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懷遠
由于教育工作的發(fā)展,幼兒園大班教育面臨著更大的挑戰(zhàn)。怎樣讓幼兒在課堂上形成正常的讀書行為,是教師們必須認真思考的課題。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兒童生命中一塊重要的里程碑,因此我們應該給予它特別的重視和關注。對于提高幼兒的素質(zhì),培養(yǎng)他們的人格,教師們需要充分考慮到其中出現(xiàn)的各類情況,并根據(jù)幼兒的實際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素質(zhì)教育,以保證幼兒成長。由于幼兒年紀較小,如果教師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導致他們?nèi)狈εd趣,乃至產(chǎn)生厭學等惡劣心情。因此,對于幫助大班幼兒培養(yǎng)任務意識,本文從幼兒教師的角度提出了幾點有效的對策,以期達到幼小相銜接的目的。
幼兒園大班教學中幼小銜接的現(xiàn)狀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幼兒教育是一個讓兒童們獲得快樂、成長的重要過程,但仍有一些幼兒園依賴“成績”來評價幼兒的做法。在上課時,要求兒童保持正確的坐姿,并將手背放在后面專注聽講等等。所有這一切都圍繞著一個共同的目標展開,即讓幼兒獲得更多的知識,從而取得更優(yōu)異的成績。并且在當前的一些幼兒園中,課堂教學仍然是一種常見的方式。雖然有些教師會在30~35分鐘的課堂時間里設計多個游戲來舒緩學業(yè)負擔,并且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性。然而,由于時間有限,游戲的設置往往不夠合理,教師只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而設置游戲,從而失去了游戲本身的意義。這表明,許多教師只是簡單地理解了游戲在教學中的作用,而沒有真正理解活動和游戲教學的意義和操作方式。
教師們正在努力改變觀念,但仍缺乏有效的教學方案
當前,教師們認為,在兒童入學前,最重要的準備是學習“不吃力”,而不是僅僅學習拼音和漢字。這種準備觀已經(jīng)被全面的準備觀所取代。大多數(shù)教師認為,兒童入學準備應該包括良好的生活、行為、學習能力、自主能動性、規(guī)律意志、任務意志以及體質(zhì)等方面的全部預備,但是僅僅提高這些基本方面的認識并不能改變教育行為。在大多數(shù)農(nóng)村地區(qū),尤其是那些學前教育班和個別幼兒園,教師還是重點教授小學一年的知識,如拼音、漢字等。讓幼小的兒童在一節(jié)課中完成田字格作業(yè),不僅要求他們掌握獨體字的筆畫,有些甚至需要掌握二十多種筆順,而且還要求他們完成10~20道計算題,這樣一來,他們將要承受繁重的純基礎知識學習的負擔。這種以小學知識為主要教學內(nèi)容的做法顯然是不合適的,因為教師沒有將全面性和綜合性的準備工作轉化為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易于他們接受的教學方法。
家長的思維方式落后于時代發(fā)展,是導致幼小銜接無法有效順利實施的關鍵因素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教師,也是他們未來的指導人。在幼兒園階段,父母的參與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幫助寶幼兒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由于傳統(tǒng)觀念和教養(yǎng)方式的局限性,許多父母只關注技能技巧的培訓,而疏忽了整體發(fā)展,只看重短期內(nèi)的成果,而疏忽了長期的發(fā)展。有些父母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過早地培訓小孩,或者要求他們提早學習小學一年的書本教學內(nèi)容,這導致了小孩入校后產(chǎn)生了這種不良的狀況:上課時可能會分心,做作業(yè)時可能會不認真,這些都會導致不良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由于“儲備的知識”的深入學習和難點的增加,由于缺少精心教學的行為,學生們最后面臨著適應性難題。由于家長們給幼兒園和小學的教學活動施加了巨大的壓力,使得幼小銜接變得更加困難,甚至出現(xiàn)了阻礙。
幼兒園大班教學中幼小銜接的新策略
為了更好地開展幼小銜接,幼兒教師必須制定合理可行的教學策略,促進幼兒更好地成長。
在自信中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幼兒園教師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來培育大班幼兒的責任能力,以便他們能夠更好地順利完成任務。這些措施應該包括:通過幼小銜接策略,協(xié)助孩子樹立責任認識,激勵他們順利完成任務的意愿,并培育他們順利完成任務的基礎。幼兒教師需要尊敬、關心和相信幼兒,這是促進教學順利進行的基礎,更是培育其任務意識的重中之重。當幼兒受到尊重和信任時,他們會更加配合完成任務。特別是對于那些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安排一些簡單的活動任務,以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在講解相關內(nèi)容時,我們應該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布置相應的教學活動任務,讓他們學會在自身的能力范疇內(nèi)迅速實現(xiàn),從中獲取實現(xiàn)的樂趣,增加自信。
在公平中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
想要更好地促使孩子的成長,我們需要采用一些舉措來培育他們的任務意識。首先,我們必須公平、合理地看待每一位孩子,因為他們的思維和學習水平各不相同。教師應當透過設計有趣的游戲教學活動來評估孩子的表現(xiàn),包括執(zhí)行各項任務的情況、責任意識等,這樣才能保證對孩子的評價多樣化。
此外,教師還應當組織課堂教學活動,讓孩子在教學活動中得到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得以自由自在地進行學習。對于那些調(diào)皮的孩子,我們應當耐心地去管理,并且公平對待他們。每個人都會犯錯,但這并不害怕。只有在發(fā)生對錯時及早采用對策解決問題。由于孩子年紀較小,他們還沒有完全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教師應當充分發(fā)揮自己的功能,堅持平等理念,培養(yǎng)幼兒完成任務的基礎,保證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孩子的綜合素質(zhì)都可以得到大幅提高。采用這種方式,我們就能保證孩子的身心健康并快速適應幼兒園的環(huán)境。
在鼓勵中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
在教育工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培育孩子的責任心和基礎知識出發(fā),讓他們建立各項任務意識。由于孩子年紀較小,他們希望獲得他人的尊敬和認同,因此,想要培育他們的任務意識,教師應該積極地激勵他們,并給予恰當?shù)闹笇В瑤椭麄儗W會恰當?shù)膶W業(yè)方法。在使用幼小銜接策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有意識地指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并且要積極參與師幼互動,以便培育他們的各項任務意識。為此,教師應該組織有序的活動,并且結合那些分層次、分階段的內(nèi)容,來提升孩子的各項任務意識,從而有助于他們的后續(xù)學習和進一步發(fā)展。在活動中,教師應該激勵孩子盡自己所能完成各項任務,比如清掃教室、擺放桌椅、整理書桌等?;顒咏Y束后,教師應該給予“你做得真好”“做得真棒”這樣的激勵,這些激勵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任務意識,讓他們更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各項任務。
然而,我們不能僅僅激勵他們,還應該引導他們克服學習中的不足。如此才能讓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此外,教師在引導孩子的學習過程中也應注重語言表達,并以適當?shù)男问郊右约?,這樣一來,既能讓他們在引導中樹立科學的任務意識,也能提升他們的知識運用能力。
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任務意識
為了幫助大班幼兒培養(yǎng)正確的任務意識,教師應該在游戲中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力,避免遭到外部各種因素的影響。這樣能夠提升他們的綜合技能,并有助于他們更好地完成任務。游戲能夠滿足孩子們在這個時期的心理需求,通過游戲,能夠充分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讓他們積極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來。游戲應該與教材內(nèi)容相結合,以確保教學活動能夠朝著正確的方向發(fā)展。
例如,可以將準備好的服裝道具分發(fā)給幼兒,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如媽媽、爸爸或路人等,然后進行對話。這種有趣的游戲教學方法能夠讓幼兒在不知不覺中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并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他們的任務意識。在游戲教學中,教師應該清晰地定義自己的目標,這有助于推進教學的進行。同時,教師也應該有意識地參與其中,為幼兒提供正確的指導,從而培養(yǎng)他們的能力,這對他們的成長和發(fā)展至關重要。為了提高幼兒園教育質(zhì)量,我們應該加強家庭和學校的合作意識。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多維互動的教學模式來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使他們能夠全面、立體地接受教育。這樣,我們就能確保幼兒園和小學之間的無縫銜接。
在責任中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有些兒子女家長卻過于關心孩子,或者溺愛他們。在這種家庭氛圍中,孩子的許多事情都是由父母來完成的,因此,孩子對父母和教師的依賴性感非常強烈,這也導致了他們的責任意識淡薄,需要教師在日常生活教學活動中給予重視和指導。有些孩子會遇到一些問題,例如他們不會主動收拾自己用過的東西,比如玩具、書籍和椅子。此外,這些孩子的抗挫折力量較差,在遇到困難時往往會退卻。為了提高孩子的責任感,教師可以通過設置一些小目標或游戲來幫助他們樹立責任意識。
例如,當小朋友不愿意收拾玩具時,教師可以分配一些小工作來幫助他們完成。如果他們能夠收拾得整齊干凈,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和表揚的方式來提高他們的責任感,并讓他們感到內(nèi)心滿足和認可。通過有意識的指導,幫助幼兒培養(yǎng)出完成任務的責任感。
在意識中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幼兒園的教育模式應該更加注重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完成能力,而不是僅僅依靠游戲。為了更好地實現(xiàn)幼小銜接,教師需要更多地引導和教學。教師可以通過設置有意義的任務來培養(yǎng)幼兒的思維能力,例如讓他們在課后尋找正方形的物體。這些工作可以在第二天上學時指導他們積極地講述。當孩子帶著教師安排的工作回來時,他們會積極性主動性地找到適合的材料來共同完成工作。通過這種方法,孩子不僅加強了負責能力,還逐漸形成了自主負責的優(yōu)秀習性。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去做一些簡單的事情,這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做事習慣。如果孩子在完成任務之后發(fā)現(xiàn)問題,就能夠及時提出解決方法。這樣不僅有利于他們學習新知識,而且也能使他們得到鍛煉。
在評價中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幼兒產(chǎn)生自卑心理的根源在于他們?nèi)狈φ_的認知和評價,而這種認知和評價的形成需要家長和教師的正確指導。此外,通過積極參與活動和共同完成各項任務,孩子們可以獲得教師的認可,從而獲得心理上的肯定,進而培養(yǎng)他們的任務意識。為了提高幼兒的任務意識,教師應當給他們布置明確的各項任務,并要求他們按照要求執(zhí)行。教師還應當檢查他們是否能夠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并評估他們的執(zhí)行情況。如果有孩子未能順利完成各項任務,教師應當在日后的教學活動中予以正確的引導。對于那些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孩子,教師應當予以正面的贊揚,以此來激勵他們更好地順利完成各項任務。對于那些完成任務不夠好的孩子,教師應當予以引導,幫助他們糾正不足,以提高整體的任務意識。
總而言之,幼兒缺乏任務意識會阻礙他們未來的成長和發(fā)展。因此,教師應該采取幼小銜接策略來指導大班幼兒,在自信、公平、鼓勵和游戲中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任務意識,不僅能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還能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盱眙縣天泉湖鎮(zhèn)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