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婕
高血壓是一種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升高、周圍小動脈阻力增高,同時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為主要表現(xiàn)的臨床綜合征?;颊叨啾憩F(xiàn)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失眠、乏力等癥狀。長期高血壓可能導致多種心血管疾病,并可影響到靶器官(如心、腦、腎等)結構和功能的改變,最終導致心力衰竭、腎衰竭和腦卒中等嚴重后果。
頭痛 其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可在血壓下降后消失??赏瑫r合并其他原因的頭痛,往往與血壓水平無關,例如精神焦慮性頭痛、偏頭痛等。
頭暈 也是高血壓的常見癥狀,患者常表現(xiàn)為頭昏、頭脹、頭重腳輕,甚至腦內搖晃,伴有眼花等一系列感覺。
頸項板緊 患者常感覺脖頸單側輕微拉緊,類似于落枕,但是疼痛感不強烈。嚴重者會出現(xiàn)脖子酸痛。
心悸 患者可出現(xiàn)心慌不安、心前區(qū)不適等心悸癥狀。
疲勞 高血壓可引起人體心功能衰竭,減少心臟血流量,降低氧化酶活性,減少線粒體,降低患者體力活動能力,容易產生疲勞。
其他 患者還可出現(xiàn)氣急、耳鳴、視力模糊、鼻出血等癥狀。
2022年11月13日,由多領域專家研究制定的《中國高血壓臨床實踐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發(fā)布。《指南》推薦將我國成人高血壓的診斷界值由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下調至收縮壓≥130mmHg和/或舒張壓≥80mmHg。推薦我國成人高血壓患者按血壓水平分為1級和2級。1級: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2級: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
新標準的制定主要作用是防控端口前移,使以往“正常高值”人群的血壓得到追蹤監(jiān)測,進行藥物治療和長期管理,并且越早治療獲益越大,有助于降低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病風險,因高血壓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大大降低?!吨改稀吠扑]以下幾種情況需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包括:(1)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推薦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2)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伴臨床合并癥,推薦啟動降壓藥物治療;(3)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80~89mmHg伴靶器官損害(GPS)或>3個心血管危險因素,可以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指南》推薦,高血壓的診斷可依據診室血壓測量、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或家庭血壓監(jiān)測,如有條件優(yōu)先選擇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對于高血壓管理,建議首選家庭血壓監(jiān)測;若條件不允許,建議根據診室血壓測量結合24小時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進行管理。
另外,關于用藥的時間節(jié)點,患者需要掌握以下幾點:(1)應固定每天服藥和測量血壓的時間,進而方便觀察降壓效果;(2)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用藥時間;(3)一般在清晨空腹測量血壓后服藥,當然患者也可以根據自身血壓峰值變化調整服藥時間,比如部分患者下午血壓偏高,那就要在血壓升高前2~3個小時服藥。
對于需要治療的成年高血壓患者來說,初始治療推薦以下3類藥物:一是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普利”類),或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沙坦”類);二是長效二氫吡啶類鈣通道阻滯劑(CCB,“地平”類);三是噻嗪類藥物。
ACEI常用的有培哚普利、貝那普利等;ARB常用的有氯沙坦、纈沙坦等。二者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發(fā)揮降壓效果,起效緩慢,但降壓作用持久而平穩(wěn)。ACEI作用在于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尿蛋白,針對肥胖、糖尿病和心臟、腎臟靶器官受損的高血壓患者療效較好,對伴有心力衰竭、糖耐量減退或糖尿病腎病的高血壓患者療效顯著,不良反應主要表現(xiàn)為刺激性干咳、血管性水腫。需提醒的是,高血鉀癥、雙側腎動脈狹窄患者禁用,妊娠婦女也禁止使用。ARB在治療對象和禁忌癥方面與ACEI相同,但在高血壓治療領域內,ARB不僅是ACEI不良反應的替換藥,更具有其自身治療特點。
鈣通道阻滯劑也就是患者所說的地平類降壓藥,常見藥物包括硝苯地平控釋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緩釋片。這類藥物通過阻斷鈣離子通道實現(xiàn)血管擴張,進而通過降低心肌氧耗量起到降壓效果。整體來說,其優(yōu)勢在于降壓作用顯著并且安全,對于慢性腎衰竭患者來說,在達到降壓效果的同時也可以對心腦起到保護作用。不過用藥后可能出現(xiàn)面色潮紅、頭痛、牙齦增生、腳踝部水腫。
噻嗪類藥物中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是代表藥物,其優(yōu)勢在于作用較緩,可以平穩(wěn)降壓,在治療高血壓合并水腫、心衰的患者上有著較好的療效。不過長期使用低血鉀風險較大,也會對血糖、血脂、血尿酸代謝產生影響,患者也容易出現(xiàn)痛風。
除了上述降壓藥物,當前中醫(yī)藥治療也受到臨床的廣泛關注,高血壓屬于中醫(yī)學眩暈范疇,通過辨證施治同樣能夠達到良好療效,常用藥方包括五苓散、六味地黃丸、血府逐淤湯、天麻鉤藤飲、半夏白術天麻湯等。
臨床上,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原則大致包括以下幾點:
個體化治療原則 每個患者的年齡、體重、基礎疾病情況不同,伴隨的高血壓癥狀也不同,因此需要強調個體化治療。需在醫(yī)師的指導下選擇合適自身特點的藥物,切忌自行盲目服藥。比如對于存在輕度或者中度腎功能不全的患者來講,適宜口服ACEI降壓藥物,研究發(fā)現(xiàn),卡托普利能夠反向調節(jié)腎功能,對于高血壓腎病患者來講,使用該藥物能夠改善腎功能。再如利尿劑和ACEI聯(lián)用能夠治療老年患者的高血壓,而利尿劑和CCB類鈣拮抗劑聯(lián)合用藥能夠達到良好的治療效果,用藥前需要患者掌握用藥方法和常見不良反應。
副作用最小原則 用藥期間要重視藥品副作用,特別需要考慮用藥的劑量和效用之間的關系,權衡利弊之后,選擇合適的藥物,將副作用降到最低。如果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要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然后調整用藥方案,比如ACEI類藥物主要不良反應體現(xiàn)在血管神經性水腫和干咳,還有一些患者會出現(xiàn)過敏反應,為此需要更換為ARB類藥物。
聯(lián)合用藥原則 《指南》強調,對于血壓高于140/90mmHg的高血壓患者,初始推薦使用聯(lián)合治療,考慮到提升患者服藥依從性和持久性,優(yōu)選單片復方制劑,其中推薦選用ACEI+CCB或ACEI+利尿劑組合。
此外,高血壓患者除了進行藥物治療,還可以通過飲食、運動等方式進行調理,如在日常生活中對總能量的攝入加以控制,合理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優(yōu)質蛋白、不飽和脂肪酸,多吃蔬菜、水果,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6克,少食腌制食物。在運動調理上,每周保持4~7次中等強度的運動,比如快走、慢跑、騎車,每次持續(xù)30~6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