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麗
二十四節(jié)氣中,驚蟄是一個既生動又傳神的節(jié)氣。一聲驚雷,驚醒了冬眠的蟲蟻。從驚蟄到春天,只有一只蟲子的距離,對于春天而言,卻是故事的開始。
在古代,驚蟄分為三候: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黃鸝)鳴,三候鷹化為鳩。這時,桃花紅了,李花白了,黃鶯開始了清脆的鳴啾,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寫道:“萬物出乎震,震為雷,故曰驚蟄。是蟄蟲驚而出走矣?!笔聦嵣?,驚蟄時,昆蟲是聽不到雷聲的,季節(jié)的步履走到春天,氣候漸暖,地氣升騰才是讓它們結(jié)束冬眠,爬出地表的緣由。
“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guī)兹臻e,耕種從此起。丁壯俱在野,場圃亦就理?!表f應(yīng)物的詩里是淅淅瀝瀝的春雨和劃過天空的滾滾春雷,冬眠在地下的小動物紛紛打著哈欠出巢,柳芽在暖風(fēng)中搖動,鶯飛草長,大地回暖,雨水增多,經(jīng)過一冬休養(yǎng)生息的壯勞力開始了田間的耕作。
驚蟄時節(jié),少不了春雷。陶淵明寫詩:“仲春遘時雨,始雷發(fā)東隅。眾蟄各潛駭,草木縱橫舒。翩翩新來燕,雙雙入我廬。”仲春時節(jié),春雨應(yīng)時而降,春雷敲響春天的序曲,翩翩飛回的燕子成雙成對地回到舊居。
唐代賈島寫詩《義雀行和朱評事》:“玄鳥雄雌俱,春雷驚蟄馀。口銜黃河泥,空即翔天隅?!斌@蟄來了,兩只鳥兒口里銜著黃河的泥土,在天空飛來飛去,一天都沒有回來休息,兩只雀雖然小小的,為了養(yǎng)育幼鳥卻如此仁義,令我們真是自愧不如。
陸游在《春晴泛舟》中寫道,春天來了,人即便老了,也應(yīng)有勃勃生機,借驚蟄來表達自己的愿望。張元干的詩句:“老去何堪節(jié)物催,放燈中夜忽奔雷。一聲大震龍蛇起,蚯蚓蝦蟆也出來?!币彩钦f垂暮之人在春雷聲聲中也會精神振奮。
天地間繁衍生息的鳥獸,借大自然賦予的靈性,鳴出清新婉轉(zhuǎn)的春謠。驚蟄時出現(xiàn)蟲鳴,宋代范成大寫道:“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鳩鳴怒,綠楊風(fēng)急?!崩茁曤[隱的驚蟄時節(jié),綠楊隨風(fēng)飄揚,天將欲雨,鵓鴣聲聲,其鳴甚急。劉方平寫詩《月夜》:“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膘o謐的月夜,新出土的蟲鳴聲清脆,萬物復(fù)蘇。古詩里有著一幅幅詩情畫意的驚蟄鳥鳴圖。
驚蟄時節(jié),天氣依然寒冷。宋代蕭漢杰作詩《菩薩蠻·春雨》:“春愁一段來無影。著人似醉昏難醒。煙雨濕闌干。杏花驚蟄寒。唾壺敲欲破。絕叫憑誰和。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讓人愁苦的事情來無影去無蹤,而我卻沉浸在半醉半醒之間。春天的蒙蒙細雨打濕了欄桿,又到了一年的驚蟄,杏花初綻,天氣依然讓人感到微微的寒意。唾壺幾乎要被我敲破,大聲呼叫也沒有人應(yīng)和。詩人內(nèi)心百無聊賴,心底有著深深的哀痛。最后一句令人懸想:“今夜欠添衣。那人知不知?!鼻擅畹攸c出了此時的心情,原來詩人內(nèi)心有著思念與牽掛,而地處遠方的那個人究竟是誰呢?
從遠古至今,一撥一撥的人走在趕往春天的路上?!绑@蟄過,暖和和,蛤蟆倉庚唱山歌?!币皇资状呵么蟮鼐G了,花兒紅了,人更精神了。驚蟄,生命開始萌芽的時節(jié),它穿越似水的流年,將芳菲鋪滿春意盎然的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