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闡釋
大唐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時期之一,今時今日,在唐詩的誦讀聲中,我們仍舊能夠領略到大唐的雄壯與浪漫、自信與包容。
賞讀
夢回大唐 不老詩心? 鄭從彥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苯系母呤?,一定要爭天下第一。好勇斗狠,是武林高手們一貫的做派。唐詩也有江湖,可詩人相對謙虛謹慎,就算自己的詩歌寫得蓋世無雙,也不敢自夸自己的詩作天下無敵。區(qū)別在哪?武林高手決斗以終結性命見高低,而詩人斗詩,文本價值的高低是根本不可能置對方于死地的。如此一來,唐詩的江湖,氣象萬千。
唐朝是詩朝,長安是詩都,唐朝人過的可是“唐詩生活”。長安城中賣燒餅的攤販,開張做生意最愛唱的流行歌曲是王維的《渭城曲》。長安城中人酷愛文身,文的可不是“左青龍,右白虎”,而是唐詩。文詩既可以用來免罪,又可以瘋狂追星。在唐朝,詩寫得好,能當官。危難時刻,還能救命。路見強盜,贈詩一首。強盜獲寶,詩人撿命。不過話又說回來,詩能救命,亦能送命。這就是唐詩江湖,滿滿的生活氣息,濃濃的人間風味。藝術源于生活,藝術又高于生活。可以說,生活在唐朝的人們是幸福的,他們在唐詩里感受人生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
話又說回來,既然是江湖,詩人們雖不至于有拔刀相向的沖突,但自顧自也在比拼詩藝,只是形式各不相同而已。詩仙李白另一個身份是大唐劍客,千古文人俠客夢。李白二十五歲時“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三十歲雄心萬丈,西入長安;三十五歲“顧余不及仕,學劍來山東”……李白詩中,“劍”字出現(xiàn)了107次。仗劍走天涯,吟詩成詩仙。佛系王維的輞川慢生活長什么樣?禪心素淡看古松?!靶械剿F處,坐看云起時?!陛y川是王維的桃花源,在這里做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愜意又安適。王維是孤獨的,可也是忘我的。他保持平和淡然,回歸本心,最終獲得了屬于自己的終極自由?!昂苊Α钡亩鸥υ诿π┦裁??忙生計,“布衾多年冷似鐵”,“床頭屋漏無干處”。忙減壓,“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忙交友,“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忙創(chuàng)作,“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忙思妻,“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忙憂國憂民,“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忙思鄉(xiāng),“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這一生,確實奔波忙碌,實在光芒萬丈。“高產(chǎn)”詩魔白居易愛茶還是嗜酒?茶也吃得,酒也吃得?!芭e頭中酒后,引手索茶時?!薄按猴L小溘三升酒,寒食深爐一碗茶?!薄疤腋瓶?,晚送一甌茶?!辈鑼庫o、淡泊,是內斂的;酒豪邁、奔放,是外向的。左手執(zhí)酒,右手飲茶;是茶人,亦是酒徒——茶和酒成就了白居易。
唐朝人把生活過成了詩,詩也讓唐朝人學會了生活。得意時寫詩,生活樂無邊;失意時更寫詩,忘卻憂愁與煩惱;分別時有詩,天下無不散之筵席;相聚時也有詩,天長地久永不分離。讀書山林有詩,寄情山水有詩,躍馬邊塞有詩;宦海浮沉有詩,宴集歌舞有詩,婚戀節(jié)慶有詩。處處有詩,詩詩傳情。唐詩江湖,是詩的盛宴,更是人的狂歡。
心語
唐朝立國三百年,舉國士子以攻詩為業(yè),市井小民以傳詩為樂,名家星列,佳詩連轡。魯迅先生曾說,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唐人在濃濃的人間煙火中盡情揮灑,締造了一個關于詩歌王國的輝煌神話。
讀詩,解碼唐朝真實歷史? 寧 欣
王建的《夜看揚州市》:夜市千燈照碧云,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似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這首詩實際上反映了唐代大都市從封閉到開放的一種轉變。
唐代都城長安有很嚴格的制度規(guī)定。早上承天門的鼓一響,各個城門樓的鼓及街坊角的鼓全都跟著敲響,接著城門、坊門、市門依次打開,人們開始一天的活動。到了傍晚還要再敲一次鼓,又依次關上。所以長安城到了晚上是實行宵禁的,沒有特殊情況和官府的文書,尋常人是不能在街道上行走的,金吾衛(wèi)會整夜巡邏。
隨著城市的發(fā)展,城市人口及城市流動人口的增加,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商品交易活動的日益活躍,社會的經(jīng)濟文化需求,相對封閉的坊市制度勢必不能適應發(fā)展。揚州是一個繁華的大都市,王建的詩向我們展示了揚州興盛的夜市整夜都在營業(yè),一街燈火一街輝煌,人流涌動,來客紛紛,一番相當繁華的景象。
杜牧詩《贈別》中寫道“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其實在封閉的坊市制度里不僅有宵禁,還規(guī)定除特殊情況外,所有的建筑都不能對街開門,必須開在坊里,由坊進入,因此街道兩旁本不應該出現(xiàn)商業(yè)建筑或設施。由杜牧的“春風十里揚州路”和王建的“夜市千燈照碧云”,我們可以想象揚州肯定不是高大的院墻和坊墻林立,一定是街頭熙熙攘攘,店鋪燈火輝煌,是可以臨街開店的,這樣才稱得上是“春風十里”。
感悟
唐人以詩寫實、隨詩感嘆,將大唐的繽紛與雍容一一呈現(xiàn),讓我們得以跨越時空感受中華民族在那個時代的氣度與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