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東承
(福建省平潭龍南初級中學,福建 福州 350400)
學生要想學好物理這門課程,那么應該具備較為扎實的數(shù)學功底和良好的邏輯思維.但是即便學生具備這兩個特質(zhì),倘若教師還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按部就班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學生很容易對課堂產(chǎn)生抵觸情緒,根本學不好物理這門課程.物理知識邏輯性較強,如果教師沒有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手段,學生很難提起興趣,無法跟上教師的節(jié)拍.實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為提高這部分內(nèi)容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嘗試將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其中.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促進學生深入的學習物理知識,掌握不同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用處所在.只有當學生的學習與生活接軌以后,他們才會對物理知識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初中物理實驗課堂才能夠真正地增效提速.
教師教學開展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種,但是高效的課堂秉持的原則往往是將學生視作課堂的中心.把學生群體當作教學的絕對主體,想盡辦法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熱情,改變以往學生被動參與學習的局面,這樣的教學方式才能夠激發(fā)出學生的所有潛能.因為在傳統(tǒng)的物理實驗課堂上,學生只是按照課本上的步驟或是老師的叮囑機械性地開展實驗活動.學生順從地進行學習和他們主動學習有著很大的區(qū)別,所發(fā)揮的學習潛能也有非常大的差距.要想讓學生心無旁騖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首先要做的便是秉持學生主體的教學原則,讓學生感受到自身的重要性.
開展生活化教學無非是在學生和物理知識之間搭建起堅實的“橋梁”,在“橋梁”上不斷有生活和物理知識來來往往.學生既可以在實驗當中證明他們在課本上看到的物理知識,同時在生活當中他們可以更新自己的物理知識儲備,反過來在課堂學習當中驗證自己在生活中的這些發(fā)現(xiàn).在整個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自身的定位,以往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效果甚微的一個問題點就在于教師扮演的是主宰者的角色.實踐表明,教師主宰的課堂難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在過去,教師著眼于為每個學生搭建相同的“橋梁”,但是同一個標準并不適用于所有的學生,不利于學生的物理學習.教師所要做的應該是關(guān)注每座“橋梁”的搭建,幫助每座“橋梁”搭建得更加穩(wěn)固,更加綿長.在實驗過程中,學生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問題,對學生來說是一筆重要的財富.只有發(fā)現(xiàn)“橋梁”存在的問題,解決好這些問題,才能夠排除隱患.讓“橋梁”真正的堅固起來,學生整個初中階段的物理學習才能夠更加扎實地開展.
初中階段的學生觀察能力較強,他們會發(fā)現(xiàn)生活當中的許多物理現(xiàn)象,但是沒有足夠的知識支撐去解釋這些現(xiàn)象,因此他們對于現(xiàn)象的了解都只是停留在表面.學習物理這個學科的一大意義就在于幫助學生去揭開生活中一些物理現(xiàn)象的神秘面紗,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生活,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因此在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通過營造生活化的實驗場景,運用生活化的實驗道具開展實驗,和學生們共同解釋生活中的物理問題.生活場景并不是固定的,在不同時間、不同區(qū)域教師可以靈活的布置相關(guān)的生活場景.例如在教學《升華與凝華》這一課時,南方一帶的學生難以見到雪和霧凇這些自然現(xiàn)象.因此教師可以讓學生們觀察家里的白熾燈泡,與同規(guī)格嶄新的白熾燈泡對比,發(fā)現(xiàn)用過一段時間后,白熾燈玻璃泡變暗色了,而且燈絲也變細了,這是鎢絲發(fā)生了升華和凝華的物態(tài)變化.再引導學生開展與之相關(guān)的實驗,向?qū)W生們解釋升華和凝華這一物理現(xiàn)象.開展生活化的物理實驗,和學生們共同探討、解釋其中的奧秘.一方面能夠大大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另外一方面能讓學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物理這個學科的實用性,讓學生無論是在課堂上還是生活中都能保持一顆探索之心.
要想實現(xiàn)物理實驗教學的生活化,那么教學資源務必要呈現(xiàn)生活化的形式.只有當學習資源和實際生活真正契合時,學生在物理實驗的過程中才能夠下意識地將學習和個人生活結(jié)合在一起,才能夠更好地解決物理問題.生活當中無處不是物理知識,無論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還是生活的柴米油鹽,其中都存在著大量的物理知識.因此要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教師首先要成為一名善于觀察生活的人.教師要從生活當中提煉出大量有效的教學資源,這樣教師才能夠在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個人生活間建立起聯(lián)系,學生才不會認為物理只是一個游離于實際生活之外的科目.物理實驗的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通過物理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問題,并最終為其所用.因此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要盡量以生活實例引入教學,貼近個人生活的案例會讓學生感受到物理并不是只存在于課本當中的知識,原來自己身邊許許多多的生活現(xiàn)象都是物理現(xiàn)象,從而能夠在課堂開始就調(diào)動起學生的探索熱情.
生活化物理實驗開展的首要條件是確保實驗器材的來源生活化,只有當實驗的這些器材全部來自于生活時,學生才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實驗的整個過程,理解其中蘊藏的物理知識.當學生回到生活中,看到相關(guān)的實驗道具時,他們便會馬上想到自己做過的物理實驗,重溫相關(guān)的物理知識,有助于學生不斷鞏固學習內(nèi)容.相較于實驗室當中各種冰冷的、講究準確度的儀器,從生活當中獲取的實驗器材更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親切感,更容易被他們所接受.此外從生活當中選擇實驗器材也是一個探索生活的過程,如果學生仔細觀察生活,他們就可以憑借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找出合適的實驗器材.
教學《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這課時,學生身邊存在許多可以用來實驗的材料,比如照相機和放大鏡等.很多學生都知道照相機拍出來的照片更加清晰、立體,但是他們并不知道其中的原理.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們用蠟燭、放大鏡和光屏等物品進行本課的實驗,實際操作了一遍之后,學生便會了解照相機能夠拍出高質(zhì)量照片的原因.又比如在教學《溫度與溫度計》這課時,教師可以從學生身邊的材料入手,讓學生們用膠帶、筆芯和玻璃瓶等道具做出簡單的溫度計.讓學生們把溫度計放在冷水中時,他們會觀察到溫度計收縮導致當中的液體出現(xiàn)了下降的現(xiàn)象;將溫度計放在開水中時,溫度計當中的液體明顯膨脹并急劇升高.通過簡單的實驗學生們能夠直觀快速地理解“熱脹冷縮”這個知識點.通過實驗器材生活化的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加留心自己身邊的事物,更加仔細地觀察自己的生活.當有實驗需要時,他們便能夠第一時間從生活中找到合適的實驗道具,學生對知識的鞏固也能更加深刻.
物理實驗并不是只有在實驗室或者課堂上才能做,既然生活是物理知識的來源,那么教師就要鼓勵學生在課堂之外多進行一些物理實驗.大部分學生并不具備自主實驗的能力,因此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為家庭實驗做好鋪墊.因此首先教師要給學生打好基礎(chǔ),再讓他們回到家中進行自主實驗.教師完全可以把預習任務以實驗的方式安排給學生,讓學生先自主做完簡易實驗,再進行課堂學習.
例如在學習《物體的浮與沉》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利用微課這一先進技術(shù),將簡易密度計的制作過程做成微課的形式,當作學生的課前預習材料.通過微課學習之后,讓學生們在家中進行相應的實驗.學生們可以利用家里的吸管、細鐵絲和橡皮泥,按照微課中的指導一步步地做出一個簡易密度計.然后將其投入水中,在吸管上標記水面所到達的位置,再將密度計投入其它液體中,如果液面所對應的位置在標記的上方,則說明液體的密度比水小,相反則比水大.在家中進行物理實驗能夠大大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因為在當下很多學生只是看著老師做或者在小組活動中看著其他同學做,實際上自己的動手能力非常薄弱,需要針對性地提升.當學生們自主進行了幾次生活化實驗之后,他們也會愈發(fā)清晰地認識物理知識和實際生活之間的關(guān)系,讓他們更加喜愛物理這門課程,喜歡自己動手去做一些簡易的實驗有利于學生物理整體水平的提升.
在所有的中學物理實驗當中,總會有一些實驗比較復雜,有較多的步驟.對于這些實驗教師可以采取分組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們自制實驗材料完成相應實驗.在分組上教師要秉持成員水平有層次感的原則,不能都是會干活的,也不能都是不會干活的,要做到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搭配.這樣在小組運作的過程中,小組全體成員才更加容易進入學習狀態(tài),都能在實驗的過程中有所收獲.
例如在《科學探究:牛頓第一定律》這課內(nèi)容的實驗部分時,這個實驗所需要的材料有斜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小車、刻度尺等.在實驗開始之前,小組內(nèi)部自行商定,由不同的學生負責回家制作不同的實驗材料.如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就回家自制小車、斜面,動手能力稍微弱的學生就回家準備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等.等到實驗器材都準備好以后就可以進行動手實驗了,在實驗的過程中也可以給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任務,比如1號同學負責搭建斜坡,2號同學負責安放小車,3號同學專門負責記錄小車的滑行距離等.在所有實驗都完成之后,小組成員們再一起分析實驗的整個過程和結(jié)果,各抒己見.最后在小組成員思維碰撞之后,把實驗過程和實驗結(jié)果制作成一份報告上交,教師對其進行批改和指導.在這個過程中,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物理實驗當中來,讓他們都能感受到自己重要性,體驗成功的喜悅.在這個物理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升,完全符合新課改全面發(fā)展的教育理念.
生活化是當下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發(fā)展趨勢,當物理知識與個人生活之間架起了溝通的橋梁時,學生才會將物理學科納入自己的懷抱,以積極主動的心態(tài)參與學習,學生的物理素養(yǎng)也更容易得到發(fā)展.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教學資源生活化、實驗器材生活化、實驗情境生活化、家庭物理實驗以及小組協(xié)作完成實驗五方面入手,實現(xiàn)物理實驗教學的全面生活化,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