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生
技法點撥
文學理論中對典型人物有這樣的定義:具有鮮明的個性特點,同時又能反映出特定社會生活的普遍性,揭示出社會關系發(fā)展的某些規(guī)律和本質。簡單地說,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是“共性與個性的統(tǒng)一”。要想使筆下的人物形象更具典型性,考生首先是讓塑造的人物能夠體現(xiàn)出一定時代背景之下的某一類社會群體的共性特征。但是,一個人物形象光有某一類人的共性是不能稱之為典型人物的,還需體現(xiàn)出共性中的個性。這就需要通過細節(jié)描寫來豐富這一個人物的形象。
細節(jié)描寫是對能夠體現(xiàn)人物個性的語言、動作、表情等細小環(huán)節(jié)作具體、細致的描寫,往往能夠凸顯人物的個性化特征,使人物形象更豐滿。
在運用細節(jié)描寫塑造人物形象時,考生最好調動各種手段,對人物細節(jié)加以鋪陳渲染,以增強藝術效果。渲染的技法多種多樣,如對比襯托、側面烘托、氣氛渲染等??忌梢愿鶕?jù)人物刻畫的需要,精心選取相應的人、物、景進行描寫。
范例分析
融融的暖陽,和煦的微風,冰封的小河,掛滿霧凇的山林,片片飄落的雪花……所有的一切都讓我魂牽夢繞,呼喚著我每年如約而至,開啟心靈的治愈之旅。
這是我連續(xù)第7個年頭來長白山雪場。其實每年只要一入冬,我就仿佛聽到雪花在遙遠的地方呼喚我,斷斷續(xù)續(xù)的,軟綿綿的,有時還會鉆進我的夢里。
坐纜車來到雪道頂端,我迫不及待地穿上滑雪板,深吸一口氣,清冽的空氣瞬間喚醒身上的每一個毛孔。重心開始向前傾斜,我看到雪花張開了它們的雙臂迎向我。沒有任何猶豫,腳下的雪板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沖了出去。雪花在我身邊飛舞,和我激動的心跳同頻共振。
進入第一個彎道,我壓低重心,身體劃出一道完美弧線。雪花在我身邊調轉了方向,緊緊追隨我。板刃摩擦雪面的聲音和風在我耳邊呼嘯的聲音交錯婉轉,牽引著我滑向下一個彎道……風裹著我在雪道上繼續(xù)加速向下滑行。隨著速度不斷加快,感覺臉頰像是被一雙手輕拍著;慢下來時,又仿佛被一雙嬌嫩的小手輕輕地撫摩著。風在耳邊縈繞,就像是歡快的伴奏,讓人歡暢。飛向我的是雪花吧?它們的親近讓我放松下來。這時,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快樂嗎?我的朋友?!彼鼈儐栁?。
“你們說呢?”我調皮地回了一句。
躬下身來,我瀟灑地來了一個大回環(huán),也挾著它們轉過身來,隨即向另一側俯沖過去,雙腿逐漸貼向地面。雪花眼看著我的身體就要和地面平行了,發(fā)出一聲聲驚呼,紛紛驚惶地往我身下鉆,爭先恐后地向上托舉我。這是要奮力扶我起來嗎?看到它們著急的樣子,我趕緊提一提膝蓋,倏然騰起!
雪花們被戲耍了,但并不惱。它們咯咯地笑著,嘰嘰喳喳地跳躍著,有的索性停在了雪板上。我漸漸加快了速度,微笑著迎向空中那一朵朵亮晶晶的精靈。
在空曠的山谷里,我仿佛化身為一只飛翔的小鳥,翱翔在天地之間,體味著簡單的快樂。
長白山滑雪的日子讓我重新審視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在這里,我找尋到真實的自我,心靈也變得干凈、透亮、澄明。
——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蔣子悅《我的“治愈系”》
點評
這篇習作最大的亮點就在于描寫的靈動——景物描寫的逼真、心理描寫的別致、動作描寫的傳神,將一位酷愛雪上運動的少年對冰雪世界的向往、雪上飛馳時的矯健身手、在大自然中放松身心的愉悅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文中對于雪的描寫非常精彩,擬人手法的運用使文字鮮活生動,一連串動詞凸顯了“我”內心的激動和喜悅。尤其是對“我”滑雪的描寫,很有想象力,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使文字更為歡脫,表現(xiàn)了“我”在冰天雪地里自由翱翔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