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芳
當孩子覺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愛時,內(nèi)心會很沒有安全感,繼而生出許多負面情緒,甚至出現(xiàn)自傷的行為。
一生氣就自傷
12歲的涵涵第一次到咨詢室時,很主動地跟我打招呼,滿臉笑容,看上去很開朗??墒?,涵涵媽媽卻一臉焦急:“老師,這孩子不知怎么回事,一生氣就自己抓自己?!彼Z速很快,一邊說一邊伸手擼起涵涵的袖子給我看。涵涵皺起眉頭,迅速把袖子放下,但我還是看到她胳膊和肩膀附近新舊交叉的抓痕。
初步診斷后,我確定涵涵這是非自殺性自傷行為。非自殺性自傷是指患者沒有自殺意圖,卻有意且重復傷害自己的身體。涵涵自傷快兩年了,媽媽卻是最近才開始重視?!斑@兩年她比小時候懂事多了,主動學習,很少像以前那樣,寫作業(yè)都能哼唧半天。所以,我認為她抓自己只是發(fā)脾氣,從來沒想過是心理問題?!?/p>
我邊聽邊觀察涵涵。她一直坐在旁邊認真地聽著,聽到“心理問題”幾個字時,突然咬著嘴唇低下了頭,似乎不愿意談這個話題。自傷是孩子內(nèi)心非常痛苦而發(fā)出的求救信號,但是,媽媽以為女兒只是在發(fā)脾氣。很明顯,她不太了解女兒的內(nèi)心世界。所以,我判斷,媽媽所說的情況很可能跟涵涵的真實情況不太一樣。于是,我決定把涵涵帶到沙盤室跟她單獨聊聊。
涵涵主動跟我聊起星座。我沒有急著讓她做沙盤,而是認真地聽她說。她先是跟我講不同星座的性格,還跟我聊好朋友的星座,接著說到星座運勢。我被她的一句話觸動了。她說:“命運都是被安排好的,我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一個性格開朗的女孩卻說出這樣消極的話,有些不合常理。
“你說的‘這樣是哪樣?”我抓住話頭想知道多一點兒。但是,她的神情黯淡了下來,也不回答我。過了好一會兒,她還是不說話。我只好試著從傷痕切入,指了指她的胳膊問:“傷自己的時候,痛嗎?”
她沉默了幾秒,捏了捏胳膊,說:“出點兒血,心里就不那么痛了?!?/p>
“從什么時候開始覺得出點兒血心里就不那么痛了?”
“有一次實在難過得抓狂,又不知道怎么辦,只能狠狠地抓自己,抓出血之后,感覺心里似乎更舒服些。從那以后就開始了?!?/p>
一個人只有心理痛苦超過身體痛苦數(shù)倍且無法釋放時,才會選擇用身體痛苦來緩解。這樣的痛苦,涵涵已經(jīng)承受近兩年了。好在她的自傷程度與頻率并不嚴重。于是我采用行為療法對涵涵的自傷行為進行干預,指導她用撕紙巾、捏泡泡球等宣泄方式替換自傷的行為,同時給她做沙盤游戲咨詢,讓她在沙盤游戲里釋放情緒,療愈內(nèi)在。同時我引導涵涵父母正確認識并重視非自殺性自傷行為,指導他們多接納和包容涵涵的情緒。
但是,要想更好地幫助涵涵,還是要弄明白她自傷的真正原因。為什么這兩年的時間里,家人以為她變懂事了,而她卻需要通過自傷才能緩解痛苦?為此,我建議涵涵的父母一起參與接下來的咨詢。為了孩子,他們也都愿意配合。
都是我不夠好
在咨詢中,我了解到:涵涵是獨生女,在重點小學上學,成績中等。為了提升成績,媽媽給涵涵報了很多培訓班。平時,她工作以外的時間也都用來陪孩子學習??伤馊菀捉乖?,一著急就動武,吼罵更是家常便飯。
爸爸很少陪孩子,卻總是責怪媽媽做得不好?!敖毯⒆釉趺茨軇硬粍泳痛蛄R呢?這個孩子遲早要被她養(yǎng)廢?!卑职直г沟馈0职植还芎⒆?,卻把教孩子的責任都推給媽媽,媽媽當然不服氣,因此,兩人經(jīng)常吵架。
“看到爸爸媽媽吵架,你是什么心情?”單獨跟涵涵聊的時候,我問她。
“反正都是我不好唄。我都已經(jīng)習慣了?!?/p>
“那你會做些什么?”
“我就把自己鎖在房間里發(fā)呆,有時躲到床底下。有好幾次都在床底下睡著了?!彼呎f邊呵呵地笑。只是這笑讓人忍不住心疼。
父母吵架,孩子會覺得都是自己的錯,繼而認為自己沒用、不值得被愛。涵涵也不例外。焦躁的媽媽、缺席的爸爸、爭吵不休的家庭氛圍和繁重的學習任務……層層壓力下,涵涵的負面情緒越積越多。這些情緒一直得不到好的疏導,長期郁結于心,最后發(fā)展成通過傷害身體來緩解內(nèi)心痛苦。
自傷雖然沒有自殺意圖,但發(fā)展下去很危險。當用手抓胳膊不能調(diào)節(jié)情緒時,她很可能會采取更激烈的自傷方式,比如用刀片劃手臂、用頭撞墻等。久而久之,她會對自傷逐漸脫敏,產(chǎn)生自殺沖動。
我繼續(xù)用行為療法干預涵涵的自傷行為。慢慢地,她學會了正確表達與宣泄情緒,自傷行為也在減少;與此同時,指導涵涵父母在家時幫助她強化正確表達與宣泄情緒的行為,比如,每當她說出內(nèi)心的真實感受或是用捏泡泡球的方式宣泄情緒時,就及時地給予她獎勵。
我還指導涵涵媽媽自我疏解情緒,引導涵涵爸爸看到妻子的辛苦與付出,多參與孩子的日常生活,建議他們降低對孩子學習成績的關注,給孩子營造一個安全放松的成長環(huán)境,經(jīng)過一段時間咨詢,涵涵的自傷行為得到了有效干預,可是,她對人生的態(tài)度還是很悲觀,經(jīng)常消極地說這輩子就這樣了。每次我想深入這個話題時,她要么不說話,要么轉移話題。我知道這背后肯定有故事,于是試著從她父母那里獲得更多信息。
想變好卻做不到
從媽媽那里,我了解到,涵涵四年級時,曾和爸爸單獨在鄉(xiāng)下生活了一段時間。那年暑假,爸爸生病在鄉(xiāng)下老家休假。涵涵陪著爸爸一起住在鄉(xiāng)下,媽媽則在城里上班。這是涵涵第一次與爸爸長時間單獨相處。從鄉(xiāng)下回來后,涵涵忽然變得懂事了,主動學習和寫作業(yè),脾氣也越來越好。
我問涵涵爸爸當時做了些什么?!半p管齊下。一方面,我讓她跟著爺爺下地干活兒,體驗勞作的辛苦,并告訴她不好好讀書,以后就在鄉(xiāng)下過苦日子;另一方面,我陪她讀了很多怎樣考上好大學的書,幫她樹立榜樣?!卑职趾茏院赖胤窒?。
我判斷這可能不是涵涵變懂事的關鍵所在,因為涵涵現(xiàn)在的成績一直在下降。如果涵涵真的更愿意學習,她的成績怎么會不升反降?
我試著去了解涵涵的想法,可她每次都避而不談。后來有好幾次我都注意到,涵涵在擺沙盤時都選了嬰兒沙具,有時把嬰兒沙具埋進沙子里,有時把嬰兒沙具壓在石頭下,有時把嬰兒沙具扔進柵欄角落里。在沙盤游戲咨詢里,反復出現(xiàn)的類似場景,往往有象征意義。
在一次沙盤游戲中,我看到她又把嬰兒沙具埋在沙子做的墳墓里,于是問她為什么喜歡把嬰兒沙具埋起來。
她說:“我不希望他出來,就算出來了也早點兒死去?!?/p>
“他是誰?”
“我弟弟?!?/p>
涵涵是獨生女,哪來的弟弟?原來,那個暑假她不聽話時,爸爸經(jīng)常威脅她說:“你若再不努力學習,不聽話,我就和媽媽生一個弟弟,不要你了,你愛怎樣怎樣?!?/p>
至此,涵涵忽然變得懂事的真相終于找到:她害怕爸爸真的不要自己,于是變得聽話懂事、主動學習??墒?,內(nèi)心的不安讓她無法真正認真學習。因此,她雖然愿意配合補課、做作業(yè),成績卻不升反降。在這個過程里,她不斷地自我否定,越來越?jīng)]自信,越來越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值得被爸爸愛。
同時,每次看著爸爸責怪媽媽,她就覺得是自己拖累了媽媽。她不想讓媽媽再為自己操心,所以努力控制情緒,一邊裝著愛學習,一邊表現(xiàn)得活潑開朗。難受得沒有辦法,她就只能抓自己,身體痛了,心里就舒服了。
接下來,咨詢重點開始放在幫助涵涵確信被愛與確認自我價值上。我通過家庭沙盤游戲讓爸爸有機會向涵涵表達自己的愛,讓涵涵體會到爸爸永遠不會拋棄她;同時,我建議涵涵父母多陪孩子做她感興趣的事情,比如畫畫、跳舞、運動,鼓勵和陪伴她探索自我;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事務,及時肯定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不斷地幫助她提升自我價值感。
目前,涵涵的咨詢已經(jīng)結束。她愛上了馬拉松,經(jīng)常在比賽中得獎,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自傷行為。涵涵父母的夫妻關系得到改善,家里定期開家庭會議,有什么事情全家商量著解決,一家人幸福感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