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閻澤川
臺上講戲德,臺下講人格,梅蘭芳先生的戲德有口皆碑,足資梨園界千秋之楷模。
20 世紀50 年代初,北京某劇院上演傳統(tǒng)名劇《御碑亭》,劇中梅蘭芳飾演嫂嫂孟月華,他的學生陳永玲飾演小姑王淑英。參加演出的還有名演員譚富英。演出前,梅陳師生倆總要在后臺對一下戲文。有一場小姑學舌,要重復嫂嫂在“御碑亭”所說的那首詩給哥哥聽。學生發(fā)現(xiàn)老師念的那兩句跟自己念的不一樣,而臨時改成老師的卻又怕自己一時記不牢,怎么辦呢?他心里直犯嘀咕,拿不定主意。梅蘭芳知道后卻說:“不要緊,先說說你的,我照你的詞兒念就是了。”
這樣,陳永玲自然放心。可是上場后他又緊張起來,因為老師年紀大了,新詞兒不一定記得牢。誰知,梅蘭芳卻穩(wěn)穩(wěn)當當,一字不錯地念了出來。事后,陳永玲十分感慨地說:“照理,學生應該念老師的臺詞,可梅老師為了照顧年輕一代,不影響舞臺效果與演員的聲譽,就自己擔待起來了。老師的這份恩情,我做學生的沒齒難忘。”
還有一次,梅劇團在青島演出,有次演出傳統(tǒng)名劇《龍鳳呈祥》。該劇里有場小戲,有個小太監(jiān)上場,只說一句話:“太后有旨,請郡主前去拜堂?!卑缧√O(jiān)的是位青年演員,因從未與大名旦同臺演過戲,上場后極為緊張,結果念成:“太后有旨,請娘娘前去拜堂?!贝四舜箦e特錯,因為此時的孫尚香尚未結婚,既是姑娘怎能稱娘娘。于是,引起臺下觀眾的起哄?;氐胶笈_,這位演員十分難過,他覺得自己把戲攪了,對不起梅大師??墒?,梅蘭芳并未責怪他,而是安慰他道:“這不怪你,主要是我沒盡到帶好你的責任,下次再演時,小太監(jiān)一角還是你來扮,你一定不會演錯的?!边@位演員聽后深受感動。以后再演這出戲時,他十分認真地投入,再未出過一絲差錯。
(梁衍軍摘自《北京青年報》 圖/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