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祥
文題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jù)要求作文。
人人都向往成功,但絕大多數(shù)人的成功都是用過往人生中真實經(jīng)歷的難堪、窘迫、掙扎、苦痛、奮斗置換來的。此種置換不具備任何必然性,因為這個世界從來不是功到自然成。面對艱難和誘惑時,唯有始終堅守信仰、希望、耐心和不變的真摯,承受長久的寂寞與痛楚,才能在日積月累中一步步推開命運的大門。
上述材料富有啟發(fā)價值。請結(jié)合你的感悟和思考,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寫作指導
面對此種概念眾多、內(nèi)涵豐厚的命題材料時,需要從下述三方面著力:
1.推敲材料中句與句之間的語法關(guān)系,從轉(zhuǎn)折、遞進、條件和因果等關(guān)系中取“正”舍“偏”。比如第一個句子是轉(zhuǎn)折關(guān)系的復句,其表達重心必然落在“但”所引出的后一個分句之上;第二個句子是先“果”后“因”式的因果關(guān)系復句,其意義核心必然落在后一個分句的原因闡釋上;第三個句子是條件關(guān)系的復句,其核心意義必然落在條件的闡釋之上??梢园l(fā)現(xiàn),本則命題材料的關(guān)鍵詞不是“成功”,而是“成功從何處來”。
2.明確考場作文的核心檢測目標,推定核心意義,形成核心觀點。本則命題側(cè)重于引導考生思考自身“應(yīng)有的生命態(tài)勢”,其隱藏的意義是不要幻想輕而易舉的成功,也不要幻想付出便有回報,真正的人生應(yīng)該承受各種挫敗,始終堅守信念。
例文
彩虹只在風雨后
□江蘇省儀征中學 劉瀟然
苦難與成功,永遠是一河之隔的兩個世界。此岸風雨凄凄,彼岸桃紅柳綠。能夠聯(lián)通兩岸的只有一座名為“堅守”的橋梁。任何人要想擺脫苦難,步入成功,都離不開這座橋的銜接。
從生命降生的第一天起,你或許已經(jīng)被命運之神扔在了寫滿苦難的此岸。在日漸成長的過程中,你不甘心此種既定事實,總想著步入彼岸,去享受陽光和鮮花。你開始四處尋覓渡河的方法,并進行了若干種嘗試,但始終因為風大浪急,在經(jīng)歷了鼻青臉腫之后,被摔回此岸。
灰心喪氣嗎?怨天尤人嗎?聽天由命嗎?選擇了這些,也就注定了永遠的失敗。海明威說,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可以被打敗。真正的強者,要像《老人與?!分械纳L醽喐缒菢?,縱使被生活摔打了千遍萬遍,卻依舊以硬漢的脊梁,堅韌且倔強地承受艱難。
終于有一天你發(fā)現(xiàn)了這座橋,你開始在橋面上摸索著行走,心中既裝著希望,也裝著忐忑。在行走的過程中,你依稀聽得見對岸的喧囂,卻始終看不見對岸的風景。你開始有些猶豫,有些想要放棄,但為了改變命運,最終依舊鼓起勇氣繼續(xù)前行。
你或許已經(jīng)走了很久很久,卻始終沒有抵達目的地。干糧已經(jīng)吃完,體能即將耗盡。你開始設(shè)想最壞的結(jié)局,但依舊沒有停下踉蹌的腳步。你已經(jīng)不再幻想擁有多少的榮光和富庶,不再期盼搭上順風車,不再擔心身后的故土和前方未知的各種風險,你只相信行走本身,只攜帶著信仰、希望、耐心和不變的真摯而繼續(xù)向前,義無反顧,素履以往。
終于,你走完了這座橋,走進了彼岸的世界。果真置身其中時,你并沒有太多的驚喜,因為你已被這行走修煉出了波瀾不驚的品性。
你成功了嗎?或許是,也或許不是。跟曾經(jīng)的生活相比,你多了陽光、鮮花,還有希望,這當然是一種成功。但是,跟彼岸的人們相比,你卻依舊貧寒,依舊簡單,依舊蓬頭垢面,這又似乎算不上成功。只是,你已不在意這些外來的評價,因為你終究是依靠自己的行走,尋覓到了理想中的天空。對你而言,這就是最大的成功。
勵志的歌曲中,總是在唱“陽光總在風雨后”。我以為,這樣的勵志永遠勝過一朝暴富的貪欲。世俗的成功學中,往往只以物質(zhì)財富和社會名望作為標尺測量成功。事實上,真正的成功從來都無法用物質(zhì)衡量。
評點:
文章緊扣命題材料的核心意義而展開,主體部分以第二人稱展開分析議論,形成了一種面對面的交談形式,在娓娓道來中將思考與認知一步步推向深入。全文化大為小,變抽象為具體,說理透徹而不強加觀點于讀者,體現(xiàn)出很好的寫作技能。
(編輯: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