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婷
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江西南昌 330038)
心臟瓣膜病的發(fā)生與心肌梗死、高齡、冠心病、風濕等因素密切相關,可導致患者出現右心室和(或)左心室血流動力學改變,若治療不及時,隨著病情進展可引起心肌損害,還可引起心臟衰竭,甚至死亡[1-2]。心臟瓣膜置換術(cardiac valve replacement,CVR)是臨床治療該病患者的主要方式,其技術成熟、療效肯定,但部分患者術后會出現低心排血量綜合征(low cardiac output syndrome,LCOS)[3]。LCOS 可直接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甚至可增加圍手術期的死亡風險[4]。基于此,本研究探討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危險因素,為后期制定個性化干預對策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采用便利抽樣方式選取2020 年5 月至2021 年5 月于我院行CVR 治療的96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颊呒凹覍倬炇鹬橥鈺?/p>
納入標準:因瓣膜病變實施CVR 治療;凝血功能正常;病歷資料完整。排除標準:既往有心臟手術史;合并心臟疾病史,如惡性心率失常、嚴重心力衰竭等;合并惡性腫瘤;合并全身感染、急性腦卒中等嚴重疾?。蛔≡浩陂g死亡。
1.2.1 LCOS 診斷標準
符合以下任意兩項即可診斷為LCOS[5]:(1)尿量<0.5 ml/(kg·h),持續(xù)時間≥2 h;(2)體表溫度與中心體溫相差5 ℃以上,持續(xù)時間≥2 h;(3)中心靜脈壓>1.73 kPa(12.98 mmHg),持續(xù)時間≥2 h;(4)與術前相比,術后收縮壓下降大于20%,持續(xù)時間≥2 h;(5)心臟指數<2.5 L/min。
1.2.2 一般資料
以調查問卷與醫(yī)院病歷系統(tǒng)相結合的方式收集一般資料,包括性別(男、女)、年齡(≤60 歲、>60 歲)、體質量指數(≤18.5 kg/m2、>18.5 kg/m2)、術前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級(Ⅰ~ Ⅱ級、Ⅲ~ Ⅳ級)、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是、否)、冠心病史(有、無)、合并高血壓(是、否)、合并糖尿?。ㄊ?、否)、合并電解質紊亂(是、否)、體外循環(huán)時間(≤140 min、>140 min)、主動脈阻斷時間(≤70 min、>70 min)、手術時間(≤250 min、>250 min)、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是、否)、術后呼吸機輔助通氣時間(≤48 h、>48 h)。
根據是否發(fā)生LCOS 將96 例患者分為LCOS組和非LCOS 組,比較兩組一般資料,并分析CVR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危險因素。
采用SPSS 21.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方法。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96 例 患 者 中24 例 發(fā) 生LCOS,72 例 未 發(fā) 生LCOS。
2.2.1 單因素分析
LCOS 組體質量指數≤18.5 kg/m2、術前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Ⅲ~ Ⅳ級、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合并電解質紊亂、體外循環(huán)時間>140 min、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的占比高于非LCOS 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單因素分析[例(%)]
2.2.2 多因素分析
將術后是否發(fā)生LCOS 作為因變量(是=1,否=0),2.2 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資料作為自變量(賦值情況見表2),經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體質量指數≤18.5 kg/m2、術前NYHA 心功能分級Ⅲ~ Ⅳ級、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合并電解質紊亂、體外循環(huán)時間>140 min、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是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高危因素(OR>1,P<0.05),見表2~3。
表2 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影響因素變量賦值情況
表3 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Logistic 回歸分析結果
LCOS 是心臟外科術后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特點是心臟泵血功能受損,可引起細胞水平氧消耗和氧傳遞失衡,誘發(fā)代謝性酸中毒,病死率極高。早期識別術后LCOS 發(fā)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對指導臨床制定有效防治對策、改善患者預后具有積極意義。
本研究結果顯示,體質量指數≤18.5 kg/m2、術前NYHA 心功能分級Ⅲ~ Ⅳ級、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合并電解質紊亂、體外循環(huán)時間>140 min、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是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的高危因素(OR>1,P<0.05)。究其原因如下:(1)體質量指數低的患者總血容量較低,體外循環(huán)時易發(fā)生控制性休克,且當患者術后伴隨心律失常等癥狀或主動脈阻斷時間過長時,外周臟器有效灌注不足,無法滿足機體代謝需要,心肌長時間缺血而發(fā)生損傷,增加LCOS 的發(fā)生風險[6-7];(2)NYHA 心功能分級越高表示患者的心功能越差,心室擴大并加重心肌纖維化,心室重構加快,對心肌傳導、電活動、收縮力造成嚴重影響,極易誘發(fā)LCOS[8];(3)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會因心臟功能障礙、腎臟排泄功能障礙引起鈉潴留,致使機體處于高容量狀態(tài),腹腔內靜脈壓明顯升高,誘發(fā)全身低血壓,增加LCOS 的發(fā)生風險;(4)若CVR 術中患者因鉀離子丟失過多發(fā)生電解質紊亂,可致心肌細胞復極化時間延長,加重心肌損傷并增加心律失常發(fā)生風險,進而易誘發(fā)LCOS,加之電解質紊亂會增加鈉潴留的發(fā)生風險,加重心肌損害,增加術后心力衰竭的發(fā)生概率,進而增加LCOS 的發(fā)生風險;(5)體外循環(huán)可誘發(fā)全身炎癥反應,促使內皮細胞活化并促進內毒素、細胞因子、補體、一氧化氮等釋放,促使心肌出現舒張、收縮功能障礙,延長復蘇時間,加重再灌注損傷、全身炎癥反應,機體中的氧需求量明顯增加,進而增加LCOS的發(fā)生風險[9-10];(6)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會直接影響機體的攜氧能力,并降低術后動脈血壓,引起冠狀動脈灌注不足,可致心肌出現程度不一的缺血、缺氧,影響心肌的生理功能,進而誘發(fā)LCOS。
綜上所述,CVR 患者術后發(fā)生LCOS 與體質量指數、術前NYHA 心功能分級、術前合并腎功能不全、合并電解質紊亂、體外循環(huán)時間、圍手術期失血量>總血量20%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