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君
目前小學生聽、說、讀、寫諸能力中,最需要重視的要數(shù)“說”的能力,學生不善于用口語與他人溝通思想、交流情感的現(xiàn)象仍然存在,因而對小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是必要的。實踐要求教師充分利用課內課外資源,立足課文,創(chuàng)設多種多樣的情境,進行雙線訓練,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實踐活動。
一、看看說說。利用具體的實物創(chuàng)設實物情境,對學生進行說話訓練,主要形式有:看實物說話、看圖片說話、看場景說話和看大自然說話等。如看實物說話教學:教師把裝滿蘋果、梨、葡萄、香蕉、西瓜的大玻璃盤展示在學生面前,讓他們仔細觀察各種水果的形態(tài)、色澤,品嘗各種水果的味道,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趣味盎然,發(fā)言欲極強。
二、聽聽說說??梢越?jīng)常組織學生聽廣播、聽電話、聽談話等,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說話。如學生愛打電話,可以設計情境:你是班長,老師打電話到你家通知星期日看電影,請幫助轉告其他同學;……這種訓練帶有很強的游戲性,符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學生很快進入角色,樂說、搶說。
三、做做說說。讓學生動手操作,根據(jù)操作過程和結果說話。比如手影游戲“翻出一個聰明來”,學生用雙手翻出各種動物姿態(tài),隨后說上一句話或一段話,既動手,又動腦動口。學生想說、愛說,常常是一發(fā)而不可收。
四、演演說說。讓學生擔任生活中的實際角色,圍繞某一主題進行對話。如圖書管理員與借書人、營業(yè)員與顧客、病人與醫(yī)生、爸爸媽媽與孩子、老師與學生等,要求學生在適當?shù)膱龊险f出適當?shù)脑?,體現(xiàn)了對話語言的應用性。
五、游游說說。大自然是藝術語言的發(fā)源地,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學生會看到更多的美妙而奇異的現(xiàn)象:春天,太陽暖暖地照著大地,到處一片生機蓬勃的新綠;夏天,轟隆隆的雷聲震動大地,耀眼的閃電劃破灰色的天空;秋天,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令人饞涎欲滴;冬天,下雪了,粉妝玉砌的世界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這一切,都是大自然早已準備好的說話題材。
利用語文活動課,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說話情境,豐富“說”的內容,為學生提供說話機會,創(chuàng)設說話訓練的情境,增強說話訓練的強度,明顯提高了學生的說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