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耀明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需要通過為學生下達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之中自主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構建其主動探究和思考的學習系統(tǒng),最終在對個人任務完成結果的檢驗和總結之中獲得提升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一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提高數學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的學習。學生在任務的完成過程中培養(yǎng)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重視個人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進而提升初中數學的學習質量。
一、利用課前任務鋪墊,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課前預習是初中數學教學活動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學生在課前任務的預習過程中能夠養(yǎng)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進一步提升數學課堂學習效率。教師需要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課前就為學生設置好相應的數學任務,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由于數學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抽象性,其邏輯性也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的難度,那么教師需要借助課前任務的設置,幫助學生奠定好數學學習的基礎。此時,學生能夠有效進行預習,激發(fā)對于新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引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在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之中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
比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一章第二節(jié)《二次根式的乘除法》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考慮布置數學課前預習任務,不為學生引入較為死板的數學理論知識。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時,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預習,從而激發(fā)個人探索未知知識的欲望。首先,教師在上課前要求學生簡單地預習有關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知識,并且將其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為了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從積的算術平方根性質、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則、商的算術平方根性質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則入手,由此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有的學生先是研究了一些運算結果應滿足的要求:首先運算結果應當為最簡二次根式或有理式,其次是運算結果之中分母中不含根號,并且要注意每一步運算的算理。此時,教師可以在課上對于學生課前學習任務的情況進行討論交流,幫助學生在這一交流環(huán)節(jié)中展示個人的學習成果,從而發(fā)現學生的數學學習問題。教師提出:“在二次根式的運算之中,要靈活運用乘、除法的運算法則,同時應當把運算結果化成最簡二次根式?!睂W生在教師的提醒下關注到了二次根式的運算方法,并且結合了之前在數學課前任務完成中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從而有效克服了遇到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再次梳理個人在課前任務鋪墊環(huán)節(jié)收集到的資料,由此進一步落實有關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等相關數學知識。由于這一節(jié)課的數學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難度,教師在課前任務布置過程中便可以為學生出示不同的二次根式的乘除法習題,要求學生利用搜集到的數學知識解決較為典型的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個人數學理解能力,加深數學學習思維。學生在這一數學課前任務的完成過程中,也有利于激起對于課堂數學知識的思考,提前解決了在課堂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幫助教師更為高效地引入課堂的學習活動,從而使得個人的數學學習注意力能夠有效地被集中在課堂重點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
二、有效創(chuàng)設任務情境,激發(fā)學生探究興趣
教師首先需要利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幫助學生在任務完成之中深化數學知識,提高一定的數學探究能力。學生在初中階段數學學習的邏輯辯證思維都有了一定發(fā)展,但由于數學學習時間緊張,學習任務繁重,難以激發(fā)學生良好的數學學習興趣,從而無法投入到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因此,教師可以通過任務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投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之中,幫助學生認識到數學任務對于個人數學興趣的引導作用,從而使得數學學習欲望能夠在數學情境的思考之中持續(xù)地得以保持,此時學生在數學任務情境的代入思考之中提高了對于數學知識的感知能力并且積極地投入到數學知識的了解之中,為接下來的數學知識應用奠定一定的基礎,也能推動個人在數學課堂學習過程中積極思考教師所提出來的數學問題,加強數學學習效果。
比如,在九年級上冊第二十五章第二節(jié)《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讓學生在任務情境中激發(fā)數學興趣,提高個人的數學分析水平。教師可以根據“隨機事件的概率”這一數學知識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播放麥迪投三分球命中的視頻,讓學生思考“在麥迪投三分球之前,你能否確定他一定會投中嗎?”由于數學知識對于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其邏輯性也較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一定難度,那么教師需要借助任務情境的設置,幫助學生奠定好數學學習的基礎。此時,學生能夠有效進行思考,激發(fā)對于數學知識的好奇心,引起對數學知識的探索欲望,在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fā)之中投入到數學學習的過程之中,也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教師需要帶領學生了解隨機事件的概率相關概念,掌握隨機事件概率的內容,幫助學生獲得數學學習的真實感和體驗感,在情境任務中體會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接下來,教師還可以出示多個任務情境:“沒有空氣,動物也能生存下去;某一天內電話收到的呼叫次數為0;在標準大氣壓下,水在溫度90度時沸騰;一個袋內裝有形狀、大小相同的一個白球和一個黑球,從中任意摸出一個球則為白球?!睂W生基于這一數學任務情境,在草稿紙上進行了判斷,真正地激發(fā)個人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有效設計任務問題,發(fā)展學生數學邏輯思維
在傳統(tǒng)的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以學生為主體,導致所涉及的課堂教學問題,并不能夠引發(fā)學生的學習共鳴,學生無法深入理解數學知識并且運用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梢?,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數學思考習慣,先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數學知識的應用,并且借助一些典型的數學任務問題,推動學生消化數學知識。學生在這一任務問題的思考之中,能夠深入感受數學知識的運用,從而有效激活個人數學學習的思維。同時,教師也需要為學生設計深入式的任務問題,推動學生能夠聯(lián)系個人的實際生活經驗,有效創(chuàng)新運用數學知識,通過任務問題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進一步發(fā)展數學邏輯思維。
比如,在九年級下冊第二十六章第二節(jié)《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由于這一節(jié)課有關于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要求較高,那么教師需要結合初中階段的學生學情為基礎出示不同的數學問題,不斷地深化數學學習思考,從而增強學生個人數學綜合分析能力。因此,教師需要帶領學生通過不同的數學任務問題啟發(fā)個人的思考,從而培養(yǎng)個人數學綜合分析能力。在教學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的時候,部分教師會采取直接呈現二次函數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以任務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更為清晰地掌握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知識,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分析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提問:“我們是怎么研究一次函數y = kx + b (k≠0)這個函數圖像和性質的?”學生回顧了一次函數的知識,回答:“是在正比例函數y = kx (k≠0)的基礎上,通過圖像平移得到一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苯處熢偬釂枺骸澳俏覀冊趺吹玫秸壤瘮祔 = kx (k≠0)的圖像的呢?”學生回答:“可以通過列表法,取盡可能多的點,猜想正比例函數圖像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再用幾何畫板進行驗證,得到這一結論?!碑攲W生提出這一方法的時候,教師還需要引導學生能夠動手實踐,從一般到特殊,先研究? y = ax2(a≠0)的函數圖像和性質,體會:y = ax2(a>0)的圖像是一條拋物線,且拋物線的開口向上,它是軸對稱圖形,它的對稱軸為y軸,在y軸兩側的函數圖像呈現為左降右升(具體單調性為:當x<0時,函數值y隨著x的增大而減?。划攛>0時,函數值隨著x的增大而增大),函數圖像有最低點(頂點),當a>0時,a的值越大,開口越小。
四、利用小組任務活動,啟發(fā)學生探究意識
當教師將任務驅動教學法與初中數學教學課堂結合之后,學生能夠在數學任務的探索過程中經歷完整的數學知識吸收、消化、輸出過程,有效提高個人的數學學習水平和數學分析能力。任務驅動教學法以學生數學綜合素養(yǎng)為培養(yǎng)的重點內容,幫助學生在數學小組學習任務的引導之中自主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構建其主動探究和思考的數學學習系統(tǒng)。因此,教師需要關注學生能否在小組任務活動之中啟發(fā)探究意識,借助和其他學生的合作探究有效激活個人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并且在探索過程中有效發(fā)現個人的數學學習不足之處,進而查漏補缺,彌補不足之處,反思個人在數學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增強數學綜合學習能力。
比如,在九年級下冊第二十七章第二節(jié)《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開展小組任務活動,讓學生能夠充分交流討論,理解相應的統(tǒng)計概念。教師首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情境,幫助學生在日落、日升這一生活情境之中探討地平線和太陽位置關系的變化,由此將這兩種事物抽象成直線和圓,從而為學生引出課題: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并先聚焦直線與圓的關系。接著,教師可為學生安排小組活動任務:“請你們以小組為單位探討一下直線和圓有哪些關系,并且將其以表格的形式進行呈現,在探討的過程中可以將其以圖像的形式進行顯示,使得你的表格變得更為直觀形象?!睂W生在這一小組任務探究的過程中,能夠從不同角度探索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并且留下較為清晰的數學認知,有效消化了這一節(jié)課與圓有關的位置關系數學知識,也在無形之中激活了個人的數學合作能力,并且借助和小組成員的合作提高了數學分析能力。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指教師需要通過為學生下達學習任務,幫助學生在學習任務的引導之中自主進入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并且構建其主動探究和思考的學習系統(tǒng),最終在對個人任務完成結果的檢驗和總結之中獲得提升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而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這一任務驅動教學法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率、高質量的數學學習。教師能夠以數學任務驅動的形式激發(fā)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讓學生在數學任務的驅動下思考數學問題、發(fā)現數學問題背后的深層內涵,進而聯(lián)系生活實際運用所學數學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