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方茗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在教學時重視對學生的素質培育,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fā)展,所以教師要積極發(fā)掘音樂學科的育人功能,并且采用新穎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最終達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效果。
然而,光有教師的指導和教育是不夠的,還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學校要有效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讓家長與教師相互配合。同時,家長也應主動認識到音樂教育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升自身品德修養(yǎng),營造愉悅的家庭教育氛圍,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yǎng),培養(yǎng)孩子正確表達和抒發(fā)自己的情感,促進其健康成長。
一、借助家庭教育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意義
1.幫學生構建健全人格
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完善自己的人格,在這個階段進行情感教育可以有效幫助學生健全自身人格,發(fā)展情感表達能力。學生可以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真實的情感,并學會如何表達自身情感,從而讓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加柔和。所以,教師與家長應共同承擔起音樂教育的責任,教會學生在學習中與他人溝通,提高自己的情感承受能力,并將自己比較消極的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努力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
2.幫學生克服不良情緒
學生面臨作業(yè)及升學壓力,所以會有較多消極情緒。當消極情緒積累到一定量的時候,就容易產生厭學心理,此時學生的情感會非常脆弱,心思敏感,非常不利于其身心健康發(fā)展。而家庭教育可以發(fā)揮自身作用,為孩子創(chuàng)造良好的音樂氛圍,借助音樂開展情感教育,幫助孩子克服不良情緒,學會正視自己的情緒,進而主動排解消極情緒。
3.幫學生激發(fā)學習興趣
音樂能夠提升學生的藝術修養(yǎng)水平。家長在對孩子進行音樂興趣培養(yǎng)時,應采用新穎的教育方法來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學會感受音樂、鑒賞音樂。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音樂課程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特點,合理安排學習形式,逐步轉變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中獲得更多的學習動力。
二、家庭教育中的共性問題
1.對家庭教育指導重點不突出
當下的家庭教育指導只能讓家長掌握一些基本的育兒方法,教師一般只關注學生的安全問題和學習問題,而忽視了對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另外,很多家長認為教育只是學校和教師的任務,自己只要滿足孩子基本的衣食住行需求即可,從而忽視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除了教育理念陳舊之外,很多家長也沒有時間對孩子去進行家庭教育。因此,家庭教育指導應該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革新家長教育理念,幫助家長學會科學育兒。
2.家長與教師的溝通不到位
家庭不僅是學習的場所,也是培養(yǎng)孩子各類素養(yǎng)的地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和諧程度也會影響學生音樂潛能的發(fā)揮。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背負著家長的期望,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得到更全面的發(fā)展,按照自己的意愿給孩子安排了音樂培訓班,卻忽視了他們學習興趣的提升。同時,由于家長與教師溝通不到位,不能及時反饋孩子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導致教師無法及時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更加無法有效指導學生去充分感知音樂的魅力。
3.家長缺乏系統的育兒知識
很多家長對現代化育兒的相關知識不太了解,只會采取傳統的教育模式;也有不少家長有心想學習相關知識或者獲得相關指導,但苦于沒有合適的途徑,這些都導致學生的品德得不到有效培養(yǎng)。家長在面對孩子的行為問題時,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幫助他們改正。此外,生活中還存在隔代育兒的現象,兩代人之間的思想及生活方式的差異,導致他們在育兒方面也存在分歧。一般來說,隔代育兒中溺愛的現象時有發(fā)生,這也不利于孩子音樂潛能的激發(fā)。
三、借助家庭教育提升小學音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挖掘音樂文史知識,滲透愛國主義教育
家長可以陪孩子聽音樂會、看音樂劇,和孩子一起欣賞任何適合其年齡段的音樂。家長還可以深挖音樂文史資料,用生動形象的故事或案例來對孩子進行音樂熏陶,以達到愛國主義教育的目的。因為小學生的家國意識比較薄弱,在音樂教育中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既能夠提升他們的音樂素養(yǎng),也能培養(yǎng)他們的愛國主義情懷。家長可以選取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主題歌曲來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音樂氛圍,深化孩子的家國情懷,達到音樂育人的效果。
在音樂課堂教學中,教師則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學生喜歡的歌曲來進行作品剖析。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主動體會音樂中的情感表達,從而為自身情感因素的激發(fā)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小學人音版三年級下冊《祖國祖國我們愛你》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了解歌曲的創(chuàng)作背景,然后自由發(fā)言,說出自己對該歌曲的感受。接著教師通過播放與歌曲相關的視頻,來引導學生產生愛國情感,繼而提升愛國意識。教師還可以組織實踐活動,讓學生為祖國畫一幅畫,畫出歌曲里的春天,畫出自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通過這種方式來進行學習,能夠有效發(fā)揮音樂的育人功能。
2.營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環(huán)境,提升學生審美能力
營造良好的情感教育環(huán)境對小學音樂實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在進行音樂知識教授的過程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能夠提升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在學習中投入真情實感,更好地詮釋音樂。例如教學小學人音版四年級上冊《小螺號》之前,教師可以指導家長先搜集一些與大海有關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孩子感受大自然的美。另外,家長也可給孩子講一講和音樂家有關的小故事,以豐富孩子的音樂學習體驗。這樣,孩子就能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中體會音樂的情境之美,將音樂中的情感與自身情感相結合,在一步步引導中認識自身的情感變化,提升自身審美能力。
四、結束語
要想借助家庭教育提升小學音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教師要讓家長認識到培養(yǎng)孩子音樂素養(yǎng)的重要性,努力為孩子營造輕松和諧的家庭教育氛圍。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多與家長溝通,使其有意識地在日常生活中重視對孩子音樂興趣的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