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波
模仿是人類的一種天性。學生在習作起步階段是離不開模仿優(yōu)秀作品的。下面就以教材為例,談談如何教學生在模仿中獲得習作能力。
一、模仿選材,解決“寫什么”的障礙
學生習作起步最大的障礙就是“寫什么”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起步就成功了一半。
三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習作要求學生寫日記,什么樣的內(nèi)容可以寫成日記?對于剛開始習作的學生來說“懵”是肯定的。于是教師充分利用本單元的所有課文,讓學生明白日記沒有那么高深莫測,就是將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下來。
“像杜牧、葉紹翁、蘇軾將自己晚上在山間行走看到的景色、對劉景文想說的話寫下來就是日記。《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聽聽秋的聲音》都是寫自己在秋天看到的景、聽到的聲音,作者眼里秋天的雨是有顏色的,其實秋天的風也有顏色。模仿這篇課文,以《秋天的風》為題寫下自己的日記吧。”瞧,在模仿中學生就解決了“寫什么”的問題了。
二、模仿結(jié)構(gòu),解決“怎樣寫”的難題
一篇好的習作,不僅要有內(nèi)容,還需要一個支架撐起整篇文章,這個支架就是結(jié)構(gòu)。雖然概念性的表述不需要學生知道,但拿到一篇習作知道如何開頭,中間該寫什么內(nèi)容,如何結(jié)尾,學生必須明白。
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要求學生將觀察到的事物選擇一種寫下來。不管學生寫的是哪種事物,都可以模仿《我家的小狗》《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那樣開頭直接點明自己要寫的事物,養(yǎng)成“入題快”的好習慣。中間可以結(jié)合自己眼睛看到的形、色,手摸到的感覺,鼻子聞到的味道進行分段描述。結(jié)尾可以模仿《搭船的鳥》那樣寫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模仿《金色的草地》那樣抒發(fā)情感,還可以如兩篇習作例文那樣自然結(jié)尾。
習作結(jié)構(gòu)相當于蓋房子的框架,框架打好房子也基本成型。所以,學生習作起步階段要充分利用課文這個例子,在模仿中架構(gòu)起自己習作的支架,從而解決“怎樣寫”的難題。
三、模仿語言,解決“寫清楚”的苦惱
如何將自己筆下的事物寫清楚,是處于起步階段的學生十分苦惱的問題,如不解決,將在相當長的時間里成為他們習作路上的絆腳石,成為提高學生習作能力與水平的羈絆。因此,在習作起步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將自己筆下的事物描寫清楚,最直接的方法還是借鑒、模仿。
當教師提醒學生可以以《秋天的風》為題寫日記時,學生在寫秋風也是有顏色的時就可以模仿《秋天的雨》第2自然段來寫:“秋風帶著五彩斑斕的顏料來到了果園里,它舉起手中的顏料瓶輕輕一吹,銀杏樹葉就變黃了……”
在學生語言比較匱乏的起步階段,模仿語言能很好地解決寫清楚的問題,教師再鼓勵學生大量閱讀,假以時日學生就可以由模仿走向創(chuàng)造。
四、模仿修辭,解決“寫生動”的困惑
“寫生動”是“寫清楚”的進階,也是很多學生談之色變的攔路虎,特別是習作里談及自己心情的時候常以簡單的“真美”“好開心”概述之。恰當?shù)剡\用修辭,可以使自己的文章更生動。
四年級上冊《陀螺》一文里有一個句子:“……快樂像過冬的燕子一般,飛到一個誰也看不到的地方去了?!痹谧髡叩难壑?,快樂像一只能給大家?guī)頊嘏禾斓难嘧?,那悲傷、憤怒、焦慮分別像什么?模仿例句,悲傷像陰霾,憤怒像火,焦慮像令人抓狂的猴子。
模仿,在習作起步階段運用得當,就能成為開啟習作教學的金鑰匙,從而打開學生習作的大門,學生的習作之路也將越走越寬,越走越遠。
(作者單位:湖北鄖西縣實驗小學)
責任編輯 劉 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