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達麗
6歲女兒偷偷親男同學(xué)
Q:女兒上小學(xué)一年級,前不久班主任告訴我,女兒各方面都表現(xiàn)不錯,但最近有好幾次偷偷親同桌男生。我覺得這很不好,拐彎抹角跟女兒說了男女有別,但沒好意思直接說這件事。我該怎么做才好?
A:我一直秉持的觀點是“性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從2歲左右對自己性別的認識到4歲左右性意識的萌發(fā)再到七八歲的男女有別,每一個階段都是性教育的最佳時機。
6歲女孩偷偷親同桌男生,一定是有需求的,最基本的就是對親密的需求。我們所說的“喜歡”就是親密需求表現(xiàn)出來的情感狀態(tài)。孩子內(nèi)心單純,也許她從某些途徑了解到“親一下”是表達友好和喜歡的方式,但又不知道這種方式應(yīng)該存在于什么樣的關(guān)系里。父母去了解一下孩子親同桌的部位,有助于判斷她的需求。如果是臉頰、手,多為“喜歡”的表達;如果是“嘴唇”,則可能是好奇和模仿。
首先,父母可以用讀繪本、講故事等方式大方地給孩子補上“身體有邊界”這一課。讓孩子知道喜歡同學(xué)是很正常的情感,可通過拉手、擊掌和語言表達,也可以通過對方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他等方式來表達。“親一下”是很親密的人,比如爸爸媽媽和孩子之間表達喜歡的方式,而且還要征求對方同意才可以。正面引導(dǎo)不僅是告訴孩子不能“侵犯”別人的身體,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別人也不能隨意去親、摸、碰觸自己的身體。
其次,父母一定要關(guān)注孩子是否通過某種途徑看到了不符合其年齡段的內(nèi)容,比如手機上各類成人化表達情愛的短視頻,尤其是流行的那些土味情話,非常容易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好奇和模仿。孩子玩兒電子產(chǎn)品,切記一定要在成年人的監(jiān)控之下。
父母要克服自己性教育不足帶來的羞恥感。以科學(xué)之名,好好地愛孩子,最終是讓孩子學(xué)會好好地愛自己。
9歲兒子覺得老師整他
Q:9歲兒子回來抱怨,老師給他安排了一個成績很差還愛講話的同桌。他很不開心,覺得老師是因為他數(shù)學(xué)沒考好故意整他的。抱怨歸抱怨,但孩子不讓我出面,我該怎么辦?
A:9歲孩子的想象力天馬行空,尤其是男孩子,喜歡編撰一些離奇、悲慘的故事,如果故事主人公是自己,那就太酷了。這種感受和體驗和這一年齡段少年的英雄主義情結(jié)有關(guān)。像前兩年,在小孩群體中流行歌曲《孤勇者》就是最好的證明。孩子不讓家長出面更證明了這一點,他心里知道:這件事的影響沒有他描述的那么嚴重。所以,父母如果想幫孩子,就不要急著去評判、開導(dǎo)或引導(dǎo),而是要像欣賞劇本一樣饒有興趣地配合他。
在這件事情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成全孩子的英雄情結(jié)。在孩子身上發(fā)生的任何事情,父母都可以憑借智慧幫助他進行正面的、英雄化的解讀。
比如,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假設(shè)老師真是故意的,那么,他證明自己的方式就是認真學(xué)習(xí),提高數(shù)學(xué)成績,向老師證明自己不會受任何人的影響,才是對老師最英雄式的“回擊”。或者,老師不是故意“整你”,而是認為你很厲害,所以故意把這樣一位不受歡迎的同學(xué)放在你身邊,就是想看看你的影響力有多大,是否能做到不僅自己不受影響,還能改變這位同桌。無論是哪一種,這位同桌都是孩子“練手”的一次機會。
告訴孩子:只要你能堅守底線,不受同桌影響,以后就不會受任何不好的人的影響。而且如果你影響了這位同學(xué),改變了他,你還多了一位新朋友,你們倆都成為更好的自己。
生活如同演戲,每個人的人生就是自己的劇本。孩子的某些“劇本”,家長大可不必急功近利地揭示劇情,而是要以觀眾的身份,用詢問、質(zhì)疑的方式跟“導(dǎo)演(孩子)”交流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