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紅艷
教育隨筆一:我在躲雨呢
葡萄2歲10個月了,非常喜歡玩想象游戲。
這天中午,剛準備好午飯,我發(fā)現(xiàn)葡萄不見了。我急聲呼喊:“葡萄,你在哪里呢?”“我在這呢!”一個稚嫩的聲音回應我。低頭一看,葡萄躲在一張折疊桌下看著我。高高懸起的心總算放下了(生怕發(fā)生危險),我微笑著走過去,問:“你在桌底下干什么呢?”葡萄睜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睛說:“下雨了,我在下面躲雨呢!”我愣了一下,隨即明白她這是在玩游戲。
這幾天經(jīng)常沒有預兆地突然下雨,外出散步時,常常因為沒帶雨具而就地躲雨,我想應該是這些生活經(jīng)驗誘發(fā)了葡萄的“躲雨游戲”。于是,我很配合地說:“是呀!雨下得好大,瞧,雨水都漫過了你的腳丫了(我看到她光著腳踩在地板上),來墊一塊石頭吧!”說著我拿起一塊泡沫墊放在了她的腳下,她很高興地踩在了泡沫墊上。
我把飯盛好放在桌上,眼下得想一個辦法讓她吃飯才行,要不然飯就涼了。我走到葡萄身邊說:“哇,雨真是越下越大,溫度也越來越低?!边呎f邊做瑟瑟發(fā)抖的樣子,葡萄也學著做同樣的動作,嘴里還嘟囔著:“好冷呀!好冷呀!”“要不我們先吃點熱飯熱菜暖和一下怎么樣?”我順勢說道。葡萄說:“好呀!好呀!”然后邊說邊從桌子底下爬出來和我一起來到餐桌吃飯。平時吃飯不算快的葡萄不一會兒工夫就把飯都吃完了。
這個案例中,我一直沒有打斷孩子的想象游戲,還非常配合地和她一起玩。在充分尊重孩子游戲主體地位的基礎上,以游戲者的角色加入她的游戲,在創(chuàng)設的游戲情境中,潛移默化地進行了教育引導。因為擔心葡萄光腳踩在地板上著涼,借助“墊石防寒”的游戲設計,完美實現(xiàn)了用泡沫墊隔涼的目的;為了既不打斷葡萄游戲的興致,又能好好吃飯,巧設“進餐御寒”的游戲情境,成功引發(fā)了孩子的共鳴,引導孩子順利吃完了飯。兒童的精神是游戲的,滲透在她的全部生活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兒童的游戲精神,同時寓教育于生活,為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保駕護航。
教育隨筆二:風在演奏交響樂
國慶節(jié)后,葡萄3歲了。這幾天降溫,晚上風特別大,發(fā)出刺耳的嗚嗚聲,讓人不禁心生恐懼。我走進臥室看見葡萄蜷縮成一團躲在被窩里,真是既好笑又有些擔心。葡萄發(fā)現(xiàn)我來了,急忙摟住我的脖子說:“媽媽,我怕?!蔽遗牧伺乃f:“你怕風的聲音是嗎?”她點點頭。為了安撫她的情緒,緩解她的恐懼感,我一邊緊緊摟住她,一邊迅速想辦法。
最好的教育往往源于自然,這個自然既包括帶來愜意的春暖花開,也包括讓人不適的北風凜冽。教育者要結(ji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恰當?shù)慕逃龑?,幫助他們正確面對大自然的萬物。想到這里,我對葡萄輕輕地說:“讓我仔細聽一聽這風聲像什么?!蔽艺f著就模仿發(fā)出“嗚嗚——”的聲音,葡萄也學起我來。我說:“嗚嗚的聲音像不像火車鳴笛的聲音呢?”正在這時陽臺上的門發(fā)出了 “咣當咣當”的聲音,我突然靈機一動把模仿的聲音變成“嗚嗚——,咣當咣當——,嗚嗚——,咣當咣當——,嗚嗚”,葡萄也有模有樣地模仿著。我略顯神秘地對葡萄說:“這是風婆婆正在演奏交響樂呢,樂曲的名字叫《火車進行曲》,咣當咣當就是火車在前進?!?/p>
“我們和風婆婆一起演奏吧,嗚嗚——,咣當咣當——,嗚嗚——,咣當咣當——,嗚嗚?!边@時的葡萄明顯沒有剛才害怕了,開始興奮起來,不停地拍手說:“太好玩了,太好玩了!”不知不覺我們玩累了,聲音越來越小,早已忘記了風還在外面嚎叫肆虐,再后來就只聽見葡萄均勻的呼吸聲。
案例中,葡萄像大多數(shù)的小朋友一樣害怕狂風的聲音,尤其住在高樓,這聲音聽起來確實讓人膽戰(zhàn)心驚。為了緩解葡萄對狂風的恐懼,我并沒有只是說“不要怕,不要怕”,而是采取了讓她能夠接受的游戲方法。我們一起認真傾聽、天馬行空地想象,引入“風婆婆”的游戲角色、《火車進行曲》的韻律設計和進行曲的模擬演奏現(xiàn)場,成功化解了葡萄心中對狂風肆虐的恐懼。
教育隨筆三:我要收拾玩具
葡萄3歲2個月了(還沒有上幼兒園),這天早晨,她吃過早餐就自顧自地去玩玩具了。趁這個空當,我趕緊走進廚房開始收拾餐具。結(jié)束后才發(fā)現(xiàn)葡萄正在收拾玩具。我安靜地坐在遠處,仔細觀察她的行為。只見葡萄把積木放進了收納箱,把雪花片放在了小筐里,把磁力片放到了小盒子里……看著還在認真工作的葡萄,我在感嘆生命神奇的同時,忍不住夸贊道:“哎呀!葡萄真厲害,把玩具都送回它們自己的家了?!逼咸岩哺胶椭骸拔姨珔柡α?,把它們都送回家了,我還要把其他玩具送回家……”說著葡萄又忙活起來。
不一會兒,爺爺來接葡萄去他家,可看葡萄遲遲沒有要走的意思,忍不住說:“你不走,我走了?!逼咸汛鸬溃骸盃敔斈阕甙?,我要收拾玩具?!睘榱松习嗖贿t到,我急中生智說:“葡萄,爺爺家有許多樂高積木需要你去收拾,爺爺接你就是讓你去把它們送回家的,不要讓它們等著急了?!逼咸淹蝗婚g就像接到重要任務一般說:“好的,我馬上去收拾?!比缓蟠骱每谡?、帽子、圍巾和手套,興沖沖地就跟著爺爺走了。
晚上我下班到家,葡萄也從爺爺家回來了,見到我第一句話就是:“媽媽,我把爺爺家的玩具都收拾好了?!被蛟S當時,我只是非常功利地想把葡萄哄到爺爺家,不耽誤自己上班,而葡萄卻是帶著無比的真誠和熱情去完成收拾玩具的任務,想到這我不禁有點愧疚。過了一會兒,緩過神的我才對葡萄說:“你真是太棒了,可以完成收拾玩具的任務了,以后我決定讓你完成更重要的任務,你可以成為媽媽的小幫手了?!逼咸雅d奮地說:“太好了,我可以成為媽媽的小幫手了?!?/p>
案例中,我及時捕捉到了葡萄收拾玩具的偶發(fā)行為,并在認真觀察一番后,具體描述并夸贊了其“幫玩具回家”的行為,讓其大受鼓舞,對收拾玩具這一行為產(chǎn)生了強烈的積極性。根據(jù)埃里克森的人生發(fā)展階段論,3歲左右的幼兒正處于應對主動與內(nèi)疚的發(fā)展時期,如果成人能夠認可且支持他們所從事的游戲和智力活動,將有助于他們發(fā)展出更多的主動性、積極性。因此,當幼兒做出正向行為時,成人不僅要及時認可、回應,還要為其創(chuàng)造“有準備的環(huán)境”以生發(fā)、強化更持久的正向行為。
教育隨筆四:奶奶,我還想再睡一會兒
葡萄3歲6個月了,因為是下半年出生的,所以至今還沒有上幼兒園。
與以往不同,今天(周一)早晨,葡萄遲遲沒有起床,睡得酣甜。由于我要忙著做早餐并趕去上班,來不及照顧葡萄起床,就委托奶奶進屋幫忙。誰知沒一會兒屋里傳來葡萄的哭聲,還夾雜著用腳砸床的聲音。我走進屋一看,原來是奶奶在床邊不停地催促葡萄起來穿衣服,而葡萄則雙眼緊閉,邊哭邊往床的里側(cè)滾去,還不時用腳使勁砸床,如此反復了好幾次。
我知道葡萄是還沒睡飽,就對奶奶說:“您先出去照顧老大吧,這邊交給我!”我輕輕地坐在床邊,溫柔地拍拍葡萄的后背小聲說道:“是不是還沒睡夠呀?奶奶已經(jīng)到客廳去了?!逼咸淹V沽丝奁?,只見她閉著眼睛不住地點頭,并用一只小手抓住了我的胳膊,像是抓住了救星一樣。我又小聲地說:“想讓媽媽陪著你睡是嗎?”葡萄依舊閉著眼睛,抓著我,點點頭?!翱墒菋寢屢ド习嘌剑@樣吧,我把早餐端過來吃,再陪你一會兒好嗎?”我繼續(xù)輕聲說道。她松開了手,我明白這是她的妥協(xié)。我一邊吃早餐,一邊握著她的一只手,她沒有再哭鬧,不一會兒就又聽見她微微的鼾聲響起。我躡手躡腳地走出了臥室,并囑托奶奶不再催她起床。后來,據(jù)奶奶講,葡萄那天九點鐘才起床,但一整天都很快樂。
在上述場景中,每位參與者的心理狀態(tài)和行為出發(fā)點都有所不同。主人公葡萄還沒睡醒,雖然被奶奶抱起小便,但依然處于迷迷糊糊漸漸入眠的狀態(tài)。后被奶奶不停地呼喚穿衣起床,故變得煩躁起來,并以翻滾身體、哭鬧和用腳砸床表示反抗。奶奶依照慣例,認為到了葡萄該起床的時間,且小便后差不多也醒了。加之,奶奶可能是為了完成我委托她的任務,才不停地呼喚葡萄起床穿衣,并未站在葡萄的角度考慮問題。當我介入時,我選擇先了解情況,再主動承擔安撫任務。我快速理解并平和地接納了葡萄的負面情緒和行為,沒有因為可能耽誤上班而急躁起來,更沒有批評和指責,而是安撫她繼續(xù)入睡。也許正是這份同理心使然的不再催促和在旁陪伴,讓焦躁不安的葡萄慢慢安定下來,有了充分的安全感,并能夠很快再次入睡。
家庭教育絕非一句空話,不能敷衍了事,更不是僅憑家長的感性經(jīng)驗或慣例就能做好。作為家長,應當深刻認識到自身不可替代的養(yǎng)育職責,保持終身學習的態(tài)度,堅定“尊重兒童的主體性,承認兒童期的獨特價值”的現(xiàn)代兒童觀。正如王陽明所言:“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痿。”尊重并順應兒童游戲的天性,理解并適當滿足其真實需求,科學開展早期保教,真正做到“蒙以養(yǎng)正”,這才是兒童之福、家庭之福、社會之福乃至國家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