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波,葉海東,林昌永,朱千三,陳益琦,婁朝勝,虞佳瑜
1.溫州市中醫(yī)院泌尿外科,浙江 溫州 325000;2.溫州市中醫(yī)院中醫(yī)外科,浙江 溫州325000
經皮腎鏡取石術是經皮腎鏡采用氣壓彈道碎石機、鈥激光及超聲波碎石機粉碎結石并取出體外的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1]。因該手術屬于微創(chuàng)介入性操作,手術刺激對患者機體造成的疼痛感仍較明顯,嚴重影響患者術后康復和睡眠質量。臨床上術后多采用鎮(zhèn)痛藥物來緩解疼痛,但易影響患者術后胃腸功能恢復[2]。中醫(yī)外治療法在術后鎮(zhèn)痛方面效果顯著,其中耳穴壓豆法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3]。本研究對腎結石行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疼痛患者給予耳穴壓豆法治療,取得較好鎮(zhèn)痛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符合《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4]中腎結石的診斷標準。腰疼,突發(fā)腎絞痛,呈劇烈刀割樣痛,多在深夜至凌晨發(fā)作;可出現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斷斷續(xù)續(xù)排尿,且伴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少數患者尿液存在小體積結石;CT 檢查可發(fā)現結石,超聲檢查出現異?;芈?。
1.2 納入標準符合上述診斷標準,有手術指征;屬完全性或不完全性鑄型腎結石、有癥狀的憩室內結石;體外沖擊波碎石失敗者;直徑>1.5 cm 的大結石,上輸尿管上段及梗阻較重的結石;年齡18~75 歲;患者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3 排除標準采用其他方式鎮(zhèn)痛者;存在惡性腫瘤、心血管系統(tǒng)疾?。淮嬖诙▔憾瓜嚓P禁忌證。
1.4 一般資料選取2019 年2 月—2020 年12 月溫州市中醫(yī)院行腎結石經皮腎鏡取石術,且術后疼痛的9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及試驗組各45 例。試驗組男26例,女19 例;年齡26~64歲,平均(45.27±8.63)歲;結石病程3~12 個月,平均(7.61±2.05)個月。對照組男24例,女21 例;年齡28~67歲,平均(47.34±7.01)歲;結石病程5~13 個月,平均(8.09±2.34)個月。2 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組均行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操作如下:行常規(guī)硬膜外麻醉后,取患者截石位,將5 F 輸尿管導管沿膀胱置入,并調整患者體位為俯臥位,將18 G 穿刺針在B 超引導下從腋后線第12 肋下進行穿刺,穿刺進入腎盂后將導絲插入,退出針鞘,將穿刺通道以筋膜擴張器擴張至18~30 F,將腎鏡工作鞘置入后使用鈥激光進行碎石,在B 超下觀察碎石后結石的大小,將較大的碎片用夾鉗或取石籃取出,隨后將輸尿管導管拔除,留置雙J 管以利于碎石排出,術后2 周拔除雙J 管及14 F 腎造瘺管,手術完畢。
2.1 對照組在麻醉藥效消失,且清醒后給予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1508)治療,5 mL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加0.9%氯化鈉溶液100 mL 混合,靜脈滴注,40~60 滴/min。治療1次,12 h 后評估療效。
2.2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耳穴壓豆治療,選取患者交感、神門、輸尿管、腎及膀胱穴位。操作方法:操作者通過視診觀察患者耳部情況,確認無耳穴壓豆相關禁忌證后,根據患者病情選擇相應穴位。操作者一手輕捻患者耳輪后上方,另一手持探棒自上而下于選取穴位內尋找敏感點,通過壓痕以作標記。將棉簽蘸取75%乙醇對敏感點常規(guī)消毒后,一只手輕捻患者耳輪后上方,另一只手采用鑷子夾取王不留行籽耳穴貼,于選取穴位處按壓緊貼,雙耳均貼。操作過程中采用棉球塞入患者耳內,避免王不留行籽不慎入耳。完成上述操作后,操作者雙手采用對壓法對患者雙耳同一穴位從上而下依次按壓,操作者將拇指與食指置于患者耳廓外側,挾持王不留行籽,通過一壓一放的按壓手法,反復對壓,各穴位按壓20次,每5~10 s 加強刺激,按壓力度以患者可耐受為度,待患者耳朵出現酸脹麻熱時,應及時詢問患者,以適當調整按壓力度。每次15~20 min,治療時間為12 h。
3.1 觀察指標①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②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5]評估2 組治療前后疼痛程度,其中0 分代表無痛;1~3 分代表輕微疼痛,可忍受;4~6 分代表中度疼痛,對睡眠造成影響;7~10 分代表重度疼痛,患者難以忍受,無法睡眠。③患者滿意度。采用醫(yī)院自制術后鎮(zhèn)痛效果滿意調查表評估患者對本次鎮(zhèn)痛效果的患者滿意度,總分0~100分,<60 分為不滿意,60~89 分為比較滿意,≥90 分為非常滿意?;颊邼M意度=(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④不良反應。觀察2 組治療期間惡心嘔吐、嗜睡、眩暈及異常出血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3.2 統(tǒng)計學方法數據采用SPSS20.0 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描述,分別采用配對t檢驗及獨立樣本t檢驗進行組內及組間比較;計數資料以百分比(%)描述,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4.1 療效標準參考文獻[6]擬定。臨床治愈:VAS評分加權值≥75%;顯效:50%≤VAS 評分加權值<75%;有效:25%<VAS 評分加權值<50%;無效:VAS 評分加權值≤25%。VAS 評分加權值=(治療前VAS 評分-治療后VAS 評分)/治療前VAS 評分×100%??傆行?(臨床治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4.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4.3 2 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見表2。試驗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
表2 2 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h
表2 2 組術后恢復情況比較() h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4.4 2 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比較見表3。2 組治療前VAS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2 組治療后VAS 評分均較治療前降低(P<0.05),且試驗組治療后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
表3 2 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比較() 分
表3 2 組治療前后VAS 評分比較() 分
注:①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4.5 2 組術后患者滿意度比較見表4。試驗組術后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
表4 2 組術后患者滿意度比較 例(%)
4.6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見表5。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
表5 2 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例(%)
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疼痛因持續(xù)時間較短,疼痛程度較輕易被臨床忽視,但實施經皮腎鏡取石術前完成麻醉后,患者需長時間保持俯臥位,因手術時間較長,對患者循環(huán)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及胃腸道功能等均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7]。以往臨床常用的非甾體類鎮(zhèn)痛藥物治療術后疼痛,雖能在短時間內達到鎮(zhèn)痛效果,但此類藥物不良反應較多,患者極易出現腹脹、惡心嘔吐等胃腸道癥狀,從而降低患者服藥依從性。中醫(yī)將腎結石歸屬于石淋范疇,認為本病多因氣滯血瘀、腎氣不足、下焦?jié)駸崴?,術后疼痛多因手術對機體經絡、血肉、肌膚傷害,致靜脈斷裂,氣血阻滯,不通則痛。故治療應以活血行氣、舒經通絡、鎮(zhèn)痛安神為主。耳穴壓豆是將王不留行籽貼于穴位,通過按、壓、揉、捏等方式刺激相應經絡及穴位達到治療效果,為中醫(yī)常見外治法。王不留行籽有止血定痛、活血通絡的作用,用于耳穴貼壓,可活血通絡、調節(jié)五臟六腑,以調暢氣血,達到止痛的功效[8]。本研究所選穴位中,交感穴位于耳輪下腳的末端與耳輪交界位置,為止酸及內臟止痛要穴,刺激該穴位有解痙鎮(zhèn)痛作用;神門穴為手少陰心經主要穴位之一,刺激該穴位有鎮(zhèn)痛、鎮(zhèn)靜安神作用;輸尿管位于耳甲艇,刺激該穴可清熱、利尿排石;膀胱位于對耳輪下腳內下方的耳甲艇前部,刺激膀胱有助于利尿排石;腎位于耳甲艇,對應耳輪下腳下方,有補腎、壯陽、強體之功。諸穴合用,有通絡止痛、活血化瘀的作用[9]。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臨床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VAS 評分低于對照組,提示聯用耳穴壓豆治療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疼痛療效顯著,可進一步提升術后鎮(zhèn)痛效果?,F代藥理研究表明,王不留行籽含黃酮苷類、環(huán)肽類、揮發(fā)油類及皂苷類成分,有較好的鎮(zhèn)痛、抗炎、抗感染等作用[10]。王不留行籽耳穴壓豆減輕疼痛作用機制在于刺激耳穴產生的良性刺激可促進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向中樞神經發(fā)出沖動,中樞神經整合后,并作出反應以緩解患者疼痛感,提高痛閾值;通過對交感及神門等穴位進行刺激,可促使中樞神經釋放阿片肽、5-羥色胺(5-HT)及乙酰膽堿等中樞遞質,進而產生中樞性鎮(zhèn)痛效果[11]。
術后胃腸功能障礙為外科常見的并發(fā)癥,其發(fā)生頻率較高,持續(xù)時間長。術后腸鳴音減弱、肛門排氣排便延遲等均為常見胃腸功能障礙。正常手術恢復腸道蠕動初始延遲多為1~2 d,而延遲時間越長,則患者住院發(fā)病率及病死率越高。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腸鳴音恢復時間、首次排氣時間及首次下床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試驗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聯用耳穴壓豆治療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疼痛可促進患者術后恢復,減少術后不良反應。此外,本研究結果還發(fā)現,試驗組術后鎮(zhèn)痛效果患者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表明采用耳穴壓豆能提高患者對術后鎮(zhèn)痛效果的滿意度。與傳統(tǒng)鎮(zhèn)痛藥物比較,耳穴壓豆操作簡便,價格低廉,不良反應少,易被患者所接受,極大提高患者對鎮(zhèn)痛效果的滿意度。
綜上所述,針對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疼痛患者實施耳穴壓豆法聯合氟比洛芬酯治療,有利于提高臨床療效,促進患者機體恢復,緩解術后疼痛,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患者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