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南
1980 年,中國郵政發(fā)行了第一枚生肖郵票——《庚申年》金猴郵票,單枚面值只有8 分錢,如今,這版猴票的價格已經(jīng)翻了上萬倍,整版(80 枚)接近150 萬元,被稱之為中國現(xiàn)代郵票史上一大奇觀。而這枚郵票的創(chuàng)作者就是著名畫家黃永玉。
提起黃永玉,人們形容最多的一個詞是“傳奇”。林青霞說:“他是我見過‘90 后’最年輕的漢子。”白巖松直言:“我這輩子的目標(biāo),就是老了能成為像黃永玉一樣好玩的老頭?!绷河鹕u價:“金庸是大俠,黃永玉當(dāng)為怪俠?!?/p>
1924 年,黃永玉出生在湖南省常德市,祖籍為湖南省的鳳凰縣城。12 歲時,黃永玉背著包裹一個人坐船離開了家鄉(xiāng),在陳嘉庚先生辦的集美學(xué)校讀初中。雖然多次留級,他卻把學(xué)校圖書館的那些書從頭到尾翻了一遍,慢慢接觸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后來,他自學(xué)木刻,14 歲那年已是東南木刻協(xié)會的會員。離開集美學(xué)校后,他當(dāng)過碼頭小工,做過瓷廠苦力,還是戰(zhàn)地服務(wù)團團員、劇團見習(xí)美術(shù)隊員,流離在福建、江西等地時以木刻和繪畫為生。黃永玉后來回憶說:“我這一輩子也沒向誰學(xué)過什么東西,都是在謀生中鍛煉出來的?!?/p>
1948 年,黃永玉來到香港,任《大公報》臨時美術(shù)編輯,與金庸、梁羽生成了同事。1956 年,黃永玉出版《黃永玉木刻集》,其代表作《春潮》《阿詩瑪》轟動了中國畫壇,他也成為享譽全國的畫家。他做事有一種我行我素的風(fēng)格,不死板,不教條,60 歲時學(xué)著考駕照;67 歲時跑去意大利游學(xué)寫生;80 歲時給《時尚先生》雜志做封面模特;年過九旬還喜歡穿紅衣服,手上常常拿個煙斗;93 歲時開著一輛紅色法拉利去飆車……作家李輝說黃永玉:“只有在他的身上,才能看到真正的天真爛漫,他永遠活得像個十二三歲的小少年?!彼裕两裼兄袄项B童”的稱號。
黃永玉曾經(jīng)寫過《比我老的老頭》,但他本人是不認(rèn)老的。有人向他求教長壽的秘訣,黃永玉半開玩笑地說:“我的秘訣是抽煙、喝酒、聊天、熬夜、晚睡、不運動、不吃水果。”眾人驚訝,唯獨他怡然自得:“寫作也是一種運動,我的腦筋在動,手指在動;開心也是一種運動,我的心在動,我開朗快樂?!痹谒磥恚_心地活,快樂地過,不辜負(fù)自己,不辜負(fù)生命,就是最好的養(yǎng)生手段。
人們印象中的黃永玉總是笑意盎然的,晚年時,有人問他:“您真沒有煩惱呀?”他笑道:“是人都有煩惱,咱又不是大羅神仙?!秉S永玉打了個比方:“我們的身體,就像是一片原生態(tài)土地,如果不想讓它荒草連天,唯一的方法就是種上莊稼?!边@些莊稼其實就是興趣所在,比如:讀書、練字、音樂、雕刻、旅行、看戲、坐禪、栽花、種樹、打拳……
黃永玉愛玩是出了名的,他總是想著法子從生活中找樂趣。他的收藏可以說琳瑯滿目,不計其數(shù)。比如:煙斗、郵票、名車、茶具、唱片、舊書、照相機、奇石、文玩、根雕、古幣……此外,他家里還養(yǎng)有名犬、鸚鵡、猴子、貓頭鷹、熱帶魚、巴西龜和梅花鹿等,堪稱“小型動物園”。一有空閑,黃永玉就會跟它們交流,他說萬物皆有靈性。至于植物,那就更是不計其數(shù)了。他最喜歡的是荷花,自稱“萬荷堂主人”,別人則稱他“荷癡”,迄今為止,他已有8000 張荷花畫作。
黃永玉好動,一有機會,便抓住不放,自覺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一次,一個電視攝制組跟隨黃永玉到湖南鳳凰拍片子,黃永玉邀上攝制組的小伙子到古城看鳳凰人過新年。在濃厚的新年氣氛里,一陣舞龍的鑼鼓聲響起,黃永玉把手上的煙斗往兜里一揣,說了聲“我來舞”,就噌一下躥了上去,接過舞龍者手中的龍頭舞起來。
黃永玉很喜歡爬山,他老家的鳳凰山雖然不是很高但很險峻,每年回家他都要爬幾回。他爬山的速度很快,連年輕人都難以跟上。對于爬山,黃永玉有他的經(jīng)驗:“登山要步伐穩(wěn)健,呼吸要調(diào)整好,深吸氣慢呼出,喘要等登頂之后再喘。半路上盡量不要休息,要一鼓作氣。登山途中,不要忘記欣賞山中的風(fēng)光景色,這有助于緩解疲勞。常登山,腰板直,腿腳靈便,好處很多。登頂之后,有一種成就感,心情也會為之舒暢。”
黃永玉平時還喜歡打打沙袋。他在房后吊了一個沙袋,重十余斤,每天要打沙袋若干次,練就了極好的拳擊基礎(chǔ),擊拳迅猛有力,技巧掌握得也好,還經(jīng)常做示范教年輕人打拳。
黃永玉常把自己比喻成工蟻,一天到晚快樂忙碌,寫字畫畫,永不放假。他至今舉辦畫展數(shù)十次、出版畫集幾十種。他在意大利的佛羅倫薩游學(xué)時已過了花甲之年,但仍舊每天工作10 小時以上,如苦行僧一樣背著畫箱四處寫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新作不斷出現(xiàn),且繪畫尺幅也越來越大,他89 歲時所作的《春江花月夜》,畫心竟有5 米之高。除了畫畫,他對有藝術(shù)趣味的事都喜歡嘗試一下,尤其癡迷于文學(xué)創(chuàng)作,寫下了《永玉六記》《這些憂郁的碎屑》《沿著塞納河到翡冷翠》等作品。常有人感嘆遲暮之年,但黃永玉似乎從不覺得遲暮之年有什么不好。90 歲時,他為自己畫了一幅自畫像,畫面上的他赤足坐在地上,高舉著雙手大笑。他曾預(yù)感說自己的90 歲應(yīng)該會很忙,因為他不僅要畫畫,還要寫自傳。他的《無愁河上的浪蕩漢子》已經(jīng)出版了3 部共計上百萬字,此前每個月在《收獲》雜志上連載,每天寫幾千字,從來沒拖過稿。
黃永玉說:“不少人進入老年之后,都會產(chǎn)生失落感,認(rèn)為時日不多、好景不長了,對生活失去信心,消極地打發(fā)余年。更有甚者,人未老、心已老,人未去、心已死。這種想法,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隨著社會的進步、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人類的預(yù)期壽命逐年增長,百歲老人不為鮮見;而人們于老年的概念,不過以60 歲為限。其實,60 歲的老年人尚年輕,尚可活得更瀟灑、更‘多情’?!?/p>
對于“多情”的含義,黃永玉這樣解釋:老年人想健康長壽,就要愉悅心情、增進友情、鞏固愛情、注重世情。愉悅心情,是指保持情緒良好、心胸開朗,逢事淡然處之,勿與人爭高低,盡力培養(yǎng)自己的業(yè)余愛好,確立精神支撐,從中尋找樂趣,棋琴書畫、種花養(yǎng)鳥,都是最佳的選擇,自可陶醉其中。增進友情,是指老年人切忌孤獨,應(yīng)廣交朋友,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文體活動;或者結(jié)伴郊游,到大自然中去領(lǐng)受山光水色的恩澤;或者與忘年朋友交流思想,吸取青春活力,使老年生活興味盎然。鞏固愛情,是指人越是到老年,越要珍惜、鞏固愛情。即使喪偶老人,也該重組家庭,延續(xù)愛情。注重世情,是指人進入老年,也應(yīng)注意自己的穿著打扮、行為舉止。走路要有精神,舉止要干凈利落;要講究衛(wèi)生、注重儀表。
人老了不要怕,黃永玉用他自己證明了一個老人也可以像年輕時一樣瀟灑地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