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麗
【摘要】杠桿作圖題一般情況下以力臂作圖為主,也可以和其他作圖題相結合進行考查,中考中基本上包括:已知力的方向畫力臂、已知力臂畫力的示意圖、最省力示意圖的作圖、力臂和其他力的綜合等,本文主要對杠桿作圖進行分類解讀.
【關鍵詞】杠桿;分類;作圖
對于杠桿的學習,學生普遍感到力臂的畫法是很困難的,其實對于力臂的畫法主要掌握相應的方法和程序即可,特別是對杠桿的七要素要有深入的了解,然后掌握畫力臂的方法,杠桿作圖也就迎刃而解了.
解讀力臂是點到線的距離,而不是支點到力的作用點的距離.實際上,杠桿的力臂就是一條垂線段,就是數(shù)學上的點到直線的距離.
首先介紹畫力臂的方法:
(1)在杠桿上確定支點的位置:即杠桿繞著轉的點即為支點.
(2)畫力的作用線:沿力的方向所畫的直線,一般用虛線表示,也就是把力的方向兩邊延長即可.
(3)畫出動力臂或阻力臂:就是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作垂線,即點到線的距離.
(4)標符號:標出垂直符號、大括號(支點和垂足之間)、力臂符號.如圖1所示.
用簡單一句話概括:一找支點、二畫線、三連距離、四標簽
其次介紹最省力示意圖的畫法:
解決杠桿平衡時動力最省力的問題時,要根據(jù)杠桿平衡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進行分析判斷,這類問題一般都是“阻力×阻力臂”為不變值,若要使動力最小,必須使動力臂最大,當支點與動力作用點的連線作為力臂,此時力臂最大,因此動力就最小,所以解決最省力示意圖時關鍵是找到最大動力臂.
(1)確定杠桿上的支點;
(2)在杠桿上找一點,使這點離支點的距離最遠;
(3)連接該動力作用點和支點作為動力臂;
(4)過動力作用點做動力臂的垂線;
(5)根據(jù)逆順原理來確定動力的方向.
例題探析
視角1已知力,作力臂的作圖
例1(2022·四川成都)如圖2是小蘭在練習“斜身引體”項目時的情景.把人體視為杠桿,O為支點,動力等效為F1,請畫出F1的力臂l1.
分析此題是是畫動力F1的力臂,已知給定支點O,做動力的作用線,即把動力F1沿力的反方向延長,然后過支點O作動力F1作用線的垂線段,標出垂直符號和大括號及力臂符號l1,如圖3所示.
點評對于力臂的作圖可以根據(jù)具體的程序進行按步驟進行,但值得注意的是虛線、符號的標出、括號包含的部分為力臂.
例2如圖4所示的杠桿中,已知動力F1和阻力臂l2,請你作出動力臂l1和阻力F2.
分析此題是給定力臂作力的示意圖,此時要很好地理解力臂的定義及要素的含義,根據(jù)視角一的方法可以輕松作出動力臂,即過支點O作垂直于F1作用線的垂線段為動力臂L1;作阻力時,可以過L2的末端端點即力的作用點,作垂直于杠桿的阻力F2.
答案如圖5所示
點評對于此類問題屬于力臂畫法的逆向思維,值得注意的是要重點標出力的作用點,即動力作用線與杠桿的交點,另外注意箭頭的標出和力符號的標識.
視角2作最省力示意圖
例3(2022·江蘇蘇州)在圖6中畫出杠桿的阻力臂l,并在A點畫出使杠桿靜止在圖示位置的最小力F.
分析此題要根據(jù)最省力示意圖畫法的程序去完成,支點O已經(jīng)給出,重物向下的拉力為阻力,根據(jù)力臂的畫法,過支點做阻力作用線的垂線段即為阻力臂l;在畫最小動力時,首先在杠桿上找到離支點最遠的點A,然后連接支點和動力作用點OA作為動力臂,此時動力臂最大,過A點作OA的垂線,由于阻力相對于支點O是順時針,因此動力相對于支點O是逆時針,因此垂直向上.即從A點垂直O(jiān)A向上畫出F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
點評此類問題還是比較容易完成的,容易錯的地方是動力的方向的確定,也是學生易忽視的地方,包括力的符號易被忽略.不要弄錯,要做到嚴謹細致.
結語
總之,與杠桿有關的作圖雖然被認為是初中作圖的一個難點,但只要準確地掌握相應的作圖方法,嚴謹有序地按步驟完成,就可以輕松地解決這一難題.
參考文獻:
[1]圣建峰.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途徑探析[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22(20).
[2]方麗花.初中物理體驗式教學模式探討與案例分析[J].物理之友,2022(06).
[3]褚宇.提升初中物理學習方式有效性的實踐策略[J].江蘇教育,20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