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
文題速遞
一只毛筆,勾勒著民族精神的輪廓;一本古籍,記錄著歷史文化的脈絡(luò);一種習俗,沿襲著炎黃子孫的智慧……當我們打開歲月的畫卷,定會看到華夏文明的獨特之美。
請以“文化與傳承”為主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體裁不限,詩歌除外。
寫作指津
1.立意要鮮明。
通過導語中“民族精神”“歷史文化”“華夏文明”等詞語可知,本文立意應(yīng)與文化、文明、傳承等相關(guān)。寫作內(nèi)容可實可虛,可以是某種具有“獨特之美”的文化事物,也可以是某種精神。但是要注意,本文不能一味描述寫作主體,而是要通過對其的描繪,引出華夏文明的獨特之美,從而將我們想要傳達的態(tài)度和美好情感融入文中。
2.表達要豐富。
從表達的角度來講,要想體現(xiàn)內(nèi)容的高度、厚度和亮度,就必須在表達上下功夫。
除了寫作主體,與其相關(guān)的環(huán)境背景、場景氛圍、歷史故事,以及其寄寓的精神、情感等,都值得寫,也都應(yīng)當努力深挖,只有這樣,才能讓讀者真正“看到”其樣貌,“聽到”其聲音,“聞到”其氣味,“感受到”其溫度,讓人心向往之。因此,我們不僅要對與其相關(guān)的人、事、物進行描摹,還要通過張弛、離合、虛實等寫作手法,靈活運用多種表達方式,豐富作文的內(nèi)涵,增強作文的可讀性。
3.意境要高格。
王國維說:“有境界者則自成高格。”我們不僅要對人、事、物加以描摹,把內(nèi)容寫得有血有肉,還要讓營造出的意境優(yōu)美動人?,F(xiàn)實是意境的基礎(chǔ),文字對現(xiàn)實的反映是能動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往往會決定意境。
寫作時,若能讓人、景、物交織在一起,把真摯的“內(nèi)情”與生動的“外景”結(jié)合起來,把自己對寫作主體及其背后所承載的情韻表達出來,佳作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