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興國
文題呈現(xiàn)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寫作。
晉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又說:“聲和則響清,形正則影直。”荀子在《勸學》中說:“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惫湃烁嬖V我們,環(huán)境對個人成長很重要,但個人同樣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等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
作為擔當中國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你對此有怎樣的認知與理解?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xiàn)你的感悟與思考。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自擬標題;明確文體,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妙文品評
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
◎李庭瑞
晉代傅玄在《太子·少傅箴》中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認為環(huán)境對個人成長的影響很大;但荀子在《勸學》中又說“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認為人是可以影響與改變環(huán)境的。作為擔當中國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我認為,我們應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也就是做到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中修身以敬,在好的環(huán)境中“不待揚鞭自奮蹄”,通過修養(yǎng)自身、提高自我,去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自覺擔當復興偉大祖國的重任。(開篇列舉材料中兩種觀點,然后提出自己的觀點,即中心論點:“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簡潔而明確,并做了具體闡釋。其觀點強調(diào)人對環(huán)境的影響與改變,對命題立意的理解與把握十分準確。)
出淤泥而不染,堅定內(nèi)心、提升自我,為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而沉潛。(針對中心論點,提出第一個分論點,展示了對“自我改變環(huán)境”這一問題的深入認識和獨立思考。設立的這一分論點既顯豁,又有思考的深度。)
外賣小哥雷海為在等紅綠燈時總會翻開《唐詩三百首》背上幾句,聆聽古人對后人的諄諄教誨,體味“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的愛國情思,激發(fā)“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的壯懷激烈。但許多人可能更愿意在刷短視頻中度過這樣的時間。樊錦詩放棄了大城市優(yōu)厚的工作待遇,毅然堅守在大漠戈壁,幾十年如一日,她斑白的頭發(fā)照亮了莫高窟中斑駁的壁畫,她堅毅的眼神溫暖了長袖飄舞的飛天。雷海為在《中國詩詞大會》第三季總決賽上一路過關斬將,奪得冠軍,掀起了一輪學習詩詞的熱潮;樊錦詩像一抹明媚的光,照亮了現(xiàn)代人的心窗,告訴我們——擇一事,終一生……(以雷海為、樊錦詩的事例論證了“人可以通過提升自我來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這一論點。雖側(cè)重于寫“人對自我的修養(yǎng)”,但最終落腳于“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切入的角度與思考的側(cè)重點十分契合。)
散芳香以怡人,默默奉獻、堅持不懈,通過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而蝶化。(第二個分論點側(cè)重于論證“以自我的擔當精神去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從思維層次來說,比第一個分論點又有所提升,在認識上可謂更上層樓。)
云南省麗江華坪女子中學校長張桂梅幾十年如一日堅守在大山深處,讓2000多名女孩子堅持讀書,走出大山,而她自己卻積勞成疾,身患多種疾病。有人覺得她會因太過疲勞而漸漸變得松懈,但她卻把這當作是一種警告,變得更加努力?!坝兄菊?,事竟成”,她不僅讓大山里的女孩子們走出了大山,擁有了無限燦爛的人生,而且也讓華坪女子中學走進了人們的視野,影響和改變了許多青年的人生觀與事業(yè)觀。在她的激勵與影響下,一批又一批年輕人扎根于鄉(xiāng)村,將自己置身于鄉(xiāng)村振興的時代洪流中。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家鐘揚教授,主動接收那些未成功配對導師的研究生,“偏心”于西藏地區(qū)貧困學生的教育,幫他們鞏固基礎知識,手把手教學,許多學生在他的影響下投身到了“種子的事業(yè)”中?。◤埞鹈?、鐘揚都是以自我的努力、無私奉獻而改變環(huán)境、影響社會的時代楷模、精神高標,論證事例的選擇精準恰當。)
這些奮斗者用自己的努力影響著環(huán)境,改變著環(huán)境,既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又展示了為祖國偉大復興而擔當?shù)木衽c人格魅力。作為擔當祖國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我們生活在一個最好的時代,面臨著更多的機遇與挑戰(zhàn)、誘惑與挫折,我們更應該“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為祖國奉獻青春,不負韶華。(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回歸到命題任務,回答了“作為擔當中國復興大任的有為青年”應該如何做的問題,既照應了開頭,完成了寫作任務,又提升了思維層級,富有啟發(fā)性。)
【廣東深圳市鹽田高級中學高一(1)班】
◆學生點評
點評一:
“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這個標題擬得十分成功,不僅扣住了命題材料,而且寫出了個人與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即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huán)境,我們都要保持內(nèi)心的純潔。我們要想在環(huán)境中提升自己,關鍵是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另一方面,“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我們不能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而是要“散芳香以怡人”。
點評二:
這篇作文對命題立意的理解十分準確、深入。很多同學在論述環(huán)境與個人的關系時都是平均著墨,忽略了命題材料中一個“但”字,忽視了“個人同樣可以通過自身的修養(yǎng)、才能等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從而淡化了“作為新時代有為青年的我們應如何自覺地去承擔自己的責任,實現(xiàn)自己的使命”這個偉大的命題,而本文思考深入,認識十分準確。
點評三:
這篇作文在構思行文上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本文入題很快,沒有繞彎,在引用材料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觀點,簡潔而明確。然后設置了兩個分論點展開論證,行文思路十分明晰。所舉事例十分典型,論證頗有說服力,展示了作者的積累與思考。
◆教師點評
本文是一篇議論文佳作,有許多地方值得同學們品評、借鑒。最令人稱道的是作者思維縝密,對材料的理解透徹,認識準確而深刻。命題材料涉及人與環(huán)境的關系,在我們的思維定勢中,很多人自然會想到孟母三遷的故事,談到環(huán)境對人的影響,但這則命題材料更側(cè)重于談人對環(huán)境的作用,談論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應如何融入到時代的洪流中,通過自我的努力去影響他人、改變環(huán)境,成為時代的弄潮兒,文中應傳達出振興祖國、開創(chuàng)新時代舍我其誰的青春豪邁。這篇作文在立意上十分準確,思考很深入,很好地論證了中心論點。
◆教師提純
《出淤泥而不染,散芳香以怡人》是一篇規(guī)范的議論文,在寫作上有哪些值得同學們借鑒之處呢?
1.善于思考,立意準確。
這道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在立意上是很有思考深度的。命題材料雖然談的是人與環(huán)境的辯證關系,但在立意的側(cè)重點上是有偏重的,主要是談人對他人的影響和對環(huán)境的改變,若兩個方面平均用力,則不算準確立意。本文立意的側(cè)重點把握得很好。
2.思路清晰,結(jié)構嚴謹。
本文開篇即在引用材料的基礎上提出中心論點,然后設置兩個分論點展開論證,思路十分清晰,結(jié)構特別嚴謹。
3.認識深入,事例典型。
這篇作文在認識上很有深度,既寫到了環(huán)境對人的提升與改變,又深入論述了人對環(huán)境的影響與改變,且側(cè)重點明確;列舉了新時代模范人物——雷海為、樊錦詩、張桂梅、鐘揚等,事例典型。