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茜 劉舒南
大冶市人民醫(yī)院兒科,黃石 435100
重癥肺炎是一種兒科常見的急危重癥,也是導致學齡前兒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頻率急促、無力咳嗽、持續(xù)性發(fā)熱及低氧血癥等,極易出現(xiàn)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肺性腦病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fā)癥,對患兒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1-2]。及時和準確評估重癥肺炎患兒的預后對于制訂科學合理的治療措施和改善預后情況均具有十分重要的臨床意義[3]。目前,醫(yī)務人員主要采用急性生理學與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tǒng)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評估重癥肺炎患者的預后情況,但由于存在年齡、慢性健康狀況等因素的影響無法適用于重癥肺炎患兒,而且此項評分系統(tǒng)未涉及到炎癥反應嚴重程度的評估實驗室指標,故臨床應用價值有限[4]。兒童早期預警評分(Pediatric Early Warning Score,PEWS)是一個評估患兒疾病嚴重程度、監(jiān)測病情變化的標準化指標[5-6]。血清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PCT)是判斷細菌感染反應嚴重程度的敏感性實驗室指標[7]。 中 性 粒 細 胞 與 淋 巴 細 胞 比 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則可穩(wěn)定反映機體內多種因素與炎性反應、免疫系統(tǒng)的關系,在評估炎癥感染反應的嚴重程度和評估患者預后方面具有重要的價值[8]。因此,本研究擬探討血清PCT、NLR聯(lián)合PEWS在小兒重癥肺炎預后評估中的臨床價值。
回顧性分析大冶市人民醫(yī)院兒科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間住院治療的87例重癥肺炎患兒病例資料,根據(jù)患兒入院治療28 d后是否出現(xiàn)死亡分為死亡組和存活組。死亡組22例,男12例、女10例,年齡(4.92±1.21)歲;存活組65例,男37例、女28例,年齡(4.83±1.12)歲。
(1)納入標準:均符合小兒重癥肺炎的診斷標準[9];基礎臨床資料無缺失;患兒家屬均簽署治療同意書。(2)排除標準:同時存在其他肺部疾病;治療期間轉院或臨床資料有缺失;合并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并惡性腫瘤疾病或機體嚴重感染反應。
3.1.臨床指標 比較兩組重癥肺炎患兒性別、年齡、住院時間、病程、基礎性疾病、APACHE Ⅱ評分、PCT、PEWS評分、NLR等指標。
3.2.血清PCT表達水平檢測 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入院時血清PCT表達水平。
3.3.NLR計算 采用全自動血生化儀檢測兩組重癥肺炎患兒入院時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淋巴細胞計數(shù),并計算兩者的比值。
3.4.PEWS評分 PEWS評分系統(tǒng)包括行為意識、心血管系統(tǒng)、呼吸系統(tǒng)等3個維度,每個維度評分范圍為0~3分,評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兒的病情越嚴重。
采用SPSS 22.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歸法分析影響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分析聯(lián)合指標的評估價值,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存活組和死亡組在APACHEⅡ評分、PCT、PEWS、NLR等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重癥肺炎患兒預后影響因素的單因素分析
將上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單因素納入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APACHEⅡ評分≥21.53分,PCT≥3.42 μg/L,PEWS≥2.24分,NLR≥4.76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危險因素(均P<0.05),見表2。
表2 87例重癥肺炎患兒預后影響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血清PCT、NLR聯(lián)合PEWS評分評估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曲線下面積(AUC)明顯大于單一指標的AUC(P<0.05),見表3、圖1。
圖1 血清PCT與NLR聯(lián)合PEWS評估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ROC
表3 血清PCT與NLR聯(lián)合PEWS評估87例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價值分析
重癥肺炎好發(fā)于年齡小于6歲的兒童,由于處于此年齡段的兒童自身免疫系統(tǒng)尚未發(fā)育成熟,自身免疫系統(tǒng)防御功能低下,各種致病細菌和病毒侵入機體后極易順利通過呼吸道黏膜屏障保護系統(tǒng),進而嚴重損傷肺組織,患兒的疾病預后相對成年人較差,病死率也明顯升高,故在臨床早期階段準確和及時的評估重癥肺炎患兒的預后情況對于制訂有效的治療措施、降低死亡風險性顯得極為重要[10-11]。臨床采用病原體培養(yǎng)+實驗室檢測步驟繁瑣,耗時過長,肺部影像學檢查則具有明顯的滯后性,重癥肺炎患兒病情發(fā)展速度較快,易錯失最佳的治療時機[12]。近些年,血清學實驗室檢測指標及相關的評分系統(tǒng)在重癥肺炎等急危重癥患者的病情監(jiān)測及預后評估方面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3]。因此,本研究擬觀察血清PCT、NLR聯(lián)合PEWS在小兒重癥肺炎預后評估中的臨床價值。
PCT是一種由機體內甲狀腺C細胞合成和分泌釋放出的小蛋白分子,當臟器組織受到各種致病細菌、真菌及寄生蟲感染的時候,或者出現(xiàn)多臟器生理功能嚴重衰竭的時候,可導致血清PCT表達水平明顯升高[14]。呂迎霞等[15]研究證實,血清PCT可作為診斷膿毒癥最為敏感的實驗室指標,與其他炎癥細胞因子和血常規(guī)分析指標比較,其具有更高的特異度和敏感度,但是否能準確評估重癥肺炎的預后情況、病情嚴重程度等仍存在某些爭議。重癥肺炎患兒是否最后存活與血清PCT表達水平之間存在密切的聯(lián)系,可起到一定的輔助評估作用,從而為指導醫(yī)務人員制訂治療方案提供依據(jù)[16-18]。NLR是一種綜合反映機體內的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之間平衡狀態(tài)的指標,其可較短時間內反映出機體內炎癥細胞的激活活化程度,有助于醫(yī)務人員準確評估炎癥感染反應的嚴重程度,對評估患者的預后情況可發(fā)揮重要的作用[19-20]。此外,NLR還具有檢測步驟方便、醫(yī)療檢測費用低廉、可重復多次檢測等特點,當機體出現(xiàn)炎癥反應時,患兒外周循環(huán)系統(tǒng)表現(xiàn)為中性粒細胞計數(shù)明顯升高,而淋巴細胞計數(shù)明顯降低,NLR則最終明顯升高[21]。PEWS系統(tǒng)則是從患兒的行為意識、心血管系統(tǒng)及呼吸等主要方面迅速評估病情嚴重程度,準確評估預后不佳的急危重癥患兒,有助于醫(yī)務人員在疾病早期階段即制訂出科學合理的救治方案,從而改降低患兒的死亡風險性[22]。任紅梅和單錫崢[23]研究發(fā)現(xiàn),將PEWS系統(tǒng)應用于急診救治需要轉入重癥監(jiān)護室的急危重癥患兒,其評估敏感度為70%,特異度則可高達90%。本研究發(fā)現(xiàn),存活組和死亡組在APACHEⅡ評分、PCT、PEWS、NLR等方面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且APACHEⅡ評分≥21.53分,PCT≥3.42 μg/L,PEWS≥2.24分,NLR≥4.76均為影響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危險因素(均P<0.05),由此推測,血清PCT、NLR、PEWS與APACHEⅡ評分均可作為評估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指標。
本研究進一步繪制ROC分析聯(lián)合指標的評估價值,結果顯示,血清PCT、NLR聯(lián)合PEWS評估重癥肺炎患兒預后的AUC明顯大于單一指標的AUC。由此可知,血清PCT、NLR聯(lián)合PEWS在評估重癥肺炎患兒預后方面具有較好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