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玲
對于寫作起步階段的孩子來說,放開膽子,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記錄下來,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作文是將他們所想、所說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和加工后形成的文字,如何讓孩子快樂地敘述事情,盡情地釋放情感呢?
第八單元的習作叫《那次玩得真高興》,結合前些日子自己的體檢經(jīng)歷,我對這篇習作指導有了些許思考。記得當時,我氣喘吁吁地爬上三樓進行心電圖檢查,我的心電圖數(shù)值上下波動特別大,醫(yī)生詢問,我告知了緣由。第二次檢查,心電圖上的數(shù)值趨于平穩(wěn)。一次爬樓的過程,都能讓自己的心率產生這樣的變化,那一件讓孩子們高興的事情,得給他們帶來多大的刺激呀!
這篇文章寫什么呢?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孩子親身親歷,才會留下最真實、最深刻的印象。課上,我不談習作,先和孩子們聊天,聊聊最近大家特別高興的事情。有人說和爺爺下象棋,有人說和哥哥打雪仗,有人說去游樂園……
有了素材,怎么寫呢?我先講述了自己坐過山車時的心情變化:從排隊時的緊張,到坐上后的害怕、擔心,到最高處的膽戰(zhàn)心驚,最后嚇得心臟幾乎停跳……我將這個過程畫成“心電圖”,引導他們將自己玩的過程也用心電圖的形式畫出來,再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描述。
學溜冰的孩子說,自己先是緊張、擔心,接著沉著、冷靜,后來激動、興奮;下象棋的孩子說,自己先是自信,接著緊張,后來著急,最后特別高興;堆沙堡的孩子說,自己先是激動不已,接著哈哈大笑,后來失望,最后手舞足蹈……真是不同的經(jīng)歷,不同的事件,不同的感受。
每個孩子的“心電圖”上都記錄著他們的心情變化,那怎么寫清楚這些變化呢?我繼續(xù)指導孩子們說清楚自己的心情變化過程。在交流中,孩子們明白了:原來可以通過動作來描寫出自己的心情變化。當然除了動作描寫,我也試著讓孩子說說自己當時的語言和內心的想法,因為這些,同樣可以向別人透露自己的“心情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