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晨巍
某同學通過觀察菜豆和玉米種子的形態(tài)結構,得出了以下結論,其中正確的是()
A.菜豆種子的主要結構是子葉,玉米種子的主要結構是胚乳
B.菜豆種子有胚和種皮,玉米種子沒有種皮
C.滴加碘酒的玉米種子縱剖面,其種皮和胚未被染成藍色
D.在菜豆種子的“豆瓣”上滴加碘酒,變藍的結構是子葉
幾日前,我遇到上述這樣一道題,在C、D間徘徊后,我最終選擇了D。我當時選擇的理由很充分:子葉可提供營養(yǎng)物質,淀粉含量肯定多,它不變藍誰變藍?可結果卻出乎我的意料——正確答案是C。
后來我上網(wǎng)查找資料,網(wǎng)上的說法不一,有的說豆類子葉中含淀粉,有的說不含淀粉,有的說豆類子葉中富含脂肪和蛋白質。疑惑中我詢問了老師,老師建議我用幾種雙子葉植物做實驗尋找答案——實踐出真知嘛!
也對,眼見為實!家中有現(xiàn)成的黃豆,我將其泡發(fā)后決定試試。將碘酒直接滴在黃豆的豆瓣上,什么反應都沒有。把豆瓣用針尖劃幾下再滴碘酒,會看到淺淺的顏色,但靜置30分鐘后,豆瓣上只剩下劃痕,一點顏色也沒有了。這個結果跟我最初的想法大相徑庭。
豆子的子葉中真的不含淀粉嗎?我有些懷疑。是不是沒用題目中菜豆的緣故?是不是黃豆的豆瓣太小了?是不是所用黃豆是泡發(fā)的,導致結果不準確?我不甘心,打算再做實驗。
這次我準備了黑豆、新鮮菜豆、花生、綠豆、南瓜籽、紅豆。用同樣的方法(通過給豆瓣直接滴碘酒和用針尖劃幾道劃痕再滴碘酒的方式)做實驗,觀察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現(xiàn)象如下:
1.黑豆的豆瓣幾乎沒有變化。
2.紅豆、綠豆與之前黃豆的實驗結果基本相同,變色的部分較黃豆更淡。
3.新鮮菜豆未被針尖劃過的豆瓣沒有變化,被針尖劃過的豆瓣劃痕處顏色較深。靜置10分鐘左右,較深的顏色消失不見。
4.花生、南瓜籽豆瓣的劃痕處沒有變色。
實驗的結果很直觀,我并沒有看到期待中的藍色,這說明答案的確是C。當我?guī)е鴨栴}去探索時,發(fā)現(xiàn)生物學習其實并沒有那么枯燥,有時還會有驚喜。(指導老師: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