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信,是牢記初心使命、恪守職業(yè)道德,以醫(yī)者仁心全情守護群眾的生命健康。
1981年4月,24歲的李桂科走進了住著181名麻風病患者的山石屏療養(yǎng)院。簡陋的垛木房、臟亂不堪的生存環(huán)境和嘴歪眼斜、肢體殘缺的患者,是療養(yǎng)院給他的最初印象。有一天,李桂科和同事們完成治療任務,乘渡船離開時,患者們不約而同地集中到江邊,眼巴巴地看著他們離去的身影,眼里充滿了無助、無望和不舍,久久不愿離開。“一定要把他們的病治好?!崩罟鹂圃谛牡装蛋翟S下承諾。
“我來,就是要治好你們的病,不把你們治好,我是不會走的?!泵鎸σ浑p雙渴望的眼睛,李桂科真情流露。
剛到山石屏的日子里,李桂科每天在黑潓江邊換上防護服再進療養(yǎng)院,從療養(yǎng)院出來又在江邊脫下防護服,晚上回到住所再進行蒸煮消毒。接觸患者一年后,李桂科與患者之間建立起了相互的信任,沒有再穿著隔離服,只在為病人檢查時戴口罩手套,進行必要的防護。“給患者治病的同時,還要治心。如果一直穿著隔離服,患者和周圍的群眾怎么會相信麻風病能治好呢?”
1990年,洱源縣境內的麻風病患者全部治愈。2000年,李桂科從健康區(qū)搬進療養(yǎng)院,全身心投入到患者的社會康復、心理康復和山石屏村的建設工作中。
42年的堅守,李桂科將一個與世隔絕的麻風院建成了黑潓江邊一座通路、通橋、通電、通水、通網絡的美麗家園,摘掉了人人懼怕的“麻風村”的帽子,變成了人人向往的“幸福村”。
(摘編自“云南網” 2023年5月1日)
素材解讀
他用40多年的堅守,詮釋醫(yī)者仁心;他用40多年的陪伴,書寫人間大愛;他用40多年的耕耘,踐行入黨初心。40多年來,他給麻風病患者治病、治心、治貧,帶領康復人員過上美好生活,讓“麻風院”變“幸福村”。他把山石屏療養(yǎng)院當作自己的家,把麻風病康復者及其家屬當作自己的親人,成為麻風病康復者心中的“好醫(yī)生”、孩子們心中的“好老師”、康復者心中的“孝子”、村民們心中的“好家長”“好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