進入肺泡。另外,糖皮質激素(glucocorticoid, GC)具有抗炎及減輕肺水腫等作用,已廣泛用于防治BPD[2]。然而,全身使用GC 可增加感染、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腦性癱瘓等發(fā)生的風險。2019 年歐洲新生兒RDS 的防治指南建議[3],為了減少全身使用GC 帶來的不良反應,對存在BPD 極高風險的患兒,可考慮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治療。目前國內,有關振動篩網霧化PS的臨床研究報道尚少,而關于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和布地奈德聯(lián)合治療早產兒RDS 的臨床研究尚缺乏。我們觀察了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和布地奈德治療早產兒RDS的臨床效果,為臨床推廣應用提供依據。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21 年12 月-2022 年9 月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收治的早產兒RDS 患兒47例,男30例、女17例。將47例患兒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干預組23例、對照組24例。干預組使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和布地奈德治療,對照組使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治療。納入標準:①胎齡<37 周的早產兒;②符合第5 版《實用新生兒學》制定的RDS 診斷標準[4],即患兒出生后不久發(fā)生呼吸窘迫并進行性加重,可發(fā)展為呼吸衰竭,有典型的肺部X 線表現(xiàn),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呼吸窘迫;③符合PS 應用指征[1]。排除標準:①無有效自主呼吸;②呼吸窘迫進行性加重,不能維持氧合[氧濃度(FiO2)>0.40,動脈血氧分壓(PaO2)<50 mmHg 或經皮血氧飽和度(TcSO2)<85%],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65 mmHg,pH<7.25;③嚴重的先天性畸形,如先天性膈疝、氣管—食管瘺等;④早期因低血壓、低血糖等靜脈使用糖皮質激素;⑤自動出院,資料不完整。干預組23 例患兒中,男15 例、女8 例,胎齡(32.4 ±0.3)周,出生體質量(1 853 ± 62)g,剖宮產14 例,產前已用激素22 例,胎膜早破6 例,母親妊娠高血壓7例,母親妊娠糖尿病2 例,Apgar 1 分鐘評分(6.6 ±0.4)分,Apgar 5 分鐘評分(8.4 ± 0.2)分;對照組24例患兒中,男15 例、女9 例,胎齡(32.2 ± 0.3)周,出生體質量(1 816 ± 74)g,剖宮產18例,產前已用激素21 例,胎膜早破6 例,母親妊娠高血壓3 例,母親妊娠糖尿病6 例,Apgar 1 分鐘評分(6.7 ± 0.4)分,Apgar 5 分鐘評分(8.8 ± 0.2)分;兩組患兒性別、胎齡、出生體質量、出生方式、母親產前是否應用激素、胎膜早破比例、母親妊娠糖尿病比例、母親妊娠高血壓比例、Apgar 評分等資料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2022KY004),且患兒法定監(jiān)護人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和布地奈德治療方案振動篩網霧化器為Aerogen 霧化系統(tǒng)?;純喝⊙雠P位,使用Drager VN500呼吸機(德國Dr?ger公司),鼻罩連接,NCPAP 模式,保持呼吸道通暢。干預組采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200 mg/kg,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 + 布地奈德(0.5 mg,阿斯利康制藥公司)治療,間隔12 h 后繼續(xù)振動篩網霧化吸入布地奈德0.5 mg(每12 h 一次),直至撤離呼吸機。對照組僅采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等量PS治療。
1.3 觀察指標 ①動脈血氣分析指標。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 時的pH 值、PaCO2、氧合指數(shù)(PaO2/FiO2);②主要結局指標。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發(fā)生BPD、再次使用PS 情況及呼吸支持時間。③并發(fā)癥。觀察并比較兩組患兒治療后氣胸、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高血糖、肺出血、消化道出血、腦室內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晚發(fā)型敗血癥、呼吸機相關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有血流動力學改變的動脈導管未閉(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早產兒視網膜?。╮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等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6.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呈正態(tài)分布時以±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量資料呈非正態(tài)分布時以中位數(shù)[M(P25,P75)]表示,比較用秩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 后的pH值、PaCO2、PaO2/FiO2比較 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 時的pH 值、PaCO2、PaO2/FiO2比較見表1。由表1可知,與霧化給藥前相比,兩組患兒霧化給藥6 h 時的pH 值和PaO2/FiO2升高、PaCO2降低(P均<0.05);但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 時的pH 值、PaCO2、PaO2/FiO2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
表1 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時的pH值、PaCO2、PaO2/FiO2比較(± s)
表1 兩組患兒霧化給藥前及霧化給藥6 h時的pH值、PaCO2、PaO2/FiO2比較(± s)
注:與同組內霧化給藥前相比,*P<0.05。
組別干預組霧化給藥前霧化給藥6 h時對照組霧化給藥前霧化給藥6 h時pH值7.22 ± 0.02 7.38 ± 0.01*7.22 ± 0.02 7.36 ± 0.01*PaCO2(mmHg)56 ± 2 38 ± 1*54 ± 2 40 ± 2*PaO2/FiO2(mmHg)206 ± 3 234 ± 10*213 ± 6 242 ± 9*
2.2 兩組患兒主要結局指標比較 干預組患兒治療后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0 例、發(fā)生BPD 0 例、再次使用PS 0 例,呼吸支持時間107(70,102)h;對照組患兒治療后進行氣管插管機械通氣1 例、發(fā)生BPD 0 例、再次使用PS 0 例,呼吸支持時間140(87,175)h;其中干預組患兒呼吸支持時間低于對照組(P<0.05)。
2.3 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 干預組患兒治療后出現(xiàn)NEC 1 例、IVH 1 例、晚發(fā)敗血癥1 例,未出現(xiàn)氣胸、高血糖、肺出血、消化道出血、VAP、PDA、ROP 病例;對照組患兒治療后出現(xiàn)NEC 1 例、IVH 3例、晚發(fā)敗血癥1 例,未出現(xiàn)氣胸、高血糖、肺出血、消化道出血、VAP、PDA、ROP 病例;兩組患兒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相比,P均>0.05。
隨著無創(chuàng)通氣技術飛速發(fā)展及PS 的臨床應用理念和給藥技術不斷更新,為了最大限度的減少上氣道及肺損傷,選擇對RDS早產兒損傷較小的PS給藥方法是當前研究的熱點之一。20 世紀60 年代兩項臨床研究[5-6]嘗試霧化磷脂酰膽堿(phosphatidyl choline,PC)治療RDS,未獲臨床療效。20世紀90年代發(fā)表的射流霧化器的臨床研究表明[7],表面活性劑霧化是安全的,但臨床結果未達到預期。隨后有關霧化PS 的報道顯示[8],在向肺部輸送有效劑量方面存在問題,這可能與霧化技術和/或不同類型PS的物理特性有關。有效的氣溶膠表面活性劑輸送可能取決于不同氣溶膠技術的組合,以實現(xiàn)更小的霧化顆粒[9]。BIANCO 等[10]動物研究表面,霧化200 mg/kg PS 肺泡沉積率雖然比氣管內滴入低4倍,但在氣體交換和肺力學方面具有相同的療效。在臨床研究中,大多采用射流式霧化裝置進行,并沒有收獲滿意的療效。后來的相關基礎研究[11]亦表明,霧化耐受性良好,PS在100 mg/kg以上即與滴注組無差異,且腦血氧飽和度保持穩(wěn)定,血流動力學穩(wěn)定。
本研究采用經過改良的鈀合金制作的網篩式霧化吸入裝置,此技術可以將藥物霧化形成直徑約1~5 μm 的均勻顆粒,并產生肺泡靶向給藥的低速氣溶膠[12]。SADEGHNIA 等[13]研究表明,與傳統(tǒng)經氣管插管內給藥相比,振動篩網霧化技術同樣有效,且更安全。在國內,譚艷芳等[14]首先進行了振動篩網霧化PS 治療RDS 的嘗試。高亞等[15]發(fā)表的一項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表明,與氣管插管-予以PS-脫管(INSURE)技術相比,振動篩網霧化技術可進一步提高PaO2/FiO2、縮短呼吸支持時間,且無其他不良反應。本研究顯示,與霧化PS 前相比,干預組和對照組霧化給藥6 h 時pH 值、PaCO2及PaO2/FiO2均明顯改善,這一結果與SADEGHNIA 等[13]研究大致相同。
對早產兒RDS 的綜合治療包括對BPD 等并發(fā)癥的防治。布地奈德吸入給藥對肺組織作用更強,強度是地塞米松的5~30 倍,而全身作用微弱,不透過血腦屏障[16]。RAMASWAMY 等[17]通對包含5 559例新生兒的研究顯示,對于BPD 的防治,糖皮質激素早期應用是最佳方案。2018 年SHINWELL 等[18]薈萃分析了17項隨機對照研究(共1 807例患兒)發(fā)現(xiàn),與安慰劑相比,霧化吸入布地奈德能明顯降低BPD發(fā)生率,且未增加死亡率。同樣的,國內研究[19]也表明,較早吸入布地奈德與晚吸入和未吸入相比,較早吸入組吸氧時間縮短明顯,且不良反應無明顯差別。SADEGHNIA 等[20]對70 例胎齡23~28 周RDS 早產兒的隨機對照研究顯示,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組接受2 次PS 的比例顯著降低。另外,有研究[21]發(fā)現(xiàn),與單用PS 相比,聯(lián)合布地奈德治療方案能夠改善心臟功能,穩(wěn)定腦血流變化,減少腦損傷發(fā)生。既往,尚無采用振動篩網霧化技術針對PS和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用藥的臨床研究。本研究采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聯(lián)合布地奈德方案可以顯著縮短呼吸支持時間,這可能與早期吸入布地奈德發(fā)揮的抗炎、促進合成分泌PS 等作用有關。但本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干預組可以進一步降低BPD 的發(fā)生,可能與本研究入組早產兒胎齡、體質量較大等因素有關。此外,本研究未發(fā)現(xiàn)干預組有增加NEC、晚發(fā)敗血癥、高血糖、消化道出血、PDA 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的風險,提示霧化吸入PS聯(lián)合布地奈德是同樣安全的。
綜上所述,與單獨使用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相比,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和布地奈德治療早產兒RDS效果相當,可縮短患兒呼吸支持時間,且不增加并發(fā)癥。另外,本研究尚有不足之處,如樣本量較小、觀察指標不夠全面、缺乏遠期神經系統(tǒng)預后指標等。目前尚不能證實振動篩網霧化吸入PS 和布地奈德能夠進一步減少氣管插管的需求、BPD的發(fā)生,仍需開展大樣本、多中心隨機對照研究予以明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