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宏
鄉(xiāng)下天黑得早,太陽西墜,暮色低垂,鳥兒歸巢,雞回籠,就入夜了。
天剛黑,世界就暗了,五彩斑斕被黑白取代。走夜路,全憑一星半月,亮光幽幽。不像城市的夜,燈火通明,沸騰如火。
小時候,我生活在農村,電跟牛奶、面包一樣,是稀罕物,只聽其名,不見其物。我七八歲時,電線拉到村外的電排站(抽水用于農業(yè)灌溉)。正因如此,我們村提前十幾年通了電。家家戶戶對油燈棄之不用,掛上燈泡。夜黑時,拉一下開關繩,射出的光亮與如豆的油燈相差無幾。不同的是,油燈暗影在下,電燈陰影在上,電燈光再弱,從各家各戶漏出的那片明也把村子照得亮堂堂的。
電燈光下,書本上的文字跟捉迷藏似的,故意讓人看不清,沒翻幾頁,眼睛酸脹得不行。我的近視就是那時形成的,上初中時無奈地戴上了眼鏡。
兒時的夜真寧靜啊,針掉在地上都能清晰可聞,村外稻田里各類昆蟲嘶叫,傳到耳膜就變成盛大的交響樂。亥時,雞、鴨、貓、狗等家禽家畜已在欄籠里酣眠,幽幽的星月襯得周遭更加寧靜。鄉(xiāng)下人省錢省電成性,早早上床,亥時已經進入甜甜的夢鄉(xiāng)。
亥時,電燈就像變戲法似的,總會在一個不確定的時刻突然增亮。清亮的那一剎那,似乎世界陡然變大。電燈的光明指數“噌”的一下往上躥,看書寫字方便多了,也不那么費眼睛。上了初中物理課,我才知這是峰谷電轉場帶來的效果。
現在想來,這何嘗不是上天對勤于夜讀的人的意外饋贈?
亥時的電燈光照亮一條少有人走的路,星月無語,孤寂相伴。年少時,燈影下的我寂然走在路上,享受一個人的孤獨時光。大地酣眠,小屋溫馨,孤獨的醒者,滿耳的蟲鳴放大了某種別人不曾忍受過的痛苦。那時的電燈光見證了我受過別人未曾受過的苦,付出了數倍于常人的努力,執(zhí)念深深,只盼天明后,看到別人未曾見過的最美日出。鄉(xiāng)下的電燈不忍心繼續(xù)暗著,以更亮的光回報苦痛中掙扎的人、與命運搏斗的人。
美國哲學家富蘭克林說:“只有痛苦才能給人帶來人生教益?!?/p>
年輕時吃過的苦一一化作教益,指向不屈的命運和人生的幸福。
拜亥時電燈光所賜,我終究還是走上一條比電燈更加明亮的人生路,成了那個時代的幸運兒。
人生道路千萬條,從眾也許行得穩(wěn),但前面一定不會有哪怕多一點點的希望和幸福。決然地走上一條少有人行的路,少不了吃更多的苦頭,但每一步都風景獨異?;厥讈頃r路,腳印深深,我感覺站在人生的巔峰。
亥時的電燈光突然亮了,亮的不僅是光,還有追逐的心、不滅的靈魂、昂揚的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