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7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壯游,指的是胸懷壯志的游歷,包括旅游時間長、行程挑戰(zhàn)性高、與人文社會互動深三個特質(zhì),所以特別強調(diào)經(jīng)過規(guī)劃、以高度意志徹底執(zhí)行,以期達成用自己的筋骨去體驗“不局限于自然、更深入民間”的世界之大的目的。
中國的壯游傳統(tǒng)久遠。司馬遷二十歲那年,父親給了他一輛馬車,指導他有目標、有計劃地到廣闊社會中實地考察,接觸壯麗河山和了解四方之民的生活習俗,并搜求歷史傳說與各種史料。司馬遷“讀無字之書,稟山川豪氣”,最終“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完成了《史記》。后有高僧玄奘到天竺(印度)取經(jīng);徐霞客經(jīng)30年考察,“達人之所未達,探人之所未知”,撰成60萬字的《徐霞客游記》;連詩圣杜甫都曾在蘇州準備好船,差點東游到日本,他在自傳性的詩《壯游》中就寫道:“東下姑蘇臺,已具浮海航。到今有遺恨,不得窮扶桑?!笨上У氖?,中國在鄭和之后失掉了壯游的傳統(tǒng)。
西方的壯游傳統(tǒng)由17世紀的英國貴族子弟開啟。在17歲的時候,他們將由家里的一名管家陪同,用幾年時間游歷歐洲,參觀博物館,開闊眼界,直到成為真正的男子漢才回家繼承祖業(yè)。18~19世紀的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雪萊和濟慈都有這樣的經(jīng)歷。發(fā)展到今天,就是很多西方學生在大學入學前一年,或是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前一年要進行的深度游歷:Gap Year(空檔年)。壯游的價值,在于對人的改變。古今中外,有太多經(jīng)歷壯游而改變?nèi)松?,甚至提升人類文明水平的例子。三四百年來,西方社會的壯游傳統(tǒng)已經(jīng)沉淀到社會的最底層。有報告認為:“空檔年”可提高外語能力,提升個人競爭力(包括獨立精神、人際關系、解決問題的能力、自我約束力、溝通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許多人因此尋找到人生的方向,那是完成自我的最大動能。在我們的教育里,太強調(diào)“書中自有黃金屋”,不鼓勵年輕人在真實環(huán)境中超越自我。貧窮的時候,年輕人反倒能闖,可是一旦富有,父母就過度保護子女。下一代失去了闖的能力,很容易喪失掉競爭力。
而對于一個國家、民族而言,壯游代表的是一種開創(chuàng)精神,缺乏這種精神,富不過三代,國家也有可能改朝換代。臺灣山河探險協(xié)會理事長徐海鵬曾惋惜地說:“明朝實行鎖國政策后,國勢開始往下滑?!蔽覈?900年前后的半個世紀國力最弱時,不僅在探險的領域缺席,還成為其他國家探險的對象。
(摘編自網(wǎng)絡)
材料二:
遠游的目的是重塑自我,是深度的人文互動。沒有書籍和知識伴隨的旅程,是不可想象的。在書中我們能找到被遺落的盛況。今天我們?nèi)绻ズ幽祥_封,看到的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原城市。而千年之前,這里可是北宋的都城。《鐵圍山叢談》告訴我們,開封城唯有馬行街不見惱人的蚊蟲。因為它是當時最繁華的夜市,夏夜燃燒的燭油直到四更(凌晨一點到三點)才熄?!稏|京夢華錄》則開列了當年開封各條街巷的飯館和拿手菜,像極了宋朝的“大眾點評”。美國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曾經(jīng)寫過一篇著名的文章《從開封到紐約——輝煌如過眼煙云》。他提醒美國人,紐約城的一片繁華不是古已有之,也不會萬古長存?!拔覀?nèi)绻仡櫄v史,會發(fā)現(xiàn)一個國家的輝煌盛世如過眼煙云,轉(zhuǎn)瞬即逝,城市的繁華光景尤其如此。如果美國人沒有聽說過開封,那這將是一個很好的警示?!焙芏嗄曛蟮娜?,可能再也看不到紐約第五大道的流光溢彩和百老匯的戲劇了,但他們?nèi)匀豢梢苑_書本,回憶今天的盛況。
在書中我們能找到遮蔽的過程。譬如游記類作品,作者不只是介紹沿途的風光和自己的感受,而且是用追問的目光求解每一個看到的現(xiàn)象。比如通過郭建龍的《穿越百年中東》,我們會了解到:現(xiàn)代土耳其語的字母誕生于1928年,迄今不足百歲。土耳其語沒有經(jīng)過漢字那樣繁復的演化過程,而是由凱末爾成立的“語言委員會”用了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以拉丁字母為基礎創(chuàng)制的。這場雷厲風行的文字改革取得了驚人的效果:“當精英和平民都站在同一起跑線上重新學習語言時,各種資源迅速到位,書本、報紙出現(xiàn)了驚人的發(fā)展,與之相伴的是文盲率的大大降低?!蔽覀兇┬性谕炼涞慕质?,聽著喧囂的聲音,看著耀眼的廣告牌時,如果不了解這一背景,我們就和這個國家最驚心動魄、雄心勃勃的變革擦身而過了。股神巴菲特說過一句話:“雖然我也靠收入生活,但我迷戀過程要遠勝于收入?!庇斡[風景其實也一樣。用足跡丈量大地,用耳目搜尋風光,之所以遠遠不夠,就是因為我們不知道它們?yōu)槭裁磿兂山裉斓臉幼印?/p>
到陌生地方去,紙上臥游也好,實地觀光也好,我們都身負一個目的——對自己原本生活的超越。這既是旅行的意義,也是閱讀的意義。
(摘編自羅振宇《帶什么詩去遠方》)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壯游的傳統(tǒng)在中國從鄭和之后就失掉了,而西方社會卻在同期成為后起之秀,其壯游傳統(tǒng)已經(jīng)沉淀到社會最底層。
B.“空檔年”是指很多西方學生在大學入學前一年或工作前一年所要進行的目的在于提升個人競爭能力的深度游歷。
C.美國專欄作家克里斯托夫認為,一個國家的輝煌雖然都會如過眼煙云一樣消失,但是,在書中能找到被遺忘的盛況。
D.郭建龍的《穿越百年中東》能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土耳其的相關歷史,引發(fā)我們思考其發(fā)展背后的原因。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兩則材料都談到了遠游者進行深度人文互動的特質(zhì),但兩者的論述重心并不相同。
B.中國的壯游傳統(tǒng)比西方更久遠,但完成程度卻不及西方高,影響也一直沒西方大。
C.材料二中,作者引用美國專欄作家的話,作者用意與該作家的本意其實有一定差異。
D.帶一本書去陌生的地方,是要借助相關書籍找到該地被遺落的盛況和遮蔽的過程。
3.下列選項,最不可能被看成是“壯游”的一項是(? )(3分)
A.英國威廉王子在入讀大學之前,用十個月的時間到智利參與當?shù)胤鲐毜牧x工服務(扛木頭、劈木柴、教英語等)。
B.西交大畢業(yè)生徐玥瑩來到云南省施甸縣支教已經(jīng)三四個月了,她將在這里度過一年的支教時光,用一年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C.切·格瓦拉是推翻古巴親美獨裁政權的革命家。他在醫(yī)學院讀四年級時,曾和一位學長騎著重機車,展開了為期九個月,穿越五個國家的社會考察之旅。
D.吳四一是一位攝影宣傳員,他深入到松江的各個角落,以一種檔案式記錄的形式,從各個方面展現(xiàn)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松江的社會生活與歷史記憶。
4.蔣勛指出“中國有意識地要恢復自己生命力”,結(jié)合材料一分析他說此話的原因。(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認為在當下的中國應該如何重塑壯游的傳統(tǒng)?請結(jié)合材料談談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8分)
閱讀下面的小說,完成6~9題。
恐怖(節(jié)選)
莫泊桑
那是在一八七○年戰(zhàn)爭①期間,我們穿過魯昂,向奧德梅爾橋后撤。我們的部隊有兩千人,這兩千人潰不成軍,士氣低落,精疲力竭,正趕赴勒阿弗爾整編。
白雪覆蓋著大地,黑夜來臨。我們從頭天起就沒有吃東西。普魯士人離我們不遠,所以我們迅速逃跑。
諾曼底的田野一片慘白,偶爾露出農(nóng)莊四周的樹影;田野在黑色天空下伸向遠方,顯得沉重而陰森。
在晦暗的暮色中,只聽見一片含混不清的、拖沓而嘈雜的聲音,仿佛是畜群在遷徙;在這片無窮無盡的踏步聲中還夾雜著飯盒和軍刀模糊的碰撞聲。士兵們彎著腰,弓著背,骯臟不堪,甚至衣衫襤褸;他們在雪地上拖著疲憊的步子,艱難地往前走,往前趕。
那天夜里嚴寒刺骨。我們的手與鋼槍托粘到了一起。我常常看見一個士兵脫下使他難受的靴子赤腳趕路,于是每個腳印都帶著血。他走了一會兒便坐下休息幾分鐘,可再也沒有站起來。每個坐著的人都是死人。
我們后面留下了多少可憐的士兵呀!他們精疲力竭,想讓僵硬的兩腿歇一歇再繼續(xù)趕路,可是,等他們一停下來,等他們那幾乎停滯的血液不再在凍僵的肉體內(nèi)流動,一種無法抗拒的麻痹便使他們動彈不了,將他們釘在地上,合上他們的眼睛,不出一秒鐘便使這個超負荷的人體機器完全癱瘓。他們的前額垂向膝蓋,慢慢下沉,但并沒有完全倒下,因為他們的腰和四肢一動不動,像木頭一樣硬,無法彎曲也無法挺直。
在黑夜,在雪地,在這片寒冷和致命的田野上,我們這些比較強壯的人仍然繼續(xù)走著;我們連骨髓都凍僵了,憑著運動慣性往前走;我們感到悲傷、氣餒、絕望,特別可怕的是,我們感到被遺棄,感到世界末日來臨,感到死亡,感到虛無。
我看見兩名憲兵抓著一個小個子的古怪男人的胳膊,他年歲很大,沒有胡子,模樣確實古怪。
憲兵認為抓住了一名間諜,便來找軍官。
“間諜”這個詞很快便在掉隊的士兵中間傳開了,他們在間諜四周圍攏來。一個聲音喊道:“槍斃他!”于是那些疲憊至極、勉強倚著步槍站立的士兵們突然感到一陣瘋狂的、獸性的憤怒,這種憤怒往往驅(qū)使群眾進行屠殺。
我想說話,當時我是營長,可是誰也不承認長官,連我也可能被他們槍斃。
一個憲兵說:“他跟蹤我們?nèi)炝?。他到處打聽炮兵的情況?!?/p>
我試著盤問這個人:“你是什么人?你想干什么?你為什么要跟著部隊?”
那人用無法聽懂的土話嘟囔了幾個字。
這的確是個怪人,肩膀窄窄的,眼神狡猾,在我面前惶惑不安,以致我對他是間諜不再懷疑。他看上去年齡很大,身體虛弱。他偷偷打量我,神色謙卑、愚蠢和狡詐。
人們在我周圍喊道:“讓他靠墻站!靠墻站!”
我對憲兵說:“你們負責俘虜?……”
話還沒有說完,士兵們便一擁而上,將我推倒,頃刻之間憤怒的人群抓住那個人,將他打翻在地,拖到路邊,扔到樹旁。他摔在雪地上奄奄一息。
他立刻被槍斃了。士兵們朝他射擊,重新裝上了子彈,再次射擊,像野人一樣瘋狂。他們擁擠著輪流從尸體前走過,向尸體射擊,就像人們列隊從棺材前面走過拋灑圣水一樣。
突然一聲呼喊:“普魯士人!普魯士人!”
于是士兵們狂亂地潰逃,巨大的喧囂聲響徹四野。
流浪漢的槍擊聲引起了恐慌,就連開槍者本人也嚇壞了,他們不知道恐慌來源于自己,慌忙逃走,消失在黑暗中。
我獨自待在尸體前,那兩個憲兵也恪盡職守地待在那里。
他們抬起這個被打得稀爛的、血肉模糊的身體。
“搜搜他?!蔽艺f。
我掏出衣袋里的那盒火柴遞過去。一個憲兵為另一個憲兵照明,我站在他們兩人中間。
擺弄尸體的憲兵說:“他穿藍罩衣、白襯衫、長褲、鞋?!?/p>
第一根火柴熄滅了,又點燃第二根。憲兵在翻死者的衣袋,繼續(xù)說:“一把角質(zhì)小刀、一條方格手帕、一個鼻煙盒、一小截細繩、一塊面包?!?/p>
第二根火柴也熄滅了,又點燃第三根。憲兵在尸體上摸了很久,大聲說:“就是這些?!?/p>
我說:“把他的衣服脫光。在貼肉的地方也許能找到什么?!?/p>
為了讓兩個憲兵同時行動,我親自劃火柴為他們照明。在轉(zhuǎn)瞬即逝的急速的微光下,他們從他身上脫下一件件衣服,將這個還有熱氣的血肉模糊的身體脫得精光。
突然,一個憲兵喃喃地說:“真見鬼,指揮官,這是個女人!”
我無法描述我當時感到多么恐慌,一種奇異的、鉆心的恐慌。我不相信,便在雪地上跪下來,看著這堆不成人形的血肉。這是個女人!
兩個憲兵目瞪口呆,十分氣餒,等著我發(fā)表意見。
可是我不知道該怎么想,該作何假設。
于是憲兵班長慢慢地說:“也許她是來找孩子的。她孩子在炮兵部隊,一直沒有消息?!?/p>
另一個憲兵接著說:“可能是這樣吧?!?/p>
我曾經(jīng)歷過許多可怕的事,但當時我哭了起來。在那個冰冷的夜晚,在那片黑色平原上,我面對死尸,面對著這個奧秘,面對著這個橫遭殘殺的陌生女人,體驗到“恐怖”的含義。
(有刪改)
【注】①一八七○年戰(zhàn)爭:又稱普法戰(zhàn)爭。戰(zhàn)爭由法國發(fā)動,最后以普魯士大獲全勝、建立德意志帝國告終。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士兵坐下休息后,“再也沒有站起來”,由此可看出“我”的悲憫之情;槍斃“間諜”時,士兵“像野人一樣瘋狂”,流露出士兵憤怒的情緒。
B.“古怪男人”被亂兵射殺后,“我獨自待在尸體前,那兩個憲兵恪盡職守地待在那里”,他們的目的是要從死者身上找到有價值的軍事情報。
C.當?shù)弥勒呤桥撕螅拔也幌嘈?,便在雪地上跪下來”?!肮蛳聛怼辈恢皇菫榱蓑炞C憲兵的說法是否正確,也包含著一種對死者的負罪感。
D.“古怪男人”目睹法軍潰敗,擔心在炮兵部隊服役的兒子的安危,竟然在無法忍受的嚴寒中“跟蹤我們?nèi)臁?,讓人不能不為偉大的母愛而感嘆。
7.下列對文本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中環(huán)境描寫筆力精湛,如“諾曼底的田野一片慘白”“顯得沉重而陰森”。這些描寫渲染了冬夜凄涼的氣氛,烘托了士兵驚恐的心情。
B.文中細節(jié)描寫真實細膩,如“每個腳印都帶著血”,“他們的前額垂向膝蓋,慢慢下沉”。這些細節(jié)觸目驚心,能讓讀者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
C.文中運用比喻、擬人、夸張、排比等多種修辭手法,對天氣的寒冷、軍隊的情狀、士兵的心情作了生動的描寫,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文中的“我”是故事的參與者、講述者,第一人稱敘事視角有利于真實再現(xiàn)戰(zhàn)爭情景,有利于表現(xiàn)“我”強烈的主觀感受和復雜情緒。
8.莫泊桑的小說敘述技巧圓熟,擅長鋪墊、伏筆、照應,請從文中各找一例,并簡要分析其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結(jié)尾說:“面對著……體驗到‘恐怖的含義?!薄翱植馈痹谖闹杏心男┖x?請簡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魏主雅重門族。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當朝貴重,所結(jié)姻,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為夫人。魏舊制:王國舍人①皆應娶八族及清修之門。咸陽王禧娶隸戶為之,帝深責之,因下詔為六弟聘室:“前者所納,可為妾媵。咸陽王禧,可聘故穎川太守隴西李輔女?!睍r趙郡諸李,人物尤多,各盛家風。眾議以薛氏為河東茂族。帝曰:“薛氏,蜀也。豈可入郡姓!”直閣薛宗起執(zhí)戟在殿下,出次對曰:“臣之先人,漢末仕蜀,二世復歸河東,今六世相襲,非蜀人也。伏以陛下黃帝之胤,受封北土,豈可亦謂之胡邪?今不預郡姓,何以生為!”乃碎戟于地。帝徐曰:“然則朕甲、卿乙乎?”乃入郡姓,仍曰:“卿非‘宗起,乃‘起宗也!”帝與群臣論選調(diào)曰:“近世高卑出身,各有常分;此果如何?”李沖對曰:“未審上古已來,張官列位,為膏粱子弟乎,為致治乎?”帝曰:“欲為治耳?!睕_曰:“然則陛下何為專取門品,不拔才能乎?”帝曰:“茍有過人之才,不患不知。然君子之門,借使無當世之用,要自德行純篤,朕故用之?!睕_曰:“傅說、呂望,豈可以門地得之!”帝曰:“非常之人,曠世乃有一二耳。”秘書令李彪曰:“陛下若專取門地,不審魯之三卿②,孰若四科③?”著作佐郎韓顯宗曰:“陛下豈可以貴襲貴,以賤襲賤!”帝曰:“必有高明卓然者,朕亦不拘此制?!表曋瑒㈥迫氤?,帝謂昶曰:“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門,朕以為不爾。何者?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器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有七等 若有其人,可起家為三公。正恐賢才難得,不可止為一人渾我典制也?!?/p>
(節(jié)選自《資治通鑒·齊紀六》)
【注】①王國舍人:指諸王嬪妃。②三卿:春秋時期魯國三位卿大夫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③四科:原為儒家評定人物的分類,指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此處指四科的代表人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器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有七等/
B.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器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有七等/
C.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器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有七等/
D.清濁同流/混齊一等/君子小人/名器無別/此殊為不可/我今八族以上士人/品第有九/九品之外/小人之官復有七等/
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娶隸戶為之”與“冰,水為之”(《勸學》)中的“之”都是代詞。
B.“何以生為”與“君子生非異也”(《勸學》)中的“生”含義相同。
C.膏粱,此指富貴之家,與《紅樓夢》中“寄言紈绔與膏粱”的“膏粱”含義相近。
D.起家,此指從家中征召出來,授以官職,與“白手起家”中的“起家”含義不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魏帝因為咸陽王禧違背魏國已有的制度聘娶隸戶人家的女兒做嬪妃,不僅對其深加責備,還下詔書為他聘娶隴西人李輔的女兒為妻室。
B.魏帝認為薛氏屬于蜀地不應該入郡姓,但在薛宗起據(jù)理力爭、碎戟于地甚至以死相逼下,不僅同意薛氏入郡姓,還對薛宗起贊賞有加。
C.李沖認為自古以來陳設官爵名位就是為了把政事處理好,應該選取有才能的人充任,而不應該像魏帝那樣只憑門第選取顯貴人家的子弟。
D.魏帝雖然表示可以打破常規(guī)選用出身低微的曠世之才,但仍然不廢棄以門第選人的制度,因為他認為君子之門出來的人德行純粹篤厚。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隴西李沖以才識見任,當朝貴重,所結(jié)姻,莫非清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或言唯能是寄,不必拘門,朕以為不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薛宗起和李沖在應答魏帝時,采用的說理方法有什么不同?請簡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5~16題。
過陳州上晏相公①
范仲淹
曩由清舉玉宸知,今覺光榮冠一時。
曾入黃扉陪國論,重求絳帳就師資。
談文講道渾無倦,養(yǎng)浩存真絕不衰。
獨愧鑄顏②恩未報,捧觴為壽獻聲詩。
【注】①晏相公:晏殊,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曾官拜宰相。②鑄顏:出自漢代揚雄《法言》“孔子鑄顏淵矣”一語,后泛指培養(yǎng)人才。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詩的首聯(lián)說自己取得的成就與晏殊的提攜分不開,充滿對晏殊的深懷感激。
B.本詩是一首賀壽詩,詩中寫到詩人曾與晏相公共同商討國家大事,深受啟發(fā)。
C.頸聯(lián)中“渾無倦”“絕不衰”,既是詩人品格的體現(xiàn),也可看出受晏殊的影響。
D.統(tǒng)觀全詩,詩人感情充沛直白,毫無掩飾造作之語,尾聯(lián)點明詩人作此詩的緣由。
16.鐘嶸在《詩品》中提倡“滋味說”,在他看來,詩歌的作用在于表達情感,情感外現(xiàn)于詩就變成了“滋味”,供人玩味體驗,請結(jié)合詩歌尾聯(lián)賞析其“滋味”。(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勸學》中荀子先是用兩組比喻說明積累的重要性,接著強調(diào)積累善行養(yǎng)成高尚的品德,才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師說》一文不僅有嚴密的論證思路,而且有簡潔生動的語言表達,文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凝練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從師的荒謬心態(tài)。
(3)“山”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傳統(tǒng)意象,詩人常借這一意象寄托遁世歸隱或激越豪邁的情懷,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她宛如一條舒展的巨龍。江河交織成了密集的血管,山脈構(gòu)成了堅毅的骨骼,森林生成了豐盈的肉身與蒼翠的鱗片,文明則鍛造了勇于拓新的靈魂。她就是大興安嶺,中國北方的起點。她是松嫩平原和呼倫貝爾大草原的天然綠色屏障,她讓太行山和雪峰山連成一線,黑龍江、松花江等河流在此凝聚一心,游牧文化和農(nóng)耕文化在其兩側(cè)碰撞與融合。
新中國成立初期,? ①? ,國家基建事業(yè)亟需大量工業(yè)材料。大興安嶺林區(qū)第一批林業(yè)工人,拿著彎把鋸和斧頭,在莽莽大森林里晝夜奮戰(zhàn),把棟梁之材? ②? 地運往祖國各地,有力支援了國家經(jīng)濟建設。20世紀60年代開始,大興安嶺林區(qū)提倡堅持“一手砍樹,一手栽樹”的工作方法,讓砍伐區(qū)和荒坡披上“新綠”。進入新世紀,林區(qū)堅決執(zhí)行國家“天?!闭?,山林重歸自然。如今,林區(qū)以生態(tài)旅游為主線,帶動林下經(jīng)濟、碳匯等綠色產(chǎn)業(yè)的全新轉(zhuǎn)型,而相關收益又促進了林業(yè)的生態(tài)維護。由此看來,保護生態(tài)和經(jīng)濟發(fā)展? ③? 。
大興安嶺不愧為“共和國林業(yè)長子”,始終以國家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需要為目標,用深深的家國情懷,在祖國北疆書寫綠色傳奇。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成語。(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請將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改寫成句式整齊、語意連貫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請指出文中畫橫線句子的修辭手法,結(jié)合材料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關于喝水與減肥,很多人有個誤區(qū),認為喝熱水能提高代謝,? ①? 。理由是喝熱水后體溫會上升,新陳代謝也就隨之提高,就像人生病發(fā)燒時代謝會提高一樣。實際上,喝熱水對健康人的體溫幾乎沒有影響,? ②? ,人體總是恒溫的,對基礎代謝的影響更是微乎其微,自然也就談不上減肥。
不過出人意料的是,有一項人體實驗的結(jié)果顯示,冰水可以提高新陳代謝。實驗將一群健康的成年人分為三組,分別給他們喝常溫蒸餾水、常溫生理食鹽水和3℃的冰水。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不管是喝常溫蒸餾水還是生理食鹽水,都不能提高新陳代謝;? ③? ,新陳代謝竟然提高了4.5%,并且這一效果可持續(xù)60分鐘。不過遺憾的是,新陳代謝提高4.5%帶來的熱量差,對減肥來說基本上無濟于事,平時做菜少放半勺油就出來了。
21.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簡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要求使用包含轉(zhuǎn)折關系的句子,表達簡潔流暢,不超過40個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一位母親在陪孩子寫作業(yè)時,看到老師留了一個作業(yè):“請夸贊自己身邊的朋友,說說他們身上的優(yōu)點?!蹦赣H認為自家孩子朋友那么多,這個作業(yè)太容易了。但過了許久發(fā)現(xiàn)孩子的紙上還是一片空白。于是母親啟發(fā)孩子:“你的同桌有哪些優(yōu)點???”沒想到孩子沒說出同桌的優(yōu)點,反而說了一大堆缺點。這時母親才意識到孩子從來沒有贊美過身邊的人。一個自己沒有得到過贊美的人,怎么會贊美別人呢?
以上材料對我們頗具啟示意義,請結(jié)合材料,以“美己·美人”為主題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