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書靜,魏妍姝,楊如意,曹 蒙,李建芳
(信陽農林學院 食品學院,河南信陽 464000)
板栗是我國食用最早的堅果之一,年產量居世界首位,品種繁多。目前,板栗以鮮果和初加工為主,但是病蟲害、內腐病、褐變等問題嚴重影響了板栗的產量及其深加工產業(yè)的發(fā)展。研究表明,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是引起板栗褐變的主要因素[1]。多酚氧化酶也稱酪氨酸酶,能催化多酚類化合物的氧化反應,形成顏色較深的多酚化合物,導致板栗顏色變暗。在板栗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與褐變有著密切的關系,多酚氧化酶的活性越高,果實的褐變越快,如果減弱或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就能延緩果實的褐變速度,影響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有溫度、pH 值、底物濃度。
花板栗: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的新鮮信陽板栗;磷酸緩沖液:天津市恒興化學試劑制造有限公司;鄰苯二酚: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
XMTD-204 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上海梅香儀器有限公司;GTR16-2 醫(yī)用離心機:北京新時代北利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CP214電子天平:奧豪斯儀器(上海)有限公司;A390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翱藝儀器(上海)有限公司;BC/BD-200HEP 電冰柜:青島海爾特種電冰柜有限公司。
1.3.1 粗酶液的提取
參考饒先軍等[2]提取結球生菜中多酚氧化酶的方法,做適當修改。取鮮板栗剝殼去衣,清水清洗后用干凈紙巾擦干表面水分,稱取5 g 不同部位的板栗,切碎混勻放入研缽中,加入少量石英砂和10 mL pH=7.0 的0.05 mol·L-1的預冷磷酸緩沖液進行冰浴研磨,研磨成勻漿后移到20 管 1.5 mL 離心管中,在4 ℃,12 000 r·min-1條件下冷凍離心15 min,取上清液,在4 ℃冰柜中保存?zhèn)溆谩?/p>
1.3.2 鄰苯二酚溶液的配制
稱取0.11 g 的鄰苯二酚于燒杯中,加少量純水,用玻璃棒搗研溶解,用玻璃棒引流進100 mL 棕色容量瓶中,再用純水沖洗玻璃棒和燒杯3 次,將沖洗后的液體引流進容量瓶中,用純水定容,搖勻,得到0.01 mol·L-1的鄰苯二酚溶液。分別稱取0.22 g、0.33 g、0.44 g、0.55 g、0.66 g、0.77 g、0.88 g,0.99 g 和1.10 g 的鄰苯二酚,用上述方法配制成0.02 mol·L-1、0.03 mol·L-1、0.04 mol·L-1、0.05 mol·L-1、0.06 mol·L-1、0.07 mol·L-1、0.08 mol·L-1、0.09 mol·L-1和0.10 mol·L-1的鄰苯二酚溶液,配制完后貼好標簽,放置于陰涼避光處備用。
1.3.3 酶活性測定
取1.5 mL 一定pH 值的磷酸緩沖液和1.0 mL 一定濃度的鄰苯二酚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0.5 mL 酶液,水浴保溫3 min 后立即用紫外分光度計測量吸光度并計時,在波長410 nm 下每隔0.5 min 進行吸光度測定,記錄以備計算,共記錄3 min。以每分鐘內吸光度增加0.001 為1 個活性單位U,酶活性可以表示為U·min-1。用在沸水中加熱5 min 的酶液為對照,做3 組重復實驗,取平均值作為測得的PPO 活性。
1.3.4 溫度和底物濃度試驗
采用雙因素試驗[3],分別在20 ℃、25 ℃、30 ℃、35 ℃和40 ℃條件下讓濃度為0.01 mol·L-1、0.02 mol·L-1、0.03 mol·L-1、0.04 mol·L-1、0.05 mol·L-1、0.06 mol·L-1、0.07 mol·L-1、0.08 mol·L-1、0.09 mol·L-1和0.10 mol·L-1的鄰苯二酚溶液與PPO 粗酶液反應。取1.5 mL 的pH=7 的磷酸緩沖液和1.0 mL 不同濃度的鄰苯二酚溶液于試管中,再加入0.5 mL 酶液,混勻后在不同溫度下保溫3 min,立即在410 nm 下測定吸光度變化值。
1.3.5 pH 值試驗
取1.5 mL 的pH 為4.0、5.0、6.0、7.0、8.0 和9.0的磷酸緩沖液,分別加入1.0 mL 濃度為0.05 mol·L-1的鄰苯二酚溶液,加入0.5 mL 酶液后30 ℃保溫,迅速倒入比色皿中測吸光度變化值。
1.3.6 褐變指數(shù)測定
褐變指數(shù)=∑(各褐變級別分值×各級褐變面積百分數(shù))/(褐變最高級別分值×100%),式中各級褐變面積用透明厘米方格紙測定,褐變級別分值按板栗果仁顆粒(直徑在1.0 ~2.0 mm)褐變顏色深度評判,具體評分標準見表1。
表1 褐變評分標準
1.3.7 丙二醛含量測定
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測定,從10 個板栗果實中稱取樣品2.0 g,加入10.0 mL 預冷過的100 g·L-1三氯乙酸溶液研磨成勻漿,將勻漿液4 ℃、12 000 r·min-1離心20 min,收集上清液,低溫保存?zhèn)溆?。?.0 mL 上清液,對照管中加2.0 mL 100 g·L-1的三氯乙酸溶液,加入2.0 mL 0.67%的硫代巴比妥酸溶液,混合,煮沸20 min,取出冷卻,如有沉淀需再離心,取上清液分別測定反應液在波長450 nm、532 nm、600 nm 的吸光度,重復3 次。根據(jù)溶液吸光度計算出反應混合液中丙二醛含量,按公式計算出每克樣品中丙二醛含量。
除特殊說明外,所有數(shù)據(jù)平行測定3 次,用Excel 2010 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算標準偏差,采用Origin 9 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和作圖。
如表2 所示,PPO 活性在30 ℃時高,在35 ℃、40 ℃的活性次之,在20 ℃時活性最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很大,低溫有助于抑制PPO 的酶活性,且低溫相較于高溫對PPO 活性的抑制效果更好。王磊等[4]的研究表明在95 ℃,5 min 左右就會幾乎完全抑制PPO 活性。高溫雖能更好地抑制酶活性,但是對于板栗的貯運和鮮銷是不利的,所以對于板栗的保鮮采用低溫冷藏較好。
表2 不同溫度和底物濃度對PPO 活性的影響
如表2 所示,在不同的溫度下,隨著底物濃度的升高,PPO 活性呈現(xiàn)出逐漸上升的趨勢,本實驗PPO的最適反應條件是30 ℃,底物濃度0.10 mol·L-1。30 ℃時,隨著底物濃度的升高,PPO 活性增加的速率先增大再減小,說明溫度適宜時,在一定范圍內,板栗果實中的多酚類物質越多,板栗果實就越容易褐變。
如圖1 所示,當pH 值為4 ~6 時,PPO 活性逐漸升高,pH=6 時PPO 活性最高,pH 值為7 ~9 時,酶液處于堿性環(huán)境,PPO 活性迅速下降,pH=9 時,PPO 活性幾乎全部喪失。堿性環(huán)境比酸性環(huán)境對PPO活性的影響大,與王磊等[4]、鄭龍等[5]的研究結果一致。
圖1 pH 值對PPO 活性的影響
由圖2 可知,隨著褐變指數(shù)的增加,板栗中丙二醛的含量總體呈上升趨勢,說明板栗在貯藏過程中脂肪的氧化程度升高。當褐變指數(shù)在0.2 時,丙二醛含量較低。褐變指數(shù)為0.8 時,丙二醛含量較高,為2.38 μmol·L-1。
圖2 褐變指數(shù)對丙二醛的影響
本實驗以信陽板栗為原料,研究溫度、pH 值、底物濃度對板栗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的影響。實驗結果表明溫度對酶活性影響很大,低溫能更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堿性環(huán)境能更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pH=9 時效果最佳;當褐變指數(shù)為0.2 時,丙二醛含量較低,褐變指數(shù)為0.8 時,丙二醛含量較高,為2.38 μmol·L-1。本次研究發(fā)現(xiàn)適當控制溫度、pH 值、底物濃度,能很好地抑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板栗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