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燕秋
怎樣才能擁有和睦友好的鄰里關(guān)系?孔子在兩千年前就給出了答案。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冬天發(fā)生的兩條新聞事件:
2022年11月7日,陜西省商洛市商州區(qū)發(fā)生一起故意殺人案。犯罪嫌疑人王某良因一棵櫻桃樹引起的鄰里糾紛行兇,致7死2傷,本人也在作案后跳河自殺。
2022年11月8日,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qū)某小區(qū),因兩家的孩子在幼兒園打架,被打男孩的家長魯某某帶著孩子上門興師問罪,掌摑另一家的男孩,其爺爺也在拉扯中骨折。事后,魯某某受到法律制裁。
很抱歉,在辭舊迎新的大好日子提這兩樁糟心事??墒牵热羲鼈兡軉拘盐覀儗︵徖镪P(guān)系的新認知也是非常值得的!
兩千多年前,孟子說:“鄉(xiāng)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則百姓親睦?!痹诠糯?,共處一井田的鄉(xiāng)親們,平日里出入友愛,患難時共同守護,疾病來了互相護持,才有了親近和睦的鄉(xiāng)鄰關(guān)系。從古至今,中華民族都非常重視鄰里關(guān)系?!扒Ы鹳I戶,八百買鄰”“遠親不如近鄰”“鄰里好,賽金寶”等金句比比皆是。我們祖先早就知道,只要鄰里和睦、團結(jié)友愛、守望相助,何愁不能防御盜賊、戰(zhàn)勝意外災(zāi)害?
睦鄰友好不僅是古時農(nóng)耕文明下的生存之道,更是今日提升生活幸福指數(shù)的綠色通道。
我家的鄰里關(guān)系仿佛是夢中桃花源
小時候,我住在農(nóng)村。至今記得小時候生病的情景:東家大嫂送來雞蛋餅,西家大娘送來母雞湯,南邊的大嬸送來糖三角,北邊的姐姐送來荷包蛋……都帶著熱氣兒。因為這些關(guān)愛,我的病頓時好了許多。農(nóng)忙的時候,家人會把我寄放在鄰居家。我?guī)湍贻p媽媽們逗小孩兒,她們護我安全,提供免費午餐,還會給我洗頭、扎小辮兒。
不僅樂受,我們也樂施。誰家孩子上學交不起學費,爸爸總會慷慨解囊;誰家孩子學習成績不好,他總會悉心輔導。免費“小課桌”,我家早就有了。媽媽是裁縫,經(jīng)常免費為鄰居們縫縫補補,還用一年積攢的花布頭給鄰居家的孩子們做新衣,立春時縫制“春雞”。
那時候,鄰里之間也會因為一棵石榴樹、一架葡萄藤而起糾紛,但是街坊四鄰大人小孩前來相勸,沒有語言暴力,矛盾即時化解,皆大歡喜。
陶淵明在《桃花源記》里描繪了一幅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發(fā)垂髫并怡然自樂的世外桃源景象。因為鄰里和睦,我覺得自己從小就住在桃花源里,直到現(xiàn)在。
長大后,雖然住在城市里,我也自然而然地傳承著睦鄰友好的家風:鄰居生病住院,無人看護,我像陪伴家人一樣精心陪護;鄰居家孩子作文不好,我像教自己的孩子一樣耐心輔導。當然,鄰居也給我提供了很多便利。我出門旅行時,他們幫我料理花草;我心情不好時,他們幫忙排憂解難。我們親密有間,同舟共濟,其樂融融,幸福感爆棚。
每每想到和睦的鄰里關(guān)系,我就感慨,我們活在這世界上,謀生也謀愛,總需要以衣護體??梢源騻€比方,假如和家人的關(guān)系是我們的“內(nèi)衣”,那一墻之隔的鄰里關(guān)系便是離我們身體最近的“外衣”。如此說來,人一輩子能處好鄰居,等于有無數(shù)件舒柔的“外衣”,這難道不是難得的好福氣?
那么,關(guān)于鄰里關(guān)系,孔子怎么看?《論語》里又是怎么說的?
需要主動營造睦鄰友好的鄰里關(guān)系
孔子告訴我們,鄰居是可以選擇的,我們要主動選擇好鄰居?!墩撜Z·里仁》中提到“里仁為美”,楊伯峻先生站在睦鄰友好的角度,把“里仁”解釋為住在充滿仁德之風的地方,把這句話翻譯為:住的地方要有仁德才好。很多人買房時選好社區(qū)、好物業(yè)、好鄰居是沒有問題的。畢竟,良禽擇木而棲,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生活的權(quán)利。同時,我認為鄰里關(guān)系和婚姻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一樣,也需要用心經(jīng)營。
★和睦的鄰里關(guān)系要怎么經(jīng)營
我們常說,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是相互的:你善待他人,才會被人善待;被人善待,繼而會更善待人。我們要主動對鄰居好,好善樂施,有施才有得。孔子也是這樣認為的:
《論語·雍也篇》6.5 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子曰:“毋!以與爾鄰里鄉(xiāng)黨乎!”
原思是孔子的學生,字子思。宰是家宰、管家的意思。這句話可翻譯為:原思做了孔子家的總管,孔子給他小米900斗的報酬,他推辭不要??鬃诱f:“不要推辭!多余的就給你的鄰里鄉(xiāng)親吧!”這句話既反映了孔子處理錢財?shù)膽B(tài)度,也彰顯出他倡導的鄰里相處之道:自己有所富裕,便要去周濟鄰里鄉(xiāng)親中窮困的人,施予財、施予愛。
★遇到不喜歡的鄰居怎么辦
民間還有句老話叫“搬不走的鄰居”,我們難免會遇到不喜歡、看不慣的鄰居,或者原本不錯的鄰里關(guān)系因為利益沖突變得不睦。這時候又該怎么辦呢?強迫自己喜歡做不到,放任自流又很糟糕。沒關(guān)系,《論語》中有妙招:
《論語·里仁》4·25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對于這句話通常的解釋是,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不會孤獨,一定有志同道合的人和他做伴?!边@樣理解對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實在無關(guān)痛癢。為了解決看不慣鄰居的苦惱,今天我們不妨換個角度分析。
《說文解字》對孤的解釋是:“孤,無父也。從子,瓜聲。”本義為沒有父親或父母雙亡的孩子。據(jù)此,“德不孤”就是不止有(我)這一個德(是對的)。再來說“鄰”字,一提到“鄰”,我們往往會想到“比鄰”,其實“比”和“鄰”是兩個不同的詞,“比”是并排,挨得很緊,“小人比而不周”就是這個意思;“鄰”是一前一后,在方位上是相對的關(guān)系。
因此,“德不孤,必有鄰”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道德上不止我這一個是對的,連對立面都在我的包容范圍之內(nèi)。也就是說,我們的德涵蓋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單一的;我們所追求的是一種百花齊放,允許事物保持多樣性、多面性的狀態(tài),并不要求大家都親附和順從于我,以我為中心。
如此理解,我們待人接物的包容度一下子就高了,也沒那么多看不慣了。放在鄰里關(guān)系上,鄰居和我們觀點不同、飲食習慣不同、消費傾向不同、生活方式不同、利益不同……都很正常啊。若能這樣想,你的鄰里關(guān)系就會順暢許多。
★心直口快總是得罪人怎么辦
在鄰里關(guān)系上還有一個突出問題,有些人說:我這人性格太直,特別容易得罪鄰居。自己不愿意改變性格,鄰居又搬不走,仿佛陷入死局。別擔心,從《論語》中可以找到破局的密碼。
《論語·公冶長》5·24 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微生高姓微生,名高,是個以直爽著稱的魯國人。醯(xī)是醋的意思。從字面上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有人向微生高借醋,他到鄰居那里轉(zhuǎn)討一點兒來給人,孔子不因此認為他性情直爽。這樣直譯沒有錯,但理解起來卻很吃力,就問你一個問題:到底微生高該不該幫別人借醋呢?回答該或不該好像都不對。
所以,它是很值得推敲的。既然這句話的核心是“直”,那我們今天就從“直”入手探討。
《左傳·襄公七年》中寫道:“正直為正,正曲為直?!薄爸薄笔呛汀扒毕鄬Φ母拍睢N覀儜T常對直的理解是快、不經(jīng)思考、不過腦子,這是口快,并不等于心直。相反,口越快,內(nèi)心往往越逼仄。我們可以往深里想一層:微生高自己明明沒有醋,為什么沒有向?qū)Ψ街毖韵喔??這個行為背后可能有恐懼、虛榮心等很復雜的心理。所以,雖然他的行為直來直去,孔子卻不認為他性情直爽。
同樣,我們說話做事太快,不經(jīng)思考,只顧自己省勁兒,因為言語不謹慎而得罪鄰居,自己并非沒有責任。不能因為自己有話就說,想說什么說什么就給自己發(fā)放一張免責金牌。
綜上所述,孔子真不愧是新時代鄰里關(guān)系的促醒者。假如我們能及時意識到睦鄰友好的重要性,并按照《論語》中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矯正認知、調(diào)整行為、重塑家風,那么在新的一年里,幸福感、獲得感和滿足感都會大幅提升。千家萬戶幸福了,各個社區(qū)和睦了,和諧的民風、社風也會由此蓬勃發(fā)展,發(fā)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