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怡,吳一源
(魯迅美術學院大連校區(qū),遼寧 大連 116000)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三胎政策的放開,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多元化成長,2021 年的數(shù)據(jù)顯示,平均每戶家庭中孩子的支出占家庭收入比重的20%~30%,尤其是一線城市的90 后家庭中,平均每月都會在孩子身上花費很多。除了日常的生活必需品外,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孩子的生活空間,為其裝修兒童房,力求孩子從小就能在一個舒適溫馨的環(huán)境下成長。而兒童地毯作為一個兒童房間軟裝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在社會的這種大環(huán)境下,近年來也越來越受歡迎,有著非常可觀的前景。
兒童地毯的發(fā)展方向開始由純功能性向功能性與娛樂性相結合轉(zhuǎn)變,以往只注重舒適的功能性地毯已開始無法滿足大多家長及兒童的需求。寓教于樂,讓孩子感受地毯帶來的快樂,也主動在游戲中學習,充分發(fā)揮圖案的魅力,用鮮明的顏色豐富孩子們的想象。而現(xiàn)階段國內(nèi)的兒童地毯企業(yè)往往從設計師的成人視角開展設計活動,大多忽視了對兒童群體隱性需求的挖掘,地毯的設計呈現(xiàn)也未能更多地體現(xiàn)出對兒童身心發(fā)展的關懷。對于兒童這種特殊用戶群體來說,全方面地分析他們的需求,設計出能夠戳中痛點并令他們滿足的產(chǎn)品,便可令其感到興奮[1]。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hierarchical theory of needs),把人的需要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和歸屬需求(亦稱為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實現(xiàn)需求五類層次。馬斯洛(Abraham H.Maslow)認為,人的需求是由底層到高層逐漸遞增的,處在底層其欲求更加強烈和迫切,越高層越難以實現(xiàn)。馬斯洛把人類在世所必須面臨的不同發(fā)展階段,作出了科學合理的闡釋[2],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對兒童地毯的設計進行分析,結合新型的材料、工藝等進行分析,可以設計出更符合兒童需求的地毯。
防寒是地毯最原始的功能,尤其兒童比成年人更需要保暖,所以在地毯材料的選擇上要選擇保暖性能好的。除此之外,因兒童的皮膚更嬌嫩,且較成年人相比,兒童會有更多的時間在地毯上玩耍、爬行。所以地毯的材料需得柔軟不扎膚,才能夠滿足兒童在生理上的舒適感。
安全是家長對孩子最重視的問題,從兒童的安全需求的角度來看,地毯的抗摔性及阻燃性很重要。不管是還在蹣跚學步的幼兒,還是充滿好奇心愛玩耍的兒童,他們都會比成年人更容易摔倒磕碰,于他們而言,選擇一款厚實柔軟的地毯,會在摔倒時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從而避免受傷。地毯的阻燃性也是家長們非常在意的一個點,大多數(shù)兒童的防火意識較薄弱,除了日常生活中盡量避免接觸火種外,兒童房的家具也應盡可能的選擇防火材料,地毯作為軟材料家具,更應該注意。
兒童較成年人比,在心理上會更需要歸屬感,除了父母及親人悉心的照顧,身邊的顏色也會對兒童心理的歸屬感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像是婦幼醫(yī)院的軟裝配色及醫(yī)護人員的服裝一般都會使用淡粉色、淡藍色等具有溫馨感的顏色,以此來使產(chǎn)婦及幼兒的心理更有歸屬感,情緒更加地穩(wěn)定。地毯的顏色會對兒童的情緒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使用溫馨治愈的顏色會使兒童坐在地毯上玩耍時更有心理歸屬感,如淡粉色、淡藍色、淡綠色、淡黃色,這些顏色可以讓人感到心情很安定、舒適。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孩子同樣也是如此。所以在進行地毯設計時,要注意兒童與成人的差異,使兒童感覺到被尊重。成人了解這個世界會靠眼睛看,耳朵聽,鼻子嗅,嘴巴嘗及皮膚摸。而對于兒童來說,觸覺是他們了解這個世界非常重要的感官,觸覺是人體發(fā)展最早、最基本的感覺,也是人體分布最廣、最復雜的感覺系統(tǒng)。它是兒童第一個“醒”過來的感覺,每個兒童都會通過對輕、重、尖、頓、冷、熱等感覺刺激的體會來探索世界。所以在設計地毯時,要注重地毯的觸感,讓兒童在觸摸時能夠有更好的感受。
當孩子參與有目的的活動時,通常他們會享受或者至少從中學習過程,并在看到最終的成品或者達到目標的時候感受到一些成就感和幸福感[3]。這時候旁邊的人可能會分享到這份喜悅,那么就會加強孩子的行為,例如專心拼一個拼圖、堆積木、學習騎自行車等,當這些事情完成后并且受到周圍人的鼓勵與贊揚,兒童的心理會得到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他們會更有動力去做別的事情,去學習新知識,去克服困難,這對兒童的成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在設計兒童地毯時,可以通過對地毯的形態(tài)、圖案的改變創(chuàng)新,使地毯擁有一定的可玩性,游戲性及趣味性,以此來滿足兒童成長過程中自我實現(xiàn)的心理需求。
為了保證兒童的保暖生理需求,在選擇地毯材料時應優(yōu)先選擇保暖性好的材料。在比較紡織品纖維材料的保暖性時,通常會參考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λ)。在物體內(nèi)部垂直于導熱方向取兩個相距1 米,面積為1 平方米的平行平面,若兩個平面的溫度相差1K,則在1 秒內(nèi)從一個平面?zhèn)鲗е亮硪粋€平面的熱量就規(guī)定為該物質(zhì)的導熱系數(shù)。導熱系數(shù)越低,纖維的保暖性越好。將地毯常用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進行對比,見表1,可以看出,羊毛、腈綸的保暖性較好,尼龍6 的保暖性相對較弱。所以在設計兒童地毯時,可選擇羊毛、腈綸這種導熱系數(shù)低的纖維材料來滿足兒童保暖的生理需求。而羊毛除了保暖性好,還有很好的彈性,踩上去腳感柔軟,觸感也很棒,在保證保暖性的同時還能夠有很好的舒適性。
表1 地毯纖維材料的導熱系數(shù)Tab.1 Thermal conductivity of carpet fiber material
出于對兒童的安全需求的考慮,地毯的阻燃性、抗摔性這兩個方面都需要考慮到。地毯的阻燃性所用的纖維材料的燃燒性能有很大的關系,將羊毛、尼龍6、丙綸、腈綸、滌綸的熔點及燃燒特點進行比較,見表2,可發(fā)現(xiàn)羊毛具有天然的阻燃、難點燃和自熄的性能,與別的纖維相比,羊毛不會熔化,被燒燙后只需輕微用力搓擦炭痕即可消除[4],羊毛的這一特點也可讓兒童不易燙傷。
表2 地毯纖維材料的熔點及燃燒特點Tab.2 Melting point and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pet fiber materials
地毯的抗摔性主要受地毯的厚度及底背材料影響。在所有類型的地毯中,因羊毛纖維本身的長度較長,故純羊毛地毯是所有地毯里面最厚的一種地毯,一般毯面絨高在6~8 mm 之間,整體的厚度在12~16 mm 之間。地毯厚度太小抗摔性會減弱,太大會導致毛易倒,所以將兒童地毯厚度定在15 mm 左右最為合適。
地毯的顏色對整個室內(nèi)空間的色調(diào)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兒童房地毯應選擇輕松、明亮、愉悅的色彩搭配。較為柔和的顏色會為孩子帶來心理上的歸屬感,從而可以穩(wěn)定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更快樂的成長。主色調(diào)可以選擇淡藍色、淡粉色、淺黃色、蘋果綠等明亮且飽和度適中的顏色,毯面亦可使用小面積的高飽和度顏色來繪制圖案,這樣既可以保證地毯整體的色彩具有溫馨歸屬感,鮮明的顏色又能夠為孩子的視覺帶來刺激,讓孩子的視覺神經(jīng)得到更好的開發(fā)。
在地毯生產(chǎn)時可選擇割絨、圈絨、片剪、栽絨等工藝,使平面的地毯變得有起伏,有層次感。割絨相對圈絨工藝絨面細膩,觸感柔軟,兒童在毯上玩耍時也會更舒適更放松。片剪及栽絨工藝不僅可以使地毯的圖案在視覺上更豐富,還可以更好的滿足兒童觸覺方面的需求。這樣便能夠更好地尊重兒童與成人之間的差異,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近些年來,除了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地毯外,異形毯也越來越流行,地毯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可以是花瓣形,動物形,不規(guī)則曲形等,還有可拼接的拼圖毯,這樣的地毯與傳統(tǒng)的四方形地毯相比會更加地生動可愛,很適合作為兒童地毯的形式。把兒童地毯設計為拼接式的拼圖毯,上面將一些字母、數(shù)字、小動物、植物等元素作為地毯的圖案,為地毯增加了游戲性及學習性,孩子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拼接地毯,同時還能夠?qū)W到知識,以此來滿足孩子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但拼圖毯容易有易移位的問題,選擇免膠自吸工藝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這種工藝會在底背上加入自吸條,而自吸條上有無數(shù)肉眼不可見的高分子微氣孔,能夠起到“吸盤”作用,放置地毯時會排出氣孔內(nèi)空氣,形成許多真空孔使地毯牢牢地吸附于地面。這樣既無需給地毯上膠,還能重復拼貼,不傷地板,不留殘膠,不起卷,兒童可以安心的在地毯上行走玩耍。
根據(jù)以上對兒童的馬斯洛的需求的分析,進行總結并匯總成表格,見表3,可以更清晰地得出設計思路與意象。材料選擇羊毛,有保暖性好、舒適度高、吸潮、阻燃、抗靜電、使用壽命長等特點,也可摻入適當?shù)哪猃埨w維來降低生產(chǎn)成本。絨高8 mm 左右,整體厚度15 mm 上下,保證了地毯的抗摔性,保障了孩子的安全問題。而選擇明度偏高、飽和度偏低的色調(diào),能夠更高地基于兒童歸屬感,在毯中增加片剪栽絨的工藝,能夠為兒童帶來更豐富的觸感,拼圖毯及一些有趣的啟蒙性的圖案都能夠滿足孩子的自我實現(xiàn)需求,底背使用自吸工藝的軟底,可以解決拼圖毯不牢固的問題。
表3 兒童地毯設計要求轉(zhuǎn)化表Tab.3 Conversion table of children's carpet design requirements
4.2.1 確立設計元素
根據(jù)設計意象可得知,需要兒童感興趣且能夠啟智學習的元素。大多數(shù)兒童都對動物元素感興趣,且動物元素能夠很好的幫助孩童啟發(fā)智力,所以選擇貓、狗、兔子、老鼠等常見的小動物作為元素。光有動物難免過于單一,增加簡單的幾何圖形和一些字母,既豐富了毯面,又能夠幫助兒童更好地學習。
4.2.2 運用確定元素,進行設計
將貓、狗、老鼠、兔子、熊、青蛙進行卡通化處理,使整個風格更符合兒童的審美,既可愛又能夠豐富兒童的想象力,簡單的幾何形組合既能讓兒童學習圖形,又能鍛煉數(shù)數(shù)能力。整體色調(diào)為淺藍和奶白色相間,動物圖案則用紅、棕、橙、綠、灰顏色,這樣在保證整個毯面的視覺效果舒適溫馨的同時,又不會過于單調(diào)。整個毯子將以一小塊一小塊的形式進行拼裝,每塊地毯的大小為60 cm*60 cm,每個格子都能夠分開,兒童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隨意拼裝出不同的效果,藍色塊面上的幾何圖形采用片剪工藝,這樣孩子在學習幾何形、鍛煉數(shù)數(shù)能力的同時,又可以用觸覺去感受觸摸毯子上的形狀。
4.2.3 完成并鋪裝
地毯設計完成后,如圖1,鋪于合適的兒童房中,如圖2。
圖1 地毯設計圖Fig.1 Carpet design drawing
圖2 鋪裝效果圖Fig.2 Paving effect
現(xiàn)如今兒童地毯的發(fā)展前景非常的可觀,除了市場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各種新型材料的開發(fā)及工藝上的不斷突破都為地毯行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5]。在設計兒童地毯時,應盡可能站在兒童的角度去思考,做到裝飾性、功能性、娛樂性相結合,以此更好地滿足兒童的需求,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感受到兒童地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