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榮
【教材分析】
“平面鏡”是蘇科版八年級物理“光現(xiàn)象”中的第四節(jié),本節(jié)內(nèi)容是光學部分的教學重點之一。本課學生首次接觸“虛像”這個新概念,后面還將學到“凸透鏡成像”,本課具有承前啟后的重要作用。
教材突出了學生的探究活動,把知識獲取的過程和知識的學習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探究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學情分析】
平面鏡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對鏡子所成的像很多同學具有一些淺層認識,比如,感覺“像近大遠小”“像在鏡子后面某個地方”“鏡中的像與物左右相反”等。但對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沒有深入研究過,對“像”的認識尚處于模糊階段。
同時,在第三章的第三節(jié),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光的直線傳播”實驗探究過程,這就為本課的探究學習提供了一定的方法。
【教學目標】
1.知道平面鏡成像的特點;能列舉生活中的平面鏡,初步了解平面鏡成像特點的應用及光污染。
2.通過經(jīng)歷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探究過程,體驗用“替代法”確定像的位置的研究方法,培養(yǎng)交流協(xié)作能力,增強語言表達、歸納分析的能力。
3.領略大自然中“平面鏡成像”現(xiàn)象的對稱美與和諧美,培養(yǎng)樂于探究自然奧妙的興趣和愿望以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得出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教學難點:利用“替代”的方法確定像的位置。
【教學方法】
實驗探究、交流討論。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多媒體設備、課件、鏡子、玻璃板、光具座、蠟燭、燒杯。
學生準備:鏡子、玻璃板、蠟燭、白紙板(光屏)、火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1.首先讓我們來欣賞一段有趣的動畫。
2.動畫中的咖啡貓看到了什么?它們的困惑和有趣的反應都源于我們?nèi)粘I钪蟹浅J煜さ囊环N光學器材,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3.大家還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體可以看作是平面鏡呢?(學生舉例)
(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板書)
4.接下來先請同學們利用桌子上的平面鏡,觀察你在鏡子中所成的像,討論一下,看看能提出哪些關于平面鏡成像的問題?
(設計意圖:通過小孔成像的學習,我們知道光屏能夠接收到的像稱為實像,那么,光屏接收不到的像稱為虛像,從而引出虛像的概念。)
啟發(fā):你們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學生通過照鏡子,分組討論后,提出關于像與物關系的問題,預設:
(1)像能被光屏接收到嗎?
(2)鏡子離遠時,像變小了嗎?
(3)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嗎?
(4)通過平面鏡成的像,在鏡子后面的什么地方?
(5)像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嗎?
二、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1.提出問題并作出猜想與假設。
同學們在生活中都有使用平面鏡的經(jīng)驗,下面先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根據(jù)你們的生活經(jīng)驗,平面鏡成像有哪些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教師鼓勵學生積極提出問題,并將問題簡要記錄在黑板右側。
預設:大小、距離、虛實、倒正。
(1)平面鏡所成的像可能是虛像(實像)。
(2)平面鏡所成的像與物的大小可能相等。
(3)像與物的大小可能不等。
(4)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可能相等……
接下來,請同學們對教材第66頁三個問題進行猜想。
……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大膽猜想,思路不受限制,使探究活動具有真實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實驗設計。
這些猜想是結論嗎?不是。我們還需要對它們進行實驗驗證?,F(xiàn)在的關鍵是如何準確地找到像的位置。老師可以給大家做一個實驗來提示,做實驗之前,請同學們先看一段視頻。為什么杯中的蠟燭澆不滅呢?我們把這個場景再現(xiàn)一遍同學們就會明白了。
引導學生觀察:杯中的蠟燭真的被點燃了嗎?實際上是我們使它與前面這支被點燃的蠟燭像重合了,這樣它看起來被點燃了,而此時它所在的位置就是像的位置。大家現(xiàn)在知道如何找到物體在平面鏡中的像所在的位置了吧!老師給你們準備了玻璃和平常使用的鏡子,你們應該選用哪一個來做實驗呢?
為了驗證我們的猜想,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一些實驗器材,光具座(展示),上面有刻度尺可以測量距離,底座上有一條紅線對準刻度尺。同時,底座可以安放物體并能移動(示范)。
下面,我們來設計教材第66頁實驗,請同學們討論下列問題:
(1)為了便于找到像的位置,選用玻璃板還是鏡子作平面鏡?
(2)怎樣找到像的位置?
(3)怎樣比較像與物的大???
(4)怎樣比較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
學生選用玻璃作平面鏡;取兩個相同的物體,用其中一個物體去接收另一個物體的像,比較它們的大小,看像與物的大小是否相等;利用刻度尺來測量代替像的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設計意圖:使學生了解實驗探究內(nèi)容、實驗器材,知道實驗相關事項。引導學生分析“像”,確定探究方法:替代法:①用玻璃替代鏡子;②用物體替代像。)
3.動手實驗。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這些器材來驗證你們剛才的猜想是否正確,并將實驗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填入學案對應的表格中開始實驗。
各小組動手做實驗,實驗的結果填寫在老師設計的表格中。教師巡視,解決各種問題。
(1)玻璃為何豎直放置?(教師可演示)
(2)一次實驗得到結論是否可行?
學生自主選擇猜想中的物像關系進行探究。實驗完成后,填寫實驗報告單。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小組協(xié)作能力,讓學生經(jīng)歷探究過程,體驗探究方法,增強動手能力。)
4.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1)我們請兩組同學來匯報他們的實驗結果……讓我們分析一下:平面鏡的像光屏接收不到,因此是虛像;每組數(shù)據(jù)的值不是完全相等。
實物投影展示多個小組所填表格,并請小組代表分析論證,得出結論。
(2)因為誤差的存在,我們可以認為是相等的;像與物的大小都是相等的——通過這些現(xiàn)象或數(shù)據(jù),請同學們討論,看看能得到什么樣的結論?這就是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第67頁和結論)。
下面請同學們回顧一下,開始我們照鏡子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像在什么位置?大小是怎樣的?那為什么看起來像的大小會變化呢?其實我們看似近大遠小,是視角的差異造成的,實際上像與物的大小是相等的,這說明有時候僅憑人的感覺是不可靠的,應該用實踐來檢驗。
(3)學生討論并歸納: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相等;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像與物相對于鏡面是對稱的。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一是培養(yǎng)學生分析概括的能力,二是點題,體現(xiàn)課堂的整體性與連貫性。)
三、平面鏡成像特點應用
1.通過剛才的學習,相信同學們對平面鏡有了較深刻的認識,那么,你們知道平面鏡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應用嗎?(第68頁平面鏡成像的應用/板書)
預設:早晨起床,對著鏡子梳頭;商店在墻壁上裝上鏡子,感覺很寬敞;舞蹈演員對著鏡子糾正姿勢;衛(wèi)生間的墻壁上裝著鏡子;潛望鏡利用平面鏡觀察岸上的物體;牙醫(yī)用鏡子觀察病人的牙齒。
(設計意圖:將知識遷移到實際應用中,體現(xiàn)“知識來源于生活,更服務于生活”的理念,讓學生感受生活與物理的緊密聯(lián)系。)
2.教師點評,并引導學生進一步分類:同學們答得很好,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1)展示第68頁圖片:它們是利用平面鏡改變光的傳播方向。
(2)展示第69頁圖片:它們都是利用平面鏡擴大視野空間。
(設計意圖:從實際應用中再認識平面鏡,了解平面鏡的具體作用。)
3.展示第70頁、第71頁兩幅圖片:其實這都是利用平面鏡成像的原理。
下面就讓我們再來看一個平面鏡成像應用的小實驗:這是一個簡易的萬花筒,它是由三塊平面鏡以一定的角度組裝而成?,F(xiàn)在同學們看一下,老師手上有幾個小球?(展示一個乒乓球)如果將它放在萬花筒中,你們會看到幾個小球呢?請同學們動手試一下。
提問:看到了幾個?其中像有幾個?
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呢?請同學們結合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課后思考這個問題。
學生分組實驗,觀察小球通過簡易萬花筒成像的個數(shù),根據(jù)實際情況回答。(平面鏡所成的角度不同,成像的個數(shù)不同)。
由此看來,平面鏡的用處真的很大,是不是平面鏡越多越好呢?能舉例說明嗎?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同時設置懸念,讓學生課后能積極地探究物理知識,激發(fā)求知欲。)
4.凸面鏡和凹面鏡。
設疑:我們?nèi)粘I钪杏性S多鏡子,是不是所有的鏡子都是平面鏡呢?
提問:能舉出一些例子嗎?
預設:不是。太陽灶、汽車的觀后鏡、街道拐彎處的反光鏡、手電筒的燈罩、車輛前燈的反光罩、顯微鏡的反光鏡、點燃2008奧運圣火的凹面鏡。
很好,我們根據(jù)這些鏡子的形狀,將它們分成兩類:凸面鏡和凹面鏡(第73頁凸面鏡和凹面鏡/板書)
(設計意圖:在平面鏡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展,了解凸面鏡和凹面鏡,為下一章——透鏡的學習打下基礎。)
四、課堂小結
本節(jié)課就學到這里,下面請同學們回顧一下,在這節(jié)課中你們學到了什么?(提問后展示第76頁)
(設計意圖:增強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為完成練習做準備。)
五、隨堂檢測
為了更好地理解和鞏固我們剛才所學的知識,下面請同學們完成隨堂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然后檢查正誤,最后評講練習。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一節(jié)課的成果,體驗成功的喜悅。)
六、作業(yè)設計
1.課本第74頁。
2.收集有關平面鏡方面的資料。
(設計意圖:預留課后作業(yè),通過適量的練習鞏固成果,同時,通過網(wǎng)絡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其接觸更全、更廣、更細的知識,完善知識體系。)
(作者單位:鹽城市明達初級中學)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