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宇鵬
鐘情于秋者,必是知性至情之人。知秋之人,定知生命四季輪回,人生則會收放自如。
秋,或絢爛,或凄厲,或高遠(yuǎn),或肅穆,或靜謐,都是繁華落盡,鉛華洗凈見真淳。愛秋之人必有心癖:喜秋空之淡遠(yuǎn),好秋山之靜穆,嗜秋葉之深情,知秋水之隨性,識秋魂之爽朗。
秋之于人,是返璞歸真后的純凈、簡約。當(dāng)生活磨平了生命的棱角,人,或浮沉于商海,或奔命于名利場,或游戲于酒牌棋局,人們多在真?zhèn)伍g騰挪變化,在利害間權(quán)衡抉擇,在喜憂中沖突抉擇,而真正能理解生命真義者不多。人,寄身于茫茫天地間,如蜉蝣在社會的浪濤里翻卷,如塵埃在塵世間浮沉,倏忽一秋,俯仰一世,多少風(fēng)花雪月,多少繁華喧囂,皆如過眼云煙,隨風(fēng)而散,生命終歸于寂靜。人之性情必益于堅韌淳厚,唯有精神彌存于天地,思想永恒于人世。
春華秋實,夏躁冬靜,人生四季,豐盈于秋。青春如春之蓬勃、蒸騰,青壯則有夏之絢爛、富麗,年長則必識秋之厚重、寧靜。人在旅途,血氣方剛之時,小天下而唯我獨尊?;蚱G羨于權(quán)勢富貴,摧眉折腰;或沉迷于聲色犬馬,逢場作戲;或游離于是非善惡,圓滑世故;或執(zhí)著于生活理想,富貴利達(dá)。醉心于感官刺激者,難免蠅營狗茍;浪跡江湖者,必人情練達(dá);寄身于名利場,會投機(jī)鉆營;執(zhí)著于所欣,將苦心形役。當(dāng)美好年華已逝,人生志得意滿,功成名就之時,必是馬蹄輕揚,閱盡世間繁華。人在名利場,哪有一顆澄明之心去感知春花秋月的意境情蘊,去體味世間大美大愛,去感知人生至情至性?所以,多少名利場鎩羽而歸者夢想有桃源中的一椽小屋,超脫塵世,寧靜小憩。試想:他們即使躲進(jìn)小樓,任秋風(fēng)吹度內(nèi)心波瀾,但那一顆不甘寂寞的心豈能擺脫世俗名利的牽絆!
人生一世,如草木一秋。秋風(fēng)漸起,聒噪的知了必知勁秋而斂聲匿跡,草木搖落而化作春泥。人活于世,知足知趣者終能自足快樂,即使涓涓秋水,他們也能品得人間真味,而絕非山珍海味,甚或滿漢全席之厚膩;他們能簡約樸素,而隨緣自適,絕非動物世界里的角逐廝殺,爭霸稱雄;他們也能在清風(fēng)明月里遙寄深思,絕非處厚黑而變色變形,精神淪落。識秋者,知足常樂而收放自如;愛秋者,隨緣得道而非牽強(qiáng)徒勞。知秋之性,識秋之凈,結(jié)秋之緣,成秋之美,好一個“秋”字!
裸露之秋,繁華落盡見真淳。人世多少風(fēng)光,隨風(fēng)而逝,挽不住的是清晨一樣的時光。千秋萬代,存之于心者,是生命的本真和精神的光芒。世界再大,維持生存的僅是口體之奉,幾椽小屋,三尺睡榻和一顆寧靜的心。從這一點說,念天地悠悠,歲月不老。每一個生命僅是存放于天地間的生命過程。生命的豐盈與耗損全在你與宇宙自然和社會的能量交換,大自然的恩賜最廉價,卻也最昂貴,擁有時定要珍惜。舍得與放下既是生命的常態(tài),也是性格的使然。
因此,知秋之人,必懂人生;愛秋之人,必重情義。人生四季,莫之于秋。人們在角逐的名利場或血腥的競技場,需要把持人性和道德的分寸,唯有理性指引,知情意行,順應(yīng)了自然、社會和人生之大道,才能在精神層面,以至信仰高度詮釋生命的終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