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卞茜 編輯/月兒
社會轉型期間,競爭激烈,處處“內卷”。社會生活中本就彌漫著的焦慮不安感,加之疫情帶來的不確定感,讓人深感“生活不易、壓力山大”!
今年首個開學日已經(jīng)到來,筆者想對所有的父母說:家長的焦慮和不安都會不經(jīng)意間傳遞給孩子,希望家長能成為像水一樣的父母。
為什么要成為像水一樣的父母?古人說“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此乃謙下之德也。故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則能為百谷王。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此乃柔德。故柔之勝剛,弱之勝強堅。因其無有,故能入于無之間,由此可知不言之教,無為之益也?!?/p>
水有謙下之德,故能利萬物。孩子在人格上和父母是平等的,只是身體還幼小,需要父母的照顧而已。因此,父母要和孩子平等相處,如能像水一樣“謙下”、善于傾聽,則更好。想象一下,當你蹲下身子、仰著頭,認真傾聽孩子說話,站在你面前侃侃而談的孩子該有多自信和自豪。“長短相形,高下相傾”的心理力量在親子間悄然地發(fā)生著變化,父母的“低”成就了孩子的“高”,孩子那自帶光芒的“王者之氣”便也在這不經(jīng)意間的變化中渾然天成了。蘇格拉底說:“自然賦予我們人類一張嘴,兩只耳朵,也就是讓我們多聽少說?!痹诮逃倪^程中,家長想讓孩子學會傾聽,自己首先要認真傾聽、善于傾聽;希望孩子聽話,自己也要聽孩子的話;要讓孩子懂事,自己也要懂孩子的心。唯有如此,親子之間才能其樂融融。
江海下百川,有容乃大。父母應當像水一樣,包容和接納孩子的所有。孩子在學校里受了委屈,回到家后,父母不是安慰、包容,反而是劈頭蓋臉地指責、責罵,“你怎么這么……”英國兒童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好的父母會提供抱持性環(huán)境,即孩子表現(xiàn)優(yōu)異的時候,認可他;孩子受挫的時候,支持他。在這樣的養(yǎng)育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面對權威不卑、面對弱者不亢;面對自己喜歡的人不卑、面對喜歡自己的人不亢。
水本身無形,因機而動,無形而有萬形。每個孩子性情、能力都不同,就像不同的植物,牡丹和玫瑰各有不同的養(yǎng)法。父母養(yǎng)育孩子,就像養(yǎng)花一樣,要摸清花的特點,“因花施肥”。有些孩子擅長體育,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有些孩子言語伶俐,有些孩子像個“孩子王”,具有組織才能?!捌渌疾恢匾?,學習最重要!”“家務活不用干、體育鍛煉也可以免去,你只要把書讀好!”在千篇一律的養(yǎng)育模式和養(yǎng)育標準下,比較便不能避免,“為啥你就不能像‘別人家孩子’那樣?”諸如此類的言語不絕于耳。父母應該知曉,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根本也無從比較。
水至柔而又至剛,柔中帶剛。父母在和青春期孩子相處時,并不需要事無巨細、無微不至,而只要強調基本原則、指引大的方向。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離不開理想的指引,經(jīng)常會和心中的英雄交談。父母身教重于言傳,愛人如己、敬崗樂業(yè)、言出必行、擔當作為,這些都為孩子樹立了英雄的榜樣,像水一樣于至柔無形之中滋養(yǎng)著孩子的生命力量。
愿天下父母像水一樣,謙遜,開放,包容,無形而又有形,剛柔并濟。讓愛的力量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