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璽 劉根新 孫月華 裴子星 李慧梅 徐相
摘 ?要:為了緩解斷奶應激對保育豬的影響,本試驗通過在飼料中添加復合益生菌和黃芪多糖,研究其對保育豬腹瀉率和成活率的影響。結果表明: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降低保育豬的腹瀉率,提高成活率,這為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在養(yǎng)豬業(yè)中的應用提供了參考依據(jù)。
關鍵詞:黃芪多糖;復合益生菌;斷奶仔豬;成活率;腹瀉率
中圖分類號:S816.7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1-0769(2023)03-0050-03
為了減少仔豬斷奶后的應激,提高保育豬成活率和生長速度,減少仔豬斷奶后由于胃腸環(huán)境變化導致的腹瀉,本試驗研究了在保育豬的飼料中添加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對保育豬的成活率和腹瀉率的影響。
1 ?試驗材料
1.1 制劑來源
本研究所用的復合益生菌(凝結芽孢桿菌、乳酸桿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菌落數(shù)分別不低于1×1010 CFU/kg、1×1011 CFU/kg、1×1010 CFU/kg)和黃芪多糖(含量不低于70%)均購自甘農達(甘肅)農牧業(yè)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1.2 試驗動物和設計
將400頭35日齡左右、體重相近、健康的“杜×長×大”三元雜交保育豬按照試驗設計隨機分成4組,即對照組、黃芪多糖組、復合益生菌組、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組,每組2個重復,每個重復20頭。試驗方案設計見表1。
1.3 試驗日糧
試驗所用的基礎日糧(保育豬全價料)購自甘肅省某飼料廠。日糧的營養(yǎng)成分為:消化能13.8 MJ/kg,粗蛋白18.5%,賴氨酸1.1%,鐵150 mg/kg,銅125 mg/kg,鋅130 mg/kg,錳5 mg/kg,碘0.14 mg/kg,硒0.3 mg/kg。
1.4 試驗動物的飼養(yǎng)與管理
試驗場為甘肅畜牧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現(xiàn)代養(yǎng)豬生產性實訓基地育肥場。
試驗豬飼養(yǎng)在同一棟豬舍,預試期5 d,正式試驗期30 d。試驗豬隨機分組,打耳標,豬舍內環(huán)境適宜,按照豬場的正常飼養(yǎng)管理和免疫程序飼養(yǎng)。試驗豬自由采食和飲水。
1.5 測定指標
1.5.1 成活率
每天觀察并記錄仔豬的死亡數(shù),試驗結束時計算成活率。
成活率(%)=試驗結束存活仔豬數(shù)÷試驗開始仔豬總數(shù)×100%。
1.5.2 糞便菌群組成
在試驗的第15天和第30天早上,采集新鮮糞樣,每個重復隨機選擇1頭健康的保育豬,采集的糞樣裝入無菌塑料袋密封,隨后置于 -20 ℃下備用。在無菌條件下,準確稱取糞樣2.0 g加入裝有198 mL滅菌生理鹽水的三角瓶中,充分振蕩搖勻,然后進行10倍稀釋,分別吸取0.1 mL的稀釋菌液,用不同的培養(yǎng)方案進行培養(yǎng)(表2)。通過平板計數(shù)法分別測定乳酸菌和大腸桿菌的數(shù)量(n=10),以每克糞便中所含細菌群落總數(shù)的對數(shù)[1g(CFU/g)]表示新鮮糞便中的菌群數(shù)。
1.5.3 腹瀉率
每天早上觀察保育豬的糞便軟硬情況,判斷是否腹瀉,并記錄仔豬腹瀉頭次數(shù),試驗結束計算腹瀉率。
腹瀉率(%)=試驗期腹瀉仔豬頭次÷(仔豬總頭數(shù)×試驗天數(shù))×100%
1.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與分析
采用Excel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SPSS Vol.19.0軟件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保育豬的成活率
從表3可知,與對照組相比,在保育豬日糧中添加黃芪多糖、復合益生菌、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保育豬的成活率有上升的趨勢,其中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組保育豬的成活率最高。
2.2 保育豬糞便菌群和腹瀉率
從表4可知,在糞便菌群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各處理組保育豬糞便中的大腸桿菌數(shù)和乳酸菌數(shù)均無顯著性變化。黃芪多糖組、復合益生菌組、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組保育豬糞便中的大腸桿菌數(shù)有下降趨勢,在試驗第15天分別降低了 8.20%、8.80%、12.30%,在試驗第30天分別降低了 8.20%、10.50%、12.20%。各處理組保育豬糞便中的乳酸菌數(shù)有上升趨勢,在試驗第15天分別增加了0.36%、0.24%、0.24%,在試驗第30天分別增加了0.24%、0.24%、0.48%。其中,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組保育豬的糞便菌群變化最大。
3 結論
在本試驗的研究條件下,保育豬日糧中分別添加黃芪多糖、復合益生菌、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可提高成活率,降低腹瀉率,其中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組效果相對較明顯。
因此,添加黃芪多糖和復合益生菌對預防保育豬腹瀉、提高成活率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