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學林
在時光中駐足,在歷史中延伸,波光粼粼的金水湖畔,枝繁葉茂的香樟樹遮映下,一座黃墻紅瓦綠框的二層“法國樓”散發(fā)出法蘭西情調的浪漫色彩,在云南個舊這座新城的高大建筑群中,凸顯出歷史一角的絕代風華。
“法國樓”承載著一段中華民族自強自立的歷史,“法國樓”的故事與一位“護國功臣”息息相關。
陳鶴亭,石屏寶秀鄭營村人,1874年生,卒于1931年,享年58歲。年少即聰慧過人,清光緒十七年(1891)15歲中舉,光緒二十九年(1903)赴京參加清朝最后一次科舉考試,云南7個應試舉人中有3個中進士,即袁嘉谷、陳鶴亭、胡商弈。因同籍石屏,史稱“石屏末科三進士”。陳鶴亭被派往日本考察政治回國后,曾任湖北天門縣令、黃陂縣令、宣都知縣等職,頗得民心。民國初期任黎元洪總統(tǒng)秘書,蔡鍔督滇時任省內務司長,唐繼堯時期任財務廳長兼鹽運史。
1915年護國戰(zhàn)爭云南組建三個護國軍,軍費猛增。滇督唐繼堯調任陳鶴亭為省財政司長兼鹽運司長籌措軍餉。他上任即厲行清理稅厘鹽課、點滴歸公,嘔心瀝血擴展財源,終于籌齊軍餉,保證了護國軍所需,是隱身幕后的“護國功臣”。
“末科進士”陳鶴亭一生心系鄉(xiāng)梓,熱心教育興邦。他捐資創(chuàng)建家鄉(xiāng)鄭營小學,勸導村中子弟悉數入學;首倡興建石屏中學,培養(yǎng)造就了如李喬、楊春洲等當代著名人士。
直面外國侵略者的狼子野心,陳鶴亭是實業(yè)救國的成功踐行者。1922年,陳鶴亭被任命為個舊錫業(yè)公司經理,不到三年,不僅還清所有債務,還盈余200多萬元,使負債累累、瀕于破產的中國最大的錫業(yè)公司奇跡般起死回生,開創(chuàng)了中國民族錫工業(yè)融資經營開發(fā)的新局面。
時勢造英雄。內憂外患的時局,陳鶴亭被推上云南乃至中國近代史前沿,眾望所歸地成為“法國樓”的靈魂人物。
1912年,以陳鶴亭為首的滇南48位名士上書省督議請修建個(個舊)碧(碧色寨)石(石屏)鐵路,蔡鍔準予照辦。旋因蔡鍔被袁世凱軟禁,未能開工。1914年,滇督唐繼堯任命陳鶴亭為個碧石鐵路公司經理。陳鶴亭將公司改為民營商辦,成為全國民營鐵路之首創(chuàng),并果斷決策修建世界上空前絕后的軌距為600毫米“寸軌”鐵路。創(chuàng)造性地修建窄軌鐵路,保障了鐵路主權,既扼制了外國勢力的入侵,又節(jié)約了投資成本,實乃一舉兩得。1936年,歷時21年艱難建設,總投資2080萬滇幣,全長176.975公里的個碧石寸軌鐵路全線竣工!旋即,盛大的通車典禮在石屏縣舉行,宣告了中國最早的主權完整的民營鐵路順利通車,民族自豪的熱淚,剎那間從心底涌向眉梢,如開閘的激流,沖刷了積貧積弱的囯恥。
中國鐵路史上,個碧石鐵路的全線通車,成為中國當時第一條主權最為完整的民營鐵路,中華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得發(fā)極大提振,在國內外引起巨大反響。
個碧石鐵路公司辦公總部的“法國樓”,是個碧石鐵路的心臟所在。始建于1915年,1917年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積9375平方米,建筑面積1258平方米,磚石結構仿法式建筑,坐東朝西,高約10米,通面闊48米,通進深14米,一樓一底共兩層。一樓地磚、壁爐,石砌墻體,建筑清新亮麗,線條鮮明,造型雄偉,完整地保留了滇越鐵路沿線建筑黃墻綠框的法式風格,洋溢著新古典主義的情懷。是云南近現代重要史跡和個舊代表性建筑。鐵路公司經理陳鶴亭的指令一個個從法國樓發(fā)出,寸軌鐵路一寸寸在云南高原的崇山峻嶺中延伸,一串熟悉的站點地名:碧色寨、火谷都、石窩鋪、乍甸、雞街、麻栗樹、緬甸、臨安、石屏城等在車窗外慢慢駛過。陳鶴亭1931年逝世,他為中國近現代的交通史饋贈了厚重的遺產,在后人記憶的空間中,留下了崇高的身影。
歷史的腳步匆匆掠過,個碧石鐵路穿越時空,扎根在人們心靈的深處。從1910年的始發(fā)到1990年停運,80年的繁忙運營,昔日喧囂的站臺兌變成安靜的場地。時光不再,物是人非,鄉(xiāng)愁與懷舊,歷史的長河總是讓人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p>
徘徊“法國樓”香樟樹的濃蔭下,我們仿佛聽到從遠而近到終點站的小火車的鳴笛,客運的人流在晚間溫暖燈光的映襯下涌動出站。青石板路的踏痕刻畫出歲月印記,沉甸甸的鄉(xiāng)愁情懷,是歷史賦予的烙印。
寸軌鐵路停運,帶走一段中國交通史,在時光中駐足的“法國樓,”成了個舊這個城市的記憶,碎片般的情景組合,折射出那個時代的鏗鏘強音。
“詩意個舊,人文錫都”開啟了新時代新征程的鳴笛,“法國樓”的角色轉換成紅河州文物保護單位。
如今的“法國樓”,華麗轉身為時尚網紅的陳列館和文化餐館,幾乎成了外來旅行團隊和旅行者們的必訪之地,不少省內外、甚至國際友人都會專程前來用餐,在品嘗美食中,體味這份獨一無二的歷史文化。
“法國樓”陳列館和文化餐館均由民營投資并管理運營。歷史驚人相似,仿佛當年“法國樓”主人陳鶴亭民營商辦的靈魂轉世,陳列館和文化餐館成為個舊地方文化產業(yè)保護、拓展的一種新型模式。
陳列館分為滇越鐵路展廳、個碧石鐵路展廳、機車展廳和實物展廳等多個展位,匯集了豐富的文字和圖片資料以及有價值的歷史文物,讓客人在餐前餐后,閑庭信步于展廳之間時,仿佛穿越了時光,置身于歷史長廊。
“法國樓”一部分開辟為文化餐館。坐在靠窗的桌前,金湖的波光粼粼,香樟的枝葉繁茂,玫瑰色的天鵝絨窗簾,桌上閃亮的玻璃器皿和瓷器,以及整齊有序地放在墻里的紅酒,法式的窗戶和回廊,漂亮但有些殘缺的花紋地磚,總會讓人產生一些今夕何夕的幻覺。
酒香四溢,訴說著這個城市的法蘭西情調。旅客說:“這的確是一家很有法蘭西情調的餐廳?!薄胺▏鴺恰钡睦寺茈S意,很彌漫,讓人忘了自己置身于云南的一個小城里,點幾個精致的菜肴,重溫著百年小火車的童話故事,適合懷舊,適合放松。
用文化情懷打撈近一個世紀的難忘時光,你不妨到“法國樓”瀟灑走一回。
責任編輯:張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