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維持良好的家庭關系,需要一半付出、一半接納。
接納父母的給予,是一種孝順。一位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春節(jié)回家的故事:他從老家返程時,父母為他準備了許多特產(chǎn)??粗鴭寢屚嚴锊煌5匕釚|西時,他說:“肉不用這么多,我吃不了,放著會壞的;這些米啊油的就不帶了,超市里都能買到……”媽媽見他不停地說,一聲不響地回屋了。
一旁的父親說了一句話深深觸動了他:“孩子,你看你現(xiàn)在出息了,父母老了,這些小東西也是我們的一點兒心意……”他心中一驚,曾經(jīng)為孩子遮風擋雨的父母,很怕孩子不再需要自己。接受父母的給予,讓他們延續(xù)“愛你”這件事,也是一種孝順。
接納伴侶的付出,是一種親密。親密關系里,如果一方總是一味付出,難免會委屈。幸福的婚姻從來不靠單方面付出來維系,敞開心扉坦然接納被愛,才能讓感情溫暖綿長。與愛一樣,被愛同樣是一種能力,但我們常常只關注前者而忽略后者。承認自己的需求,全心全意感受被愛,我們在一段關系里才是舒展的,才能獲得真正的安全感。
接納孩子的愛,是一種成全。成為父母后,我們總覺得愛孩子就是不停地給予,但學會接納,在親子關系中也是不可或缺的。從今天起,孩子向你表達關心和幫助時,應大方地接受,真誠地表達喜悅、欣慰和對孩子的贊賞,接受孩子對自己的付出。如此,父母與孩子才能建立深層次的聯(lián)結,增進親子關系。
(澎湃新聞網(wǎng)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