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嘉鶴 杜婷婷 于儒
關鍵字:近視;角膜塑形鏡;角膜上皮點染
患者,男,10歲,近視2年。
眼部特殊檢查,包括角膜地形以及眼表綜合分析(如圖1~3):
圖1 雙眼角膜地形圖
圖2 雙眼高度圖
圖3 眼表綜合分析報告
初選試戴片:根據(jù)患者雙眼平K值、E值、Sag值、角膜直徑值,初選試戴片為:
OD:42.00/-3.00/10.6
OS: 41.75/-3.00/10.6
配適評估之動態(tài)配適:
OD:安定位置居中,活動度良好,活動軌跡垂直順滑;
OS:安定位置居中,活動度良好,活動軌跡垂直順滑。
靜態(tài)配適:
OD:BC區(qū)表現(xiàn)為淡綠色熒光區(qū),RC弧區(qū)360度濃綠色分布均勻,與AC弧區(qū)分界明顯,邊弧較好(如圖4)。
圖4 OD:42.00/-3.00/10.6 靜態(tài)評估
OS:BC區(qū)表現(xiàn)為淡綠色熒光區(qū),RC弧區(qū)360度濃綠色分布均勻,與AC弧區(qū)分界明顯,邊弧尚可(如圖5)。
圖5 OS:41.75/-3.00/10.6 靜態(tài)評估
試戴后角膜地形圖(如圖6):
圖6 試戴后雙眼角膜地形圖
訂片參數(shù):
OD:42.00/-4.75D/10.6
OS:41.75/-4.75D/10.6
取片復查:
裸眼視力:
OD:1.0
OS:1.0
追加驗光:
OD:+0.5D=1.2
OS:+0.50D=1.2
角膜情況:健康
配適評估(如圖7):
OD:42.00/-4.75/10.6
OS:41.75/-4.75/10.6
圖7 雙眼取鏡靜態(tài)評估
取片1個月復查:
裸眼視力:
OD:0.5
OS:0.6
角膜情況:雙眼中央3mm范圍角膜上皮粗糙(如圖8~9)。
圖8 試戴后雙眼角膜狀態(tài)
圖9 取鏡1個月角膜地形圖
處理:停戴角膜塑形鏡,小牛血凝膠3次/天,普拉洛芬3次/天,1周后復查。
待角膜完全恢復透明光滑后,戴鏡3天,復查主訴右眼不適,摘鏡后畏光、流淚,角膜中央點狀染色較深。
考慮患者因BC區(qū)矢高不足及存在干眼問題,導致角膜上皮染色的可能性較大?;颊呓悄ぶ睆綖?1.6mm,因角膜直徑一般較鏡片直徑大1.0mm~1.5mm,且鏡片動態(tài)配適安定位置與活動度良好,因此不做增加直徑的處理。
處理:將RC弧段收緊1檔,增加鏡片矢高。同時患者做熱敷及瞼板腺按摩處理。
處方交換:
OD:42.00/-4.75/10.6(RC-1)
OS:41.75/-4.75/10.6(RC-1)
調(diào)片后復查結果:
裸眼視力:
OD:1.0
OS:1.0
角膜情況:雙眼角膜1級點染
圖10 雙眼取鏡靜態(tài)評估
配適評估:
OD:42.00/-4.75/10.6(RC-1)
OS:41.75/-4.75/10.6(RC-1)
圖11 戴鏡1周角膜地形圖
圖12 戴鏡1周角膜情況
處理:停戴角膜塑形鏡,滴海露3次/天,小牛血凝膠3次/天。
為增加患者配戴信心,嘗試更換品牌,同時做干眼治療。
患者雙眼BUT:9s。
初選試戴片:根據(jù)患者雙眼平K、E值、Sag值、角膜直徑,應選試戴片:
OD:42.00/-3.00/10.6
OS:41.75/-3.00/10.6
因有患者正在試戴此參數(shù),故使用如下度數(shù)的試戴片進行試戴。
OD: 41.25/-3.00/10.6
OS: 41.50/-3.00/10.6
配適評估之動態(tài)配適:
OD:安定位置居中,活動度良好,活動軌跡垂直順滑;
OS:安定位置略上偏,活動度略大,活動軌跡垂直順滑。
靜態(tài)配適(如圖13):
圖13 雙眼取鏡靜態(tài)評估
OD:BC區(qū)表現(xiàn)為淡綠色熒光區(qū),RC弧區(qū)360度濃綠色分布均勻,與AC弧區(qū)分界明顯,邊弧較寬,考慮為平坦配適。
OS:BC區(qū)表現(xiàn)為淡綠色熒光區(qū),RC弧區(qū)360度濃綠色分布均勻,與AC弧區(qū)分界明顯,邊弧較寬,考慮為平坦配適。
OD:41.25/-3.00/10.6
OS:41.50/-3.00/10.6
訂片參數(shù):
OD:41.75/-4.25/10.6
OS:41.75/-4.25/10.6
取片復查記錄:
裸眼視力:
OD:1.0
OS:1.0
追加驗光:
OD:+0.50D=1.2
OS:+0.50D=1.2
角膜情況:健康
取片1周復查記錄:
裸眼視力:
OD:1.0
OS:1.0
角膜情況:健康
角膜地形圖(如圖14):
圖14 戴鏡1周角膜地形圖
取片1月復查記錄,裸眼視力:
OD:1.0
OS:1.0
角膜情況:健康
角膜地形圖(如圖15):
圖15 戴鏡1月角膜地形圖
患者的曲率、E值、Sag值、角膜直徑均為較正常,按照常規(guī)驗配流程依舊出現(xiàn)角膜上皮點染。
a. 患者試戴過程動態(tài)及靜態(tài)配適良好,未出現(xiàn)明顯配適不良及明顯偏位情況;
b. 鏡片情況良好,無沉淀物及破損;
c. 患者點染區(qū)域為中央壓平區(qū),AC弧、RC弧、PC弧段染色均良好,可能因為BC區(qū)矢高不足導致;
d. 在原始驗配中,鏡片配適良好,淚液交換尚可,為了確定是否為BC區(qū)淚液交換不佳所導致角膜上皮點染,雙眼均重新試戴了AC弧放松一檔的鏡片,但出現(xiàn)漏液情況,故放松AC弧不可??;
e. 患者無明顯過敏反應;
f. 根據(jù)患者眼表綜合報告可知,存在干眼情況。
綜上所述,考慮患者因BC區(qū)矢高不足及干眼情況導致角膜上皮染色的可能性較大。在收緊RC弧抬高矢高,做熱敷及瞼板腺按摩后,依舊存在角膜中央?yún)^(qū)染色情況??紤]可能為原鏡片設計不適合患者及干眼導致。故更換鏡片品牌及干眼治療。
干眼治療后,患者雙眼BUT達9s以上。更換品牌,新鏡片設計AC弧差值1.50D,可以更好地進行淚液交換,因此患者調(diào)片后裸眼視力良好、角膜健康、角膜地形圖良好,判定此鏡片適合患者。
有研究表明,配戴角膜塑形鏡只要嚴格按照配戴要求,注意眼部衛(wèi)生,定期隨訪,不會出現(xiàn)嚴重不良損害[3]。但因角膜塑形鏡直接接觸角膜,存在損傷角膜的風險,而角膜上皮點染是角膜塑形鏡使用過程中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與其他配戴接觸鏡所導致的并發(fā)癥有所不同,角膜上皮染色通常有跡可循。
a. 各類原因導致的鏡片邊緣缺損、粗糙;
b. 配適不良:矢高過低(鏡片配適偏松、直徑過小、壓力過大);矢高過高(鏡片配適偏緊、直徑過大);較差的混合光學區(qū)交界處;鏡片偏位;
c. 鏡片表面異物(蛋白沉積、異物進入、鏡片沉淀物)。
在硬性接觸鏡配戴者中,3點、9點染色是較為經(jīng)典的形式。過松或過緊的配適均可能引起3點、9點染色。
眾所周知,所有接觸鏡都能引起不同程度的上皮組織缺氧和血碳酸過多癥(過多的二氧化碳),對上皮細胞結構和功能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任何情況下的鏡片低透氧或鏡片過長時間配戴均可能加劇這種變化。
用于接觸鏡消毒系統(tǒng)的防腐劑通常濃度較低,且無毒性,目前已較少出現(xiàn)因毒性導致角膜上皮染色的情況。在嚴重的情況下,表現(xiàn)為整體角膜彌漫性染色。
硫柳汞、苯扎氯銨和氯已定是接觸鏡護理液導致過敏反應的病因。幸運的是,市場上的主要防腐劑基本上無毒和無過敏性。氯作為消毒系統(tǒng)主要成分也基本上是無毒和無過敏性的。
多種病原菌感染會導致角膜染色[4]。
主要為全角膜、鼻下、顳下、中央?yún)^(qū)、角膜下方。有研究表明,角膜點染更多地出現(xiàn)在角膜中央?yún)^(qū)及角膜下方,當角膜中央?yún)^(qū)出現(xiàn)點染或浸潤時尤其應該引起重視,中央?yún)^(qū)點染大多與配適不良、角膜缺氧、病毒浸潤或者細菌感染相關[5]。
綜上所述,如果在配戴角膜塑形鏡期間,發(fā)現(xiàn)角膜上皮點狀染色,一定要及時處理,停戴鏡片,抗炎對癥治療,分析可能的原因,調(diào)整鏡片的配適狀態(tài)或者更換新片。
參考文獻
[1] SANTODOMINGO-RUBIDO J,VILLA-COLLAR C,GILMARTIN B,et al.Myopia control with? orthokera- tology contact lenses in Spain: refractive and biometric changes[J].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2012,53(8):5060-5065.
[2] 陳曉琴,劉金麗,張姝賢,等. 青少年近視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鏡5年的有效性及安全性[J].眼科新進展,2012,41(3):236-239.
[3] 鄒愛琪,栗莉,李艷紅.于靖近視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鏡3年療效及安全性評估[J].同濟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22,43(2):195-201.
[4] [澳]內(nèi)森.埃弗龍,魏瑞華.角膜接觸鏡并發(fā)癥-診斷與治療.天津出版?zhèn)髅郊瘓F.2016年第1版.
[5] 褚慧慧,宗平,葉伊娜,余繼鋒.角膜塑形鏡配戴后角膜上皮點狀染色臨床分析[J].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雜志,2021,29(4):25-28.
作者單位:1.大連板橋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
2.山西愛爾眼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