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B(A.帙,應讀“zhì”。C.戕,應讀“qiāng”。D.間,應讀“jiàn”。)
2.(1)消磨 (2)鐘情 (3)各得其所
3.D(“真實的世界卻在黯淡下來”指的是國家民族命運處于危亡時刻?!拔业男木骋不砣婚_朗了”與前面的“心里卻是很不平靜的”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對國內戰(zhàn)爭勝利的喜悅之情。)
4.(1)如果讀書時“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只獲得了僵死的知識,沒有獲得鮮活的意識和理解,那么就不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反而與讀書的目的背道而馳,成了死讀書讀死書,這樣的讀書是有害的,例如孔乙己、范進等。(2)這句話闡述的是閱讀的態(tài)度。閱讀杰作,特別是讀那些有久遠影響、有世界聲譽的杰作,要有崇敬之心、莊重之感。如果沒有一種敬重之心,是難以體會杰作的偉大的。
5.(1)正反對比論證。(2)指出了讀書的重大意義,不是為了“消遣散心”而是為了使得人生變得越來越充實、高尚,越有意義。
6.一方面表達對英國博物館的圓形圖書館建筑風格的贊美;另一方面表達對圖書館為人類作出的貢獻的贊美,因為從圖書館里走出了像馬克思這樣的偉人。
7.這是一篇敘事性散文隨筆,作者主要選擇自己不同階段上圖書館的經歷入文,真實展示了圖書館在自己學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雖然在國家動亂、親人音信全無處境下苦讀的心情有些壓抑,但這段圖書館學習的經歷卻意義重大,結局很是圓滿。正是在圖書館里“一燈如豆”下的苦讀,才換來了優(yōu)異的成績。“只在最后的兩個月里……我的心境也豁然開朗了”這段文字,是付出得到回報后的喜悅,是撥開陰霾見日月的驚喜,是不再為家國憂慮的釋懷,是在圖書館縱情自由閱讀的輕松與喜悅。相比較收獲時的快樂,先前受的那點苦又算什么呢?因此,從整體看,這一段苦讀生活,更能表現(xiàn)上圖書館的結局之樂。
8.①閱讀時最初的興趣都從獵奇開始,并由此點燃了讀書的興趣;②都談到了閱讀外國文學作品,拓寬了眼界,獲得了認知上的共鳴;③都從讀書中獲得了知識上、情感上、精神上的新體悟。
9.B(“無任何讀書效果”錯誤,文中只說“他必須走一條愛之路,而非義務之路。僅僅因為某部作品有名,因為羞于不了解它就強迫自己去閱讀,實乃大錯而特錯”,沒有談到“無任何讀書效果”,選項表述過于絕對。)
10.D(A.錯誤,是可以建立起與整個人類的生動聯(lián)系的。B.“就會得到相同的閱讀認識”錯誤。C.“僅僅適用于專業(yè)研究者”表述絕對,原文為“初學者以科目為中心時,仍可約略采取以問題為中心的要領”。)
11.D(“偶然”“……著迷,進而心無旁騖地細讀”符合“對于一時興到的著作可以深入”的憑興趣閱讀,不是“確定中心來進行閱讀”。)
12.示例:①舉例論證,舉閱讀小說的例子闡述怎樣進行以問題為中心的閱讀;②引用論證,引用蘇軾的話闡釋初學者可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閱讀方法;③比喻論證,把新知識依物以類聚的原則匯歸到它的性質相近的系統(tǒng)里去比喻為“拈新字貼進字典里去”,生動而易懂。
13.①同:都談到讀書對人的益處,以興趣引導閱讀有很大收獲。②異:材料一認為要與世界文學建立生動聯(lián)系,讀書應該從興趣愛好出發(fā),應該從自己能夠理解和喜愛的作品開始閱讀,沒必要堅持閱讀引不起自己興趣的書;材料二闡述了做學問者的讀書方法,不能憑興趣閱讀,應該采用以問題為中心的閱讀方法。
征稿啟事
為了給同學們提供展示自己個性和思想的舞臺,長期征集學生佳作。同學們可在理想信念、責任擔當、視野與胸懷、社會熱點、個人成長等大主題下各抒己見,文章須文風端正、文脈清晰、文氣順暢,具有立意高遠、思想深刻、見解新穎、構思精巧等特點,1000字以內為宜。投稿郵箱:751583057@qq.com。歡迎個人或文學社投稿!
注意事項:①來稿請在文末注明姓名、郵箱、電話、聯(lián)系地址、指導老師等真實有效的聯(lián)系方式;②來稿必須為原創(chuàng)首發(fā),文責自負,嚴禁一稿多投;③來稿一律不退,擇優(yōu)錄用,一經采用即付稿酬,并寄發(fā)樣報、刊用證書,自發(fā)稿之日起兩個月未收到錄用通知,請作者自行處理。
致作者
根據(jù)《著作權法》的相關規(guī)定,作者向我報投稿的作品一經采用,如無特別聲明,即視為投稿者同意授權本報擁有其在報紙、網絡的刊載權、出版權,以及稿件的編輯、復制、發(fā)行等權利;同時,本報支付的稿酬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費用。本報刊發(fā)的作品與圖片,因未能聯(lián)絡到原作者,未能及時發(fā)放的,敬請作者與本報聯(lián)系。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