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王云霞 許 莉 王赫男
(哈爾濱市第四醫(yī)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26)
腹腔鏡手術技術的廣泛應用和飛速發(fā)展,為外科醫(yī)生發(fā)揮臨床技能提供了廣闊空間。在腹腔鏡手術中因重力作用,腹腔臟器會自然垂落,也給手術醫(yī)生在操作中增添了不少麻煩和困擾,有時無奈下只好增添操作孔去完成臟器的懸吊,以保證有效的手術空間和視野。但是,同時也增加了患者的創(chuàng)傷和手術的難度,有時甚至導致不必要的并發(fā)癥出現,造成難以預料的不良后果。近年來,我院在腹腔鏡應用實踐中,根據手術時的具體情況,利用臟器懸吊技術,對影響手術術野暴露的器官進行懸吊,或者對預切除器官進行懸吊,有效解決了上述難題,取得了良好效果,積累了一定經驗?,F就臨床常用懸吊技術總結分享如下。
1.1 肝臟懸吊。腹腔鏡進行上腹部手術時,經常由于肝臟左葉尤其是左外葉的遮擋,使手術野不能有效暴露,特別是進行胃切除時,大部分胃小彎側組織在左外葉肝臟的覆蓋之下,稍有不慎即可造成肝臟損傷。而且,由于肝臟的阻擋,胃左右動靜脈的暴露比較困難,血管處理難度增加。我院采用“V”形或“W”形懸吊法將肝臟左外葉和全部左葉懸吊,可以有效解決肝臟對手術野的遮擋難題。具體方法:(1)準備1~2 根雙面帶針的荷包縫線,將荷包針自左上腹刺入腹腔,將荷包針在左上腹肋緣下刺出;(2)在腹腔內將一枚Hem-lock 夾帶住縫線的頂端,尋找膈肌腳處的結締組織夾閉Hem-lock,將縫線與膈肌腳固定在一起;(3)腹壁外將縫線兩端拉緊,配合腹腔內將縫線的兩支搭在肝臟左外葉下方,完成“V”形的肝臟懸吊。如需將整個肝臟左葉懸吊,則進行第四步:從劍突下刺入荷包針,自肝圓韌帶左側進入腹腔,繞過肝圓韌帶后自肝圓韌帶右側刺出,其它步驟和“V”形懸吊相同,加上前一步“V”形懸吊,這樣就完成了對肝臟的“W”形懸吊。實踐證明:經過肝臟有效懸吊后,肝臟遮擋手術野情況得到有效解決。
1.2 子宮懸吊。腹腔鏡下腹腔手術時,子宮的遮擋往往使盆腔的顯露比較困難,這一點在老年女性患者中尤其突出,對腹腔鏡下的直腸手術形成較大困擾。我院采用子宮懸吊方法解決了這一難題。具體方法:(1)準備一根雙面帶針的荷包縫線,將兩根荷包針分別自左、右下腹刺入腹腔;(2)將兩根荷包針分別自子宮闊韌帶的一側刺入,另一側刺出,再從腹壁刺出;(3)腹腔外將荷包縫線拉緊,腹腔內配合調整縫線位置,將子宮懸吊至上腹壁;(4)術畢將縫線在腹腔內剪斷,腹腔外拉出。實踐證明:子宮懸吊后盆腔的手術視野清晰,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手術風險。
2.1 膽囊懸吊。腹腔鏡膽囊切除(LC)手術已成為各類膽囊疾病手術的首選術式。由于這種微創(chuàng)手術創(chuàng)傷小、術后恢復快、操作難度相對較低、手術風險較小,已被廣大醫(yī)生患者所認可,并在各級醫(yī)院得到廣泛推廣應用。但是,LC 手術并非每一例都是波瀾不驚太太平平,當膽囊急慢性炎癥較重時,周圍組織的粘連可以影響膽囊三角的解剖關系,膽囊本身也會出現嚴重纖維化而使操作者無法夾持,尤其是個別患者膽囊管的解剖變異,更增加了手術的困難。目前流行的三孔法、減孔法和單孔法LC,由于操作的器械數量所限,遇到各種困難情況更會增加手術風險,引起各種合并癥,影響醫(yī)療安全。實踐中,我院采用了膽囊懸吊法輔助牽拉膽囊,增加了對膽囊的控制,提供一個可變的角度,有利于暴露膽囊三角。同時,解決了慢性膽囊炎時膽囊夾持困難的問題。具體方法:(1)準備一根雙面帶針的荷包縫線,將縫針自膽囊底在體表的投影處刺入;(2)將縫針經膽囊底貫穿進行”8”字縫合后從右上腹壁刺出;(3)體外將縫線尾端打結,由助手控制膽囊底的位置,根據手術暴露需要牽拉膽囊。(4)膽囊游離切除后在腹腔內切斷縫線,自腹壁外抽出。實踐證明:膽囊懸吊術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LC 時膽囊的牽拉困難、膽囊三角的暴露不清以及操作孔數量不足的問題,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合并癥。
2.2 闌尾懸吊。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在微創(chuàng)手術全面爆發(fā)的大背景下,也在各基層醫(yī)院廣泛施行,同LC類似,很多外科醫(yī)生為了追求“微創(chuàng)”,不斷挑戰(zhàn)手術難度。但是,復雜的LA 手術同樣會造成較大的醫(yī)療風險。而且,公眾對LA 手術的認知停留在“小手術”“零風險”的層面,一旦出現嚴重手術并發(fā)癥,往往會造成醫(yī)療糾紛,影響社會穩(wěn)定。LA 手術的關鍵點在于闌尾系膜的處理和闌尾殘端的處理,多數手術相關的并發(fā)癥源于這兩個部位的操作不當。闌尾位于盲腸末端,通常活動度較大,手術中往往需要單獨的器械進行固定才能完成操作。這就意味著順行切除闌尾時,多數情況下只有一把器械來處理闌尾系膜,增加了手術難度,也潛伏著不安全因素。我院采用闌尾懸吊技術將闌尾向上腹壁牽拉,解放了雙手來進行操作,猶如多了一個助手。具體操作:(1)準備一根雙面帶針的荷包縫線,將縫針自闌尾在體表的投影處刺入;(2)用一個器械將闌尾提起,用持針器將縫針穿過闌尾系膜;(3)用Hem-lock 夾將縫線的兩端貼緊闌尾夾閉,使縫線環(huán)繞闌尾,便于操作;(4)將縫針穿出上腹壁,在腹壁外向上方牽拉闌尾,暴露闌尾系膜及根部。闌尾切除后可將懸吊縫線與闌尾一同取出。實踐證明:闌尾懸吊技術的應用,使得腹腔鏡闌尾切除更加安全、便捷,提高了手術效率,值得基層醫(yī)院推廣使用。
腹腔鏡技術的普及極大地推動了普外科的發(fā)展,近年來隨著這項技術的實踐應用,很多先行者不斷嘗試各種方法,使手術安全性不斷提高,各種創(chuàng)傷不斷降低。臟器懸吊技術正是在這一背景下的產物。首先,手術區(qū)域的暴露在腹腔鏡手術中比開腹手術有著更為重要的作用,甚至決定著手術的成敗。我院采用1~2 根縫線將上腹部的肝臟、下腹部的子宮進行適當懸吊,解決了臟器對手術野的覆蓋和阻擋的問題。其次,預切除臟器在切除過程中的朝向,決定了手術的進程和術后的安全。我院采用1 根縫線將膽囊或闌尾向手術時需要的方向牽拉,有力地支持了重點區(qū)域的操作,成為手術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總之,腹腔鏡下臟器懸吊技術,可有效解決腹腔鏡手術時空間和視野暴露不足問題,是一種簡便易學、安全有效的技術,值得各級醫(yī)院尤其是基層醫(yī)院初學者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